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援藏工作是中央政府支援帮助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方式与途径。西藏和平解放后,中央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特殊政策和措施,帮助和扶持西藏发展,并动员和组织内地发达地区支援西藏建设。20世纪80年代,中央把立足民族平等、加快西藏发展作为民族工作的重点。1984年中央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后,国家对西藏经济支持力度逐年增大,全国性的援藏工程开始。  相似文献   
2.
2008年对乌鲁木齐市鱼儿沟遗址北区进行了发掘,发现石墙、房址、岩画等遗迹。另在相距不远的阿拉沟内清理了3座被盗墓葬。出土遗物包括陶器、铜器、铁器、木器以及动物、植物遗骸。遗址及墓葬的年代相当于春秋战国时期。此次发掘对研究鱼儿沟地区的古代文化面貌、探讨新疆地区历史文化的发展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吴勇  龙昊 《中国西藏》2008,(5):36-37
中午12点。布达拉富红宫坛城殿。两位守殿的小喇嘛吃完午餐的最后一口饭,然后把盘子舔干净,以一种鉴赏者的态度坐在藏式卡垫上回望殿里的古老壁画。大殿最西边的墙体上20多平方米的壁画被两盏氙气灯照得通亮,34岁的画师罗布斯达盘腿坐在支架上,用唐  相似文献   
4.
本杰明·史华慈((Benjamin I.Schwartz,1916-1999年)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中国学家,也是美国少有的几位大师级思想家之一,其学术研究涉及到近现代中国史、中国思想史以及人类文明比较研究等领域.对于国际汉学界这样一位享有盛誉的大师级人物,目前中国学术界对他的研究和介绍远远不够.  相似文献   
5.
象祠考     
近年在贵州省黔西县东部发现的象沉遗址,是古代水西重要的文化遗迹之一。由于年代久远,扑朔迷离,有必要对之作一番考证,以供研究和旅游开发参考。(一)象词的发现主要是受明代大思想家王守仁所作的《象词记》启发,这篇文章因清代吴楚材、吴调侯编入《古文观止》而流布天下。《象词记》起句即称:“灵博之山、有象沉焉。”这已经确定了象词的所在。那么,“灵博之山”具体在什么地方呢?文中接着叙述“其下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调之。宣慰安君,因诺兹夷之请,新其词屋,而请记于予。”这说明建了象沉的“灵博之山”是在“诸苗夷”所居…  相似文献   
6.
拉萨沐浴节     
西藏的天然药浴,拉萨沐浴节沐浴节,诚如其名,是高原人民集体沐浴的节日在拉萨众多的节日之中,沐浴节绝对称得上是美妙而壮观的。据藏民间传说,沐浴节洗浴可以洗去疾病,男人强身健体活血化瘀,同时也能带来来年的吉祥和好运。所以,每年沐浴节来临之际,男女老少不约而同走进就近的天然浴场,进行一场身心的洗涤。  相似文献   
7.
历尽周折,《东京审判》最终定下在9月1日,“9·18”纪念日之前上映。影片讲述的是二战结束后,在东京,盟国组成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历时两年,对日本战犯进行审判,终于把东条英机等7名战犯送上绞刑架的那段历史。如今,很多想了解那段历史真相的国人走进了影院,相当一部分人看完以  相似文献   
8.
无锡市形态扩展的空间差异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杨山  吴勇 《人文地理》2001,16(3):84-88
从20世纪初,城市形态就成为城市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是从景观角度进行静态式的研究。因缺乏度量技术,研究范围日趋缩小[1]。本文把城市形态作为一个动态变化的现象,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研究城市扩展的空间方向、扩展的空间差异,并建立城市扩展的空间变化模型,预测城市形态未来的扩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吴勇  田小红  佟文康 《考古》2012,(9):37-44,113,108,112
台藏塔遗址是目前新疆境内保存较好、体量最大的唐至高昌回鹘王国时期的单体佛寺遗址。2008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发掘,共清理台藏塔佛塔1座、墓葬2座。台藏塔为一座平面呈"回"字形的方形佛寺遗址,由塔身、外壁佛龛等构成。两座墓葬均为斜坡墓道洞室墓,随葬器物有陶器、金器、银器、铜器等。  相似文献   
10.
新疆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窟前遗址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新疆吐兽番盆地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窟前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洞窟、房址、佛塔等遗迹55处。遗址主体年代为高昌回鸽时期。出土器物包括陶器、木器、石器、铁器、骨器、织物、文书等,在一些洞窟中还发现了壁两和地画。此次发掘为深入了解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的文化内涵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