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日本对东三省移民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对东三省移民概况1938年5月[原注] 此篇系日本故拓务大臣近卫内阁时代,大谷尊由在该国中央满蒙协会之演说辞,原题《满洲移民事业大观》,为时在民国二十七年五月,大谷赴东三省视察日本移民事业之后。演说时,以事关秘密,禁止速记。此篇系由该会干事所笔录。兹特选择其要点,聊供参考。一、二十年移民百万户之计划“满洲国”移民计划之实施,始自昭和七年(民国二十一年)至八年、九年、十年四年之间,即所谓试验移民时代,共移民一千七百户。  相似文献   
2.
南京国际救济霎员会报告书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呈一丸三丸年四月卅日 井 言本报告书之作,其主旨在对踊跃输将之中外人士,作一简短适当之陈报,其次在使从事救济事业者,研究战事及民间福利者,与夫关心中国或南京之现状者,得由是而知其梗概。工作之纪录与报告,轧因新工作之待进行而展缓,至于今,因本会主席与人事人员之屡易,遂难于作详尽之记载。工作更进一步,势必使报告更行延迟,此虽或能获得所期之改善,然于理殊觉不当。报告书之作,与会中其他一切工作同,实有赖于通力合作。然本报告书之编制,其责任自须由本主席负之也。  相似文献   
3.
2010年1月3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抗日战争研究》编辑部与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与历史学院联合举办的"抗日战争与沦陷区问题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哈尔滨师范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民国档案》编辑部、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史学月刊》编辑部、安徽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等十多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40余位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与会学者围绕抗日战争与沦陷区问题研究中的民族主义话语、现代化理论、沦陷区民众生活实态、民众心理、研究方法、实证调查、影像资料、抗战社会史、社会文化史等主题展开讨论和交流。本组笔谈均选自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4.
何梅协定前夕,行政院长兼外长汪精卫致电行政院副院长孔祥熙,转告对日交涉情形。该电文主要表明了汪氏对日态度及蒋汪之间在对日外交上所达成之默契,同时说明了东北军五十一军在何梅协定前即已确定调往陕甘。这些对于研究此期中日关系及华北问题颇具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央主管水利机关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水利的兴修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颇大。自古以来,我国对于水利建设,历代均设有专官。本文试将南京国民党统治时期中央主管水利机关作一概要的叙述。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中央主管水利的机关以1934年12月为界,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来叙述。一、第一阶段(1927年4月~1934年12月)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初期,中央对于水利建设没有专门的管理机关,有关水利兴修诸事分属中央有关部委负责,系统十分庞杂。其主要有:内政部负责水利的调查测绘及水源水道的保  相似文献   
6.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很快就占领了英属殖民地香港。日本对香港进行殖民统治的三年半时间里,在大肆破坏香港原有教育的同时,还积极推行殖民教育,加强对学校的控制,编订适应殖民统治需要的教科书,推广日语教学,奴化香港青少年,以培养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服务的“人才”。在日本的统治下,香港学校数量和学生人数锐减,形成了香港教育史上最为黑暗的一页。  相似文献   
7.
南京伪组织掩埋遇难同胞尸体数字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曹必宏 《民国档案》2000,(4):109-110,101
1938年1月1日以陶锡三为首的伪南京自治委员会成立后,为了清理遍及城内外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尸体,曾在该会救济组下设有一个由16人组成的尸体掩埋队。1938年4月24日伪维新政府南京市政公署(1939年3年2日改为南京特别市政府)成立后,该掩埋队仍继续存在,隶属卫生局。  相似文献   
8.
汪伪奴化教育政策述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曹必宏 《民国档案》2005,1(2):110-117
汪伪国民政府建立后,为配合日军对沦陷区的侵略和统治,消灭中国人民的抗日斗志和民族意识,大肆推行奴化教育,制定了一系列奴化教育的宗旨、方针和政策,并随着日本侵略战争的需要而变化。汪伪奴化教育政策以太平洋战争爆发为界点,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在前一阶段,汪伪奴化教育政策紧紧围绕“和平反共建国”的卖国方针制定并组织实施;在后一阶段,为配合日本所谓“大东亚战争”,汪伪将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纳入了战时轨道,其教育政策也是围绕着“完成战争之使命”而制定。汪伪的奴化教育政策遭到了沦陷区广大爱国师生的反抗,其最终结果只能是失败。  相似文献   
9.
2010年9月下旬,作为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海外档案征集小组成员,我们前往瑞士日内瓦,征集有关国联李顿调查团档案资料。在三天时间里,我们一行四人在联合国欧洲办事处(UNOG)图书馆档案部查阅大量与国联李顿调查团及中日冲突相关的档案目录;扫描复制相关主题文件(以中文材料为主)1200  相似文献   
10.
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后,进行了一场有预谋、有组织、有指挥的空前残酷的大屠杀。日军在侵入南京的最初六个星期中,屠杀和平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达30余万人,奸淫妇女的暴行达2万起以上,并大肆抢劫、纵火、破坏,使全市1/3以上街道、建筑物化为废墟,公私财产损失达2300多亿元。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国内外历史学者的共同努力,又发现了一大批反映南京大屠杀历史的证据,如拉贝日记,美国传教士的书信、日记等,其中尤以美国传教士马吉拍摄的16毫米电影胶片最为珍贵,这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惟一现场反映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的动态画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