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大足县北山佛湾给2号龛《韦君靖碑》(图一)是记载唐末昌州剌史韦君靖“功业”的碑文。该碑建于唐高宗乾宁二年(895年),碑文为韦君靖幕僚前守静南县令胡密所撰。碑高2.73米,宽3.40米,直行阴刻,正文51行,共1352字,较为详尽地记载了韦君靖(图二)的生平事迹和唐末四川的政治、社会状况,尤其是唐末东川的形势。《韦君靖碑》(以下简称“碑”)还记录了韦君靖首先在大足县北山开凿佛像和建造佛塔的  相似文献   
2.
我国宗教石窟艺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肇始于西北,隋唐之际续盛于中原及巴蜀等许多地区。到了宋代尤其是南宋,原来石刻造像非常兴盛的地方都走向没落,只有大足石刻卓然而兴,在我国石窟艺术发展史中别开生面,令人注目。大足石刻为何能在全国及川中各地石刻造像趋于衰微之际异军突起呢?这一问题已有一些论文或专文,从总的历史背景和外部条件方面作了一些论述,然而都较少涉及或未能具体结合大足史实剖析内在原因。在总的历史背景和外部条件方面,大足地区和中原各地相比固然大不相同,但和川内各处相比则并无多少差别,那么为什么唯独大足石  相似文献   
3.
试说拓展修志成果的三大课题四川省大足县志办公室张划现在整个新编地方志工作已经进入后期,大约在2000年前后可望全部完成。此次修志,无论声势规模、普及程度,还是种类数量、内在质量,总起来说都是空前的,成果之丰,举世瞩目。有学者道,如果“把它评为建国以来...  相似文献   
4.
我国古代石刻镌匠,以其卓越智慧和精湛技艺创造了辉煌的石窟艺术,给我们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然而见其艺而不见其人,他们自己的姓名却很少能够留传下来。在宋代大足石刻题记中迄今发现26位镌匠姓名,为全国各处石窟所罕见,堪称我国石窟艺术史上难得的珍贵资料。在此特就宋代大足石刻镌匠的有关情况作一粗略考述。一、镌匠署名的发现  相似文献   
5.
修志要立志     
文章认为 ,修志既艰辛也有意义 ,需要强烈的事业心、使命感 ,提倡把立志与否提高到一个人修身立命的人格高度 ;方志涵括百科 ,可扩大知识面 ,拓宽视野 ,施展才华 ;方志作为一项文化事业 ,将会随着 2 1世纪东方文化的崛起体现更大的价值 ,修志者负有独特的使命 ,要使方志进入到民族精神文化和现代科学的高层次 ,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方志理论建设与方志事业的继往开来四川省大足县志办公室张划当前方志理论建设,正处于一个承前启后,各方仰仗,综合效应比较突出的历史时期。无论从总结本届修志的角度,从迎接下届续修的角度,从建立新方志学的角度,还是从培养提高方志人才的角度,都具有非同寻常的意...  相似文献   
7.
<正>方志资料的分类科学与否,对于能否深刻认识资料的内涵、范围、性能、作用,能否自觉做好资料搜集和有效运用,都有一些关系。然而至今对于方志资料的分类,大多只着眼于外在形式这个侧面,停于表层,缺乏深度。  相似文献   
8.
四川巴县(今为重庆市巴南区),是古巴国之都,川东水陆交通枢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经济发达,人文鼎盛,历来是郡州府附廓和近郊大县。巴县建置悠久,秦灭巴国,置江州县,即巴县前身。巴县志始修于清,至民国凡三修:一为清乾隆年知县王尔鉴主修(简称王志);一为同治年修,因失之过简,刻成旋废,另拟草本,习称同治未刊稿;一为民国时向楚等所纂(简称向志)。加上此次新编《巴县志》(简称新志),共为四修。向志是民国时期的名志,新志获四川省地方志一等奖,二志在新旧志书中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虽然二志编修年代、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9.
方志界有人力主“常事略书”之说,闻者多有异议。以为不书常事,只书特异,可书之事不多,未免失于偏颇。我想这里面对于“常事略书”有—个如何理解,如何把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关于本届和下届修志的几点建议四川省大足县志办公室张划一、建议开展一个首届修志工作的总结活动此次修志是解放后全国范围内的首届修志,被称为社会主义的第一代新方志,在方志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现在整个修志工作已接近尾声,如何对此届修志的历程进行整理著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