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刘俊峰  蒋梅 《民国档案》2017,(1):139-143
##正##2016年11月18日至20日,杭州师范大学民国浙江史研究中心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民国档案杂志社联合主办的"档案利用与民国区域史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杭州举行。来自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吉林大学、西南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东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扬州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湖南工业大学、宁波大学、宁波工程学院、湖州师范学院、绍兴文理学院、浙江省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2.
该施政纪要从总务事项、文化事项、教育事项、保健事项等四个方面介绍了1943年2月1日——1944年1月31日伪华北政务委员会教育总署的文化教育情况,反映了伪华北政务委员会教育总署在华北推行奴化教育的基本状况,可与本刊2005年第3期所刊《伪华北政务委员会教育总署教育行政报告书》(1938至1943年初)形成完整之报告。  相似文献   
3.
1943年10月—1944年7月,国民参政会第三届第二次大会休会期间驻会委员会先后召开了20次会议,听取了外交、经济、内政、交通、军事等政府部门的报告,各参议员对相关问题提出问询及建议,对研究相关问题颇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后,进行了一场有预谋、有组织、有指挥的空前残酷的大屠杀。日军在侵入南京的最初六个星期中,屠杀和平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达30余万人,奸淫妇女的暴行达2万起以上,并大肆抢劫、纵火、破坏,使全市1/3以上街道、建筑物化为废墟,公私财产损失达2300多亿元。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国内外历史学者的共同努力,又发现了一大批反映南京大屠杀历史的证据,如拉贝日记,美国传教士的书信、日记等,其中尤以美国传教士马吉拍摄的16毫米电影胶片最为珍贵,这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惟一现场反映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的动态画面…  相似文献   
5.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对东南亚发起进攻,并于1942年初入侵缅甸,对中国西南的国际交通线——滇缅公路形成威胁。中国方面根据《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编组远征军,于1942年3月入缅对日作战,失利后大部分退回云南。同年9月,参谋部汇集各方资料,撰写了《缅甸战斗作战经过及失败原因与各部优劣评判报告书》,提交蒋介石,对中国军队首次出国作战作了系统地回顾与分析。该篇史料选自该报告书第五章,详述了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经过及失败原因与各部优劣,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6.
1939年1月,张继等人在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建立档案总库及筹设国史馆案”,经决议原则通过.同年3月,行政院召集各部会举行审查会议.1940年2月,国史馆筹备委员会在重庆成立,负责国史馆成立前组织与史料筹备工作,兼负国立档案总库筹设之责.1947年1月20日,国史馆在南京正式成立.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教育部、侨务委员会为促进和发展侨民教育采取了种种措施。本组史料反映了国民政府教育部与侨务委员会为解决香港侨校学生转学、设置驻港澳侨民教育专员等问题所进行的工作,对教育部为应对汪伪在港澳活动情形所拟办法亦有所反映。  相似文献   
8.
蒋梅 《民国档案》2007,(1):50-55
中国大学成立于1912年,是孙中山先生为培养建国人才创建的,后改称私立中国学院.1946年,学校为使学生免遭失学、教职员免于失业,决定动员群众开展"改国立"运动.本组史料不仅展示了该校要求改国立及恢复大学旧称的情形,对国民党试图加强对学校控制的情形也有一定的反映.  相似文献   
9.
关露,原名胡寿楣,又名胡要楣,1907年生于太原。30年代著名的左翼女作家,与丁玲、张爱玲齐名,她的许多诗篇当时已被广为传诵。作为一位颇有影响的、极富才情的女作家,关露创作了不少反映自我、呼吁社会解放的小说。她的作品风格迂回婉约、感伤沉郁,抒发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激励着人们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抗战时期,关露接受共产党的派遣,先后打入上海汪伪特工总部“76”号和日本大使馆与日军海军报道部合办的妇女刊物《女声》,策反汪伪特务头子李士群并收集日伪情报,为民族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关露…  相似文献   
10.
辛亥革命时期的江苏教育总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梅 《民国档案》2004,6(2):61-66
江苏教育总会是辛亥革命时期推动上海和江苏地区光复的主要社团之一,在辛亥革命前的晚清政局中,是立宪运动的领导力量,在辛亥革命中赞成共和,附从革命,参与上海光复和江苏独立的革命活动,同时其附从革命又表现了一种从权应变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