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层次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系统总结国外城市社会地理学自60年代以来的发展,作认为激进马克思主义流派的社会空间统一体理论应当是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的理论基础。该理论认为城市地域内人地关系一一人类与他们生活的物质、社会环境的关系构成研究城市社会地理的基础。人(个体与群体)与周围的环境之间的双向互动(Interacting)的连续过程,就是社会空间统一体:一方面,人创造、调整城市空间,同时他们生活工作的空间又是他们存在的物质、社会基础。邻里、社区可改变、创造和保持定居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另一方面,价值观、态度和行为这些派生之物也不可避免地影响邻里和社区,而且连续的城市过程产生变化的城市空间,使经济、人口、社会和科技力量在不同水平上相互作用得以延续和发展。本系统介绍了社会空间统一体理论的发展沿革,然后指明城市居住空间研究的层次。  相似文献   
2.
交通经济带的基本理论探讨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伴随工业化和运输化的进程,一种依托交通干线融合、集散人口、产业、城镇、物流、能流、信息流的线状空间地域综合体不断生成并带动区域经济系统迅速发展,这种独特的空间地域综合体被经济地理学家和运输经济学家称为交通经济带(TraficE-conomicBelt,TEB)。本文在简要回顾交通经济带研究历程的基础上,界定了交通经济带的基本概念、基本性质、基本类型以及时空演化机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