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结合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拉曼光谱分析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对陕西黄陵寨头河墓地出土战国时期的10件装饰性料珠样品进行了科学分析研究。依据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可将这些样品分为钾钙硅酸盐体系和铅钡硅酸盐体系两种类型。蜻蜓眼珠样品,与湖北、四川、湖南地区出土的战国时期的同类样品在化学成分组成方面十分相似,但MgO的含量规律有所不同,可能是原料使用的不同。铅钡硅酸盐费昂斯制品中检测到中国蓝和中国深蓝晶体,扫描电镜观察到了硅酸钡铜晶体和硅酸钡晶体,推测硅酸钡应该是在中国蓝或中国紫形成的过程中而产生,而非在埋藏过程中产生。  相似文献   
2.
话说非遗法:王文章谈非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颁布之际,本刊就中国非遗发展及相关立法背景、情况、意义等内容采访了文化部王文章副部长。《世界遗产》:近年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为社会所瞩目。请您介绍一下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哪些主要特点,取得了哪些进展。  相似文献   
3.
寨头河战国时期戎人墓地的发掘,为探讨东周时期的民族迁徙和融合、文化技术交流等问题提供了新的资料。本文对出土的9件铁器进行了科学分析研究,并就其相关的文化联系、技术交流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显示,寨头河墓地出土的铁环和铁带钩两种器物在技术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铁环均为块炼铁制品,而铁带钩则为生铁铸件。本文指出,寨头河墓地生铁制品的出现与三晋地区的影响关系密切,而块炼铁制品的存在,则可能反映了墓地的戎族属性及其与西北地区早期冶铁技术传统所存在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