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0篇
  免费   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15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43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是一个农村广布的大国,对其治理的效果关系到国家整体规划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农村村民自治制度没有达到和形成预期的效果的局面。引入"社会资本"的研究概念,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为乡村社会的治理提供多元模式与资源,更好地促进其发展。  相似文献   
2.
选取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石榴红村的文艺家农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研究文艺家农场生态艺术旅游模式给石榴红村带来的巨大影响,之后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旨在充分挖掘石榴红村的生态艺术旅游资源,推动当地旅游产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3.
朱民  李松志 《旅游纵览》2023,(7):131-133
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苏山乡鹤舍古村作为国家级传统村落,具有明清赣、徽派古建筑和宗族文化等资源,但存在村落保护与发展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保护意识、政策资金、文化传承、旅游发展等方面。建议采用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力量多方参与的多维保护模式,灵活应用土地和产权政策,打通资金渠道、引入社会资本、鼓励村民经营,启用专业运营,并构建高效高质量的管理模式,解决村落的空心化问题,希望本研究能够为其他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都市近郊型乡村旅游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以江苏省常州市3个都市近郊型乡村旅游地为例,通过ROST CM 6软件分析携程网在线评论,结合村民访谈,使用扎根理论方法将乡愁元素归结为自然景观映像、建筑景观格局、乡村生活氛围、劳作场景定格、传统技艺传承5个乡愁感知维度,最后提出都市近郊型乡村旅游地乡愁元素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发展乡村旅游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陕西省榆林市乡村旅游资源丰富,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榆林乡村旅游要从政府、游客、企业和全局层面谋划,通过科学管理、创新产品、打造品牌、区域联动,加快发展,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6.
戴飞  杨静 《旅游纵览》2023,(9):188-190
农庄体育旅游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乡村经济发展的新路径,实现了农业经济、旅游经济和体育经济的耦合发展,在改善乡村产业结构、助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对此,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背景,针对农庄体育旅游发展价值进行简单探讨,而后分析农庄体育旅游发展期间遇到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可以为乡村地区发展农庄体育旅游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乡村旅游作为拥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新型旅游方式,是传统旅游形式无法更好满足当前大众消费意愿和需求催生的新兴产物。消费者行为是消费者在整个消费过程中所有决定与行动的总和。研究乡村旅游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因素,不仅可以改善乡村旅游发展状况,推动乡村旅游服务不断优化,还可以促进民族特色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本文围绕乡村旅游这一主题展开,将分析乡村旅游消费全过程的三个阶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影响乡村旅游消费者行为的四大主要因素。接下来,针对影响乡村旅游消费者行为的因素,提出乡村旅游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建议,以期为提升乡村旅游消费者行为输送动力支持与保障。  相似文献   
8.
黄潇婷  王志慧  张野 《人文地理》2023,38(1):158-168
乡村振兴背景下,旅游生计成为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但与之相关的研究较为匮乏。文章以栾川县重渡村为案例地,通过对亲代和子代进行半结构化访谈,探讨旅游生计代际传承的过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旅游生计的代际传承经历了亲代生计开拓、子代培养和发展、共同经营、生计传承四个阶段,并与重渡村这一乡村旅游目的地起步、培育、快速发展、规范管理的生命周期相适应。(2)文化因素、主体因素和规制压力是影响生计传承的主要原因。(3)旅游生计的代际传承关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相关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周滔  张璞洁 《人文地理》2023,38(1):118-129+157
乡村振兴要求走乡村内生性发展道路,客观认知乡村发展能力的时空分异格局和交互关系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农业产业发展、农村基础建设和农民社会生活三个维度构建测度指标体系,并引入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识别影响乡村发展能力的敏感因素,以此测度乡村发展能力指数,进而采用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方法揭示乡村发展能力的时空交互特征。结果表明:(1)我国中部地区多维乡村发展能力提升,但呈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不同维度间差异化显著;(2)中部地区多维乡村发展能力局域空间格局呈现较强的动态性并整体表现出较强的空间依赖关系;(3)邻接地级市多维乡村发展能力的时空交互网络以正向关联为主,局部空间呈差异化的竞合态势。  相似文献   
10.
乡村旅游为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巨大力量,充分发展乡村旅游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乡村旅游在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日益凸显。全域旅游为旅游业与农业等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基于产业融合对河南省郑州市乡村旅游资源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从更新乡村旅游规划发展理念、加强乡村旅游基础保障、创新乡村经营理念、促进乡村旅游营销与推广的升级4个方面提出郑州市乡村旅游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