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湖南永顺县老司城遗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5年以来,对湖南永顺县老司城遗址进行了四次调查与发掘,基本明确了城址各个功能区的分布情况。宫殿区与衙署区位于城址的中心,其周围分布有街道区、土司墓葬区等。出土遗物有建筑材料和青花瓷等。老司城及其周边的建筑大多建于明代。老司城遗址的发掘对于研究土司制度、中央与少数民族关系等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湖南慈利石板村36号战国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7年5、6月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慈利县文管所在慈利城关石板村发掘了一批战国、西汉墓葬。墓地在慈利县城东3.5公里,处于低矮的黄土山丘上,西临零阳水,西北约3公里处有浬水回绕而过(图一)。其中,36号墓为规模最大的一座战国墓。现将此墓的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3.
据清代《永顺县志》记载,土司彭福石宠于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袭职后,迁其治于灵溪之福石山,即今老司城。老司城出于军事上的目的而建,借自然环境构成了坚固的防御,环绕着城址,又有一系列险峻的军事关隘和防御设施。城址包括生活区、衙署区、街道区、墓葬区、宗教区、苑墅区等几个部分。根据目前的考古资料,老司城生活区城墙修建于明代早期,衙署区及老司城周边的大量相关建筑也大多修建于明代。从已发掘的紫金山墓葬和周边墓葬看,年代最早的是明代土司彭显英夫人墓。老司城周边石刻题铭的年代则主要集中在明代弘治、正德、嘉靖年间。  相似文献   
4.
老司城遗址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城以东19.5公里的灵溪镇司城村灵溪河畔。遗址所在地主要族群是自古定居于此的土家族,由五代时期(10世纪)进入该地区的彭氏政权世袭统治,其统辖区域以湘西溪州地区(今湖南省永顺县)为中心随其势力兴衰而变化。城址由彭氏第十一世首领彭福石宠于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迁治所而始建,至明王朝正式设立永顺宣慰司后得以大规模营建,废弃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是永顺彭氏政权统治古溪州地区近600年的治所,并成为该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老司城经历代兴建,目前考古发现的遗存以规模约19公顷的中心城址为核心,其他遗址遗迹沿灵溪河两岸分布,遗存年代主要集中于明代(14~17世纪)彭氏土司势力鼎盛时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