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日本向中国东北移民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国策,是其大陆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1936年,日本政府制定了"二十年百万户移民计划"。通过百万户移民计划,日本对中国东北农民的土地进行了大肆掠夺,致使东北农村土地占有状况发生很大变化,千百万农民倾家荡产,流离失所。日伪统治时期,东北农村最显著的特点是无地农户比例上升,这种殖民地化的阶级结构和土地产权结构是日本殖民政策造成的恶果。  相似文献   
2.
编者按:2009年1月11日,由本刊编辑部与海南大学历史文化研究基地联合主办的"抗日战争研究与中日关系学术研讨会"在海口召开.会议就抗日战争与中日关系史研究中的诸多问题进行了讨论.论者从不同方面,对以往研究进行了评析,同时也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建议.这些意见对推动研究的深入,当有启发意义.因此,特邀请参加会议的部分学者笔谈如下(以发言先后为序).  相似文献   
3.
2010年1月3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抗日战争研究》编辑部与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与历史学院联合举办的"抗日战争与沦陷区问题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哈尔滨师范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民国档案》编辑部、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史学月刊》编辑部、安徽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等十多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40余位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与会学者围绕抗日战争与沦陷区问题研究中的民族主义话语、现代化理论、沦陷区民众生活实态、民众心理、研究方法、实证调查、影像资料、抗战社会史、社会文化史等主题展开讨论和交流。本组笔谈均选自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2011年9月18日,是九一八事变爆发80周年纪念日,为牢记历史、教育当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承办的“纪念九一八事变8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武寅同志,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名专家学者,在大会上作了发言,发言内容涉及九一八事变及抗日战争研究的诸多方面。兹将发言精要以笔谈方式刊出。(以发言先后为序)。  相似文献   
5.
东北自古以农牧和渔猎文化著称,民国时期,畜牧业高度发达,曾是我国重要的畜产品出口基地。由于畜产品绝非是普通的副食产品,而是重要的军需物资,民国时期,即引发日本对东北畜产业的觊觎。伪满洲国建立后,日伪政府在满铁畜产的基础上,制订了对东北畜产业的全面掠夺政策。伪满畜产政策与战争紧密相联,其政策出台伊始就打下了深刻的战争烙印,铭刻了其军事掠夺的根本属性。尤其在战争后期,日本放开手脚大肆掠夺东北的畜产资源,使东北的畜产资源遭到毁灭性打击,导致东北从传统的畜产品输出地区逐渐沦落为畜产品输入地区,给东北人民带来无尽苦难。  相似文献   
6.
2012年5月4日至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抗日战争研究》编辑部与浙江省民国浙江史研究中心联合举办,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协办的"国民政府的国防建设与抗战时期的正面战场"学术研讨会,在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杭州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安徽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山东省社会科学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台儿庄大战纪念馆等单位的近3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与会学者围绕抗战爆发前后的国防建设、中日两国的作战计划、正面战场和战役、台儿庄大战、南京保卫战、江桥抗战等主题展开讨论和交流。本组笔谈均选自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7.
日伪统治前期,由于受战乱、世界经济危机、自然灾害和日本殖民主义掠夺政策及对农业生产力的征发与破坏等影响,农业出现全面危机.主要表现为耕地面积、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减少,农产品价格惨跌,单位面积农产物产值收入减少,农民实际收入下降,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继续扩大.在农业危机中,受害最深的自然是农民.日本为垄断农产品市场,先是禁止出口,施贱谷毒计,继而低价勒收,行买空卖空之计.在这场农业危机中,农民惨遭浩劫,生活陷于绝境,社会贫困达到极点,预示着日伪的殖民统治必然走向覆灭.  相似文献   
8.
苏打工业是近代化学工业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近代日本亦极力谋求此项工业之发展,但由于原料盐极度匮乏而倍受制约,遂妄图通过对中国东北盐业资源以及苏打工业产品的掠夺,达到弥补自身发展劣势、充实本国苏打工业实力之目的。日俄战争后,日本强占“关东州”并以之为据点,开始对苏打工业所必需的原料盐进行掠夺,使“关东州”沦为日本苏打工业原料盐的重要供给地。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对中国东北盐业资源的掠夺范围进一步扩大、程度愈深,同时对东北苏打工业产品进行二次掠夺,致使中国东北盐业资源和苏打工业产品大量流失,助长了日本苏打工业的发展,为日本持续扩大侵略战争提供了物资保障。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主要涉事各国的报道为依托,从官方和舆论两种视角对九一八事变后国际各主要政治实体的反响进行剖析。从官方立场观之,苏联坚持“中立”,美英法等列强对日或为偏袒或为暧昧。从舆论立场观之,则是百态丛生,坚持公正与不实歪曲的报道言论参差混杂,莫衷一是。本文力求还原在美、苏、英、法等大国主导下的国际社会对于九一八事变较为全面真...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2008年4月25日,由浙江省民国浙江史研究中心(杭州师范大学)和<抗日战争研究>編辑部联合举办的"抗日战争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学术研讨会在杭州召开,30余位学者出席了会议.本次研讨会,是接续2005年举办的"抗日战争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学术研讨会,再次以拓展抗日战争研究视角为主旨的学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研讨内容十分广泛,涉及了抗日战争的研究方法,抗日战争对中国社会的总体影响以及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具体影响等.以下是出席会议的部分学者撰写的笔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