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1952年,河南省文物工作队成立;1981年,更名为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本所是负责全省地面下的文物保护和科学研究机构。今天,我们怀着非常喜悦的心情,迎接四十周年所庆的到来。一四十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在省内外有关兄弟单位的帮助和支持下,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遵照“两重两利”的方针,紧紧配合国家经济建设,进行文物保护、考古发掘、资料整理和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成就,在国内外都有一定影响。我们先后调查或发掘了三门峡水磨沟、会兴沟,灵宝朱阳,南召小空山等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了登封双庙沟,密县莪沟,长葛石固,舞阳贾湖,淅川下王岗,渑池仰韶村,濮阳西水坡等重要新石器时代遗址;发  相似文献   
2.
湘、鄂、豫、皖四省楚文化研究会第六次年会,在河南省文物局、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省社科院河洛文化研究所、南阳地区文化局、淅川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于1992年9月4日至7日在河南省淅川县召开。出席这次年会的代表,除湖南、湖北、安徽、河南四省的考古工作者、楚文化研究者、史学工作者和考古教学工作者外,还有来自北京、陕西等地的专家、学者以及新闻、出版部门的代表共计178  相似文献   
3.
隋唐两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极其重要。因为此时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豪强割据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全国的统一。由于隋初和唐初统治者采取了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力的政治经济措施,使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顶峰。十年来河南境内隋唐考古取得了丰硕成果,大体反映了当时中原地区经济发展的繁荣景象。隋唐东都城新的发现和发掘,使我们对当时洛阳的城市布局有了更多的了解。许多隋唐墓葬的发掘,为研究当时的丧葬制度增添了新的资料。现将十年来河南隋唐考古的主要发现和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夏商周考古》评介许天申由南京大学教授张之恒、南京市博物馆副研究员周裕兴合著的《夏商周考古》一书,已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约34万字。夏商周考古是中国考古学的一个重要阶段,特别是本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夏商周考古取得了很大成就,大量新的考古资料有待在...  相似文献   
5.
河南西峡恐龙蛋化石群出土地─—西峡盆地地貌初步研究李占杨,许天申,张震宇Thispapermainlydealedwiththegeomorphicfeatures,geomorphictypes,territorialdifferen-tiatio...  相似文献   
6.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而今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农业大国。中国在农业现代化程度很低、几乎年年都有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却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堪称世界奇迹。因此,运用大量考古和文献资料,研究我国农业的悠久历史、总结农业发展的历史经验、发扬我国农业的优良传统。探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农业现代化的道路是考古工作者面临的课题之一。河南是中国的农业大省,又是一个农业穷省。现在全省人口已达九千多万,位居全国第一,而可耕地却大大低于全国人均耕地数。在人口多、耕地少的尖锐矛盾面前,如何处理好农业与其他行业…  相似文献   
7.
滚滚黄河,奔腾不息,孕育了智慧、尊严、英雄的史诗,历代先人们创造的光辉业绩,谱写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今天,满布于中原大地繁星点点般的文物古迹,正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载体。而矗立于黄河之滨、河南省省会郑州市的河南博物院,则是这个载体的荟萃之地。它以大量的文物精品、现代化的陈列手段,展开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谱写了华夏文明史上的壮丽篇章。  相似文献   
8.
滚滚黄河,奔腾不息,孕育了智慧、尊严、英雄的史诗,历一代先人们创造的光辉业绩,谱写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今天,满布于中原大地繁星点点般的文物古迹,正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载体。而矗立于黄河之滨、河南省省会郑州市的河南博物院,则是这个载体的苦革之地。它以大量的文物精品、现代化的陈列手段,展开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谱写了华夏文明史上的壮丽篇章。河南博物院是我国馆藏文物数量最多的博物馆之一,现有各类藏品13万多件,上至白垩纪的恐龙蛋化石,下迄近现代文物,尤以史前文物、商周青铜器。历代陶瓷器最具特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