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中国古代青铜器因收藏环境改变引起青铜器不能稳定存在的;或因地下墓葬塌陷、地层变化使青铜器被挤压变形、撞击使青铜器残破或缺损的;青铜器存在有害锈等可发展病害,影响完好存在的;青铜器表面被附着物覆盖,需要研究覆盖物下的文字、花纹等科技信息的;都需要进行修复,青铜器修  相似文献   
2.
2004年11月28日至29日,“中国物学会物修复专业委员会第三届代表大会暨第四次物修复研讨会”在中国农业博物馆举行。来自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农业博物馆等各地博单位的物修复工作80余人到会。  相似文献   
3.
6月13日至16日,第六届全国文物修复技术研讨会在广西南宁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专业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局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考古研究所承办。来自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中国农业博物馆等全国各地文博单位,100多位文物保护、修复行业的工作者和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学者参加了此次盛会。研讨会共收到学术论文50余篇。此次会议是在国家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背景下召开的,主题围绕"非物质文物遗产保护与传统文物修复",这是广大文物修复工作者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高度责任感与自觉抢救行动。  相似文献   
4.
5.
文物的保养     
文物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实物见证,是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人类历史文化遗存和自然标本.随着岁月的流逝,文物遭受着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损害.如出土文物的损坏,纺织品和纸张的糟朽、染尘、虫蛀和霉变,古建筑木质构件的腐朽,石质类文物的风化,彩绘陶器、壁画的褪色剥落,金属类文物如铜器、铁器的有害锈蚀、金银器的变乌.  相似文献   
6.
由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学会主办、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委员会承办的“全国文物修复技术研讨会”于1993年12月7日至10日在北京中国农业博物馆召开。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100多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大会共收到论文67篇,代表了现今中国馆藏丈物修复、保护技术的水平。7日举行了隆重的开幕式,中国文物学会会长郑思远、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马自树,中国丈物学会文物修复委员会会长白鹤文、原国家文物局长孙轶青、文物学会副会长罗哲文、庄敏、谢展生、古建园林委员会会长单士元,玉器委员会会长杨伯达、文物摄影委员会会长王露、民间收…  相似文献   
7.
2009年6月3至5日由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专业委员会、宁波市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举办的第七届全国文物修复技术研讨会在宁波市召开。本次研讨会主题为“古陶瓷修复研究”,这是继2000年在浙江义乌市召开的“首届全国古陶瓷修复技术研讨会”之后举办的第二次古陶瓷专业研讨会  相似文献   
8.
古陶瓷修复是为了保护中国古代残损瓷器而采取的一种技术方法,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恢复古陶瓷原有风貌。古陶瓷修复是一门多学科综合性的技艺,修复者不仅要懂得陶瓷考古学,绘画色彩学,涂料工艺学以及美术,雕刻,物理,化学等多方面知识,而且还需广泛深入地进行实践操作。  相似文献   
9.
第三届全国文物修复技术研讨会于7月20日至23日在羊城广州召开。来自全国文博单位从事文物修复的科技人员、老专家及香港、澳门的同仁等60余人到会。 此次研讨会由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委员会、中山大学岭南考古研究中心、东莞之南文化艺术传播公司联合召开的,共收到论文67篇,有30多篇论文在大会宣读。论文包括金属器、陶瓷器、纺织品、竹木器、家具、古籍、壁画及文物修复目前现状与改革方向、资格证书及师承制等文物修复领域的技术和工作。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利用一种新的定量腐蚀检验标准对工业上应用的铜缓蚀剂作出评价,关于2-氨基嘧啶(AP)、2-氨基-5-巯基-1,3,4-噻重唑(AMT)、苯并三氮唑(BTA)、5,6-二甲基苯并咪唑(DB)、2-巯基苯并咪唑(MBI)、2-巯基苯并氮唑(MBO)、2-巯基嘧啶(MP)和2-巯基苯并噻唑(MBT)的缓蚀效果已经制定出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