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07年7月至2009年8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建设,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对河南淅川县沟湾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探与发掘。此次发掘发现有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王湾三期文化四个时期的史前遗存,清理出石家河文化的灰坑、灰沟、瓮棺等遗迹,出土比较丰富的陶器、石器等遗物。该遗址的发掘为研究豫西南地区石家河文化的年代与特征提供了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2.
孙蕾  孙凯 《华夏考古》2019,(2):33-38
<正>明代周懿王墓(M70)是周懿王和王妃王氏的合葬墓,祔葬墓墓主人或为夫人或为宫人。各墓均被盗,人骨被扰动、破坏,尤以周懿王墓最为严重。现就周懿王墓及其祔葬墓M102、M104、M105、M106和M115的人骨做体质人类学的观察、测量和古病理学分析,并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一、性别与年龄的鉴定收集到周懿王、王妃及其祔葬墓的人骨  相似文献   
3.
2011年7月~2012年1月、2013年3~6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淹没区建设,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对河南淅川县单岗遗址先后进行两次发掘。清理宋元时期遗迹有灰坑、陶窑、墓葬、墙基、灰沟等,出土了较为丰富的陶器、瓷器、铁器、铜器等遗物。单岗宋元时期遗存的发掘为豫西南地区最大窑口邓窑的研究提供了新材料,也对丹江流域宋元时期聚落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4.
2011年7月至2012年1月和2013年3月至6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建设,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对淅川单岗遗址先后进行两次发掘。在第一次发掘过程中清理出屈家岭文化时期的房址、灰坑、灰沟、墓葬、瓮棺等遗迹,出土较为丰富的陶器、石器等遗物。该遗址的发掘为研究豫西南地区屈家岭文化的文化特征与年代以及聚落布局与结构等相关问题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5.
顾万发  王羿  孙凯  焦建涛  吴倩 《文物》2012,(9):4-15,98,1
2010年9月至2011年4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新郑市望京楼遗址发掘了一座二里头文化城址和一座二里岗文化城址。在二里岗文化城址共发现3座城门,其中东一城门保存最为完整,形制奇特,已出现瓮城的雏形,带有浓厚的军事防御色彩。发掘者推测,望京楼二里岗文化城址可能是郑州商城南部的一座军事重镇。东一城门的发掘,为研究商代城门形制以及早期城池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6.
<正>位于河南荥阳市贾峪镇的明代周懿王墓地,出土有周懿王及其王妃和祔葬者共计7个个体的骨骼遗存。这些研究对象都属于明代贵族阶层,其中部分个体的卒年、性别、年龄和身份信息都有文字记载。本文尝试对这些遗存开展稳定碳氮同位素分析,观察明代贵族阶层的食谱特征,并通过与当地同时期普通人群的数据对比探讨明代阶层分化对食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晚清人物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晚清人物研究呈现相当活跃的局面,在进行学术总结和反思的基础上,逐渐地进行范式的转换。在这个过程中,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成为学界普遍的共识,但由于有关晚清人物的"实事"总和不易获得,而人物评价又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学者们评价人物的具体方法也各不相同,因此,对晚清人物的评价出现了许多新的观点。对这些新观点不能笼统地以"翻案"说视之。  相似文献   
8.
明代周藩王府宗室墓葬位于禹州、开封、郑州、荥阳等地.由于缺乏保护,长久以来遭到严重的破坏,致使这些墓葬的相关资料逐渐减少.通过文献记载和实地调查,对明代周藩亲、郡王墓的保存状况、分布、墓区制度、影响墓址选择的因素、埋葬制度等方面做出研究.  相似文献   
9.
四清运动是介于大跃进与文化大革命之间的一场政治运动,其起因与当时社会的个体心理和群体心理有重大的关系。可以说,它是个体心理与群体心理相互冲突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鲁山县望城岗冶铁遗址出土的12块木炭都是栎属,其中槲栎组占比较高,麻栎组次之.表明当时的人们有意选择燃烧热值高、火力强大、燃烧持久的优质栎木作为冶铁燃料.通过对木炭样品的观察,发现58%有明显的材表,木炭样品的年轮数大于或等于10轮,直径在5.2厘米或以上,认为古人对采集冶铁燃料可能有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