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史进平 《纵横》2008,(3):15-18
1993年5月2日上午,杨尚昆同志回到了阔别44年的西柏坡。我作为西柏坡的一名工作人员,参加了接待工作。杨尚昆同志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昨天,我仍然记得在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大院,杨尚昆同志讲述自己在西柏坡短短10个月间不分昼夜繁忙时的情景。  相似文献   
2.
1949年初,随着解放战争的推进,中国共产党即将取得全国革命的胜利。如何建立新中国,开始摆在毛泽东及其他中央领导人的面前。此时,苏联共产党代表米高扬,秘密进入中共中央驻地西柏坡,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与米高扬一行进行了长达7天的秘密会谈。这是中苏关系史上非常重要的事件。  相似文献   
3.
最初知道朱穆之这个名字是在19年前,贵宾接待室里他的那幅道劲有力的题词“中国命运定于此村”,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听来得早的同事说,这是1991年10月17日时任中央对外宣传小组组长的朱穆之同志参观时给西柏坡的评价。如今,这幅题词与黄镇将军的“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已经成为西柏坡最具标志性的宣传语。  相似文献   
4.
史进平 《神州》2008,(7):46-49
1993年5月2日上午,杨尚昆同志回到了阔别44年的西柏坡。我作为西柏坡的一名工作人员,参加了接待工作。杨尚昆同志在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大院讲述了自己在西柏坡短短10个月间不分昼夜繁忙时的情景。三委合并,杨尚昆身兼数职1948年春,党中央经过为期一年的艰苦作战,前往河北平山  相似文献   
5.
叶子龙1916年12月生于湖南浏阳,1930年参加革命,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5月调任中央军委机要科科长,负责军委机要科和主席的机要文电工作,兼管主席的日常生活等事宜,从此就与毛泽东形影相随,一直到1962年离开主席身边,在主席身边工作生活了整整27个年头,其中在西柏坡的10个月是他终身难忘的。中央机要工作最繁忙的日子1948年,全国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我军由战略防御转变为战略进攻。为迎接全国的胜利,3月23日,党中央、毛主席东渡黄河,向华北转移。4月13日,毛泽东等到达河北阜平县晋察冀军区司令部驻地城南庄。4月23日,周恩来、任弼时…  相似文献   
6.
平山团寻踪     
<正>一离开西柏坡,顺207国道往西走20多公里,来到一个名为"猫石"的小山村,探访一位84岁的老人叫石瀛阔。他是这个村最年长的村民,知道很多平山团的事。石瀛阔老人告诉我们,1937年秋天,猫石村地里的水稻刚刚收割,村民们正忙着种麦子。  相似文献   
7.
1947年3月,国民党纠集兵力向延安进犯,为诱敌深入,在运动中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党中央毛主席决定主动撤离延安。为确保在战争环境中不中断播音,3月14日,延安电台迁到子长县好坪沟村播音。根据中央指示,延安电台3月20日晚宣布自次日起改称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在炮火中,陕北电台的播音坚持到3月28日。3月29日起,由晋冀鲁豫解放区新建的电台接替,台址设在太行山麓的涉县,直到1948年5月22日停播。1948年5月党中央到达平山县(原建屏县)西柏坡。陕北新华广播电台于5月23日也改在平山播音。不久,由于国民党军队的狂轰滥炸,9月底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又迁…  相似文献   
8.
1949年春节刚过,国民党政府策动京沪一带的教育界领袖和社会贤达,组成两次“人民代表团”前往北平及中共中央驻地西柏坡,试图利用他们的社会声望敲开“谋和”之门。2月13日“,使团”的秘密北上开启了国共两党历史的又一轮“和平谈判”……风雨飘摇“,李代逃蒋”国民党政府被迫北上“图谋和平”面对“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残局,蒋介石于1月21日发表了“引退公告”,宣布由副总统李宗仁代理总统。1月22日,李宗仁发表文告,宣称“中共方面所提八项条件,政府愿即开始商谈”,决定派邵力子、张治中、黄绍竑、彭昭贤(1月25日,毛泽东以中共发言人的名义…  相似文献   
9.
<正>在西柏坡纪念馆的陈列馆内,展出着两张晋察冀边区政府发给谭洪书同志的“献金立功收据”,默默地讲述着解放战争时期广大人民群众从自己口中节粮支援前线的感人故事。两件收据均为纸质,长14厘米,宽10厘米,白纸已发黄,边缘有些破损,油印的字迹也显模  相似文献   
10.
1949年1月31日,傅作义在<和平解放解决北平问题协议>上签署了历史性的一笔,古都北平宣告和平解放.同年2月22日,傅作义随同上海人民和平代表团前往中共中央驻地西柏坡拜见中共中央领导人,时间虽短短几天,但他对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豁达大度、肝胆相照十分敬佩.返回北平后,傅作义精神振奋,心情愉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