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凡 《文史博览》2010,(6):34-35
<正>今年是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逝世21周年。21年来,在他足迹踏遍过的地方,人们对他的思念依然无尽。在信阳市潢川、淮滨、固始三县交界,春河与白露河汇流处,有一片水田交织的开阔地。这片名为黄湖农场的地方,因为40年前一个人的到来而变得非同寻常。  相似文献   
2.
“七君子”是人们对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李公仆、王造时、史良、沙千里的尊称。他们因主张抗日救国而在1936年11月被国民党当局逮捕,成为震惊中外的政治冤狱。这七位爱国志士在狱中和法庭上威武不屈英勇斗争的事迹,一直为人们所传诵。但对于他们各自的生活道路和思想历程,一直缺乏系统的记述和研究。象章乃器、王造时这样的人物,则  相似文献   
3.
六朝都城话御道文/周一凡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称,作为城市道路交通,御道是古金陵崛起为帝王之都的重要标志。因为御道是按驰过规格筑建的,秦汉时期曾利用其体现过帝王统治的威严,六朝沿用时,由于帝王风格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历朝御道又有其不同的雄姿风采。东吴政权...  相似文献   
4.
法国著名新闻记者米歇尔——普·哈姆勒特编著的《齐奥塞斯库传记及文选》一九七一年在巴黎出版后,受到罗马尼亚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欧洲许多国家也引起了很大的  相似文献   
5.
瑞典别恋     
刘东平  王凡 《旅游》2007,(3):78-85
清晨,太阳透过窗照进了斯德哥尔摩第一酒店的房间,马路边厚雪覆盖,远处的静谧水面上,闪烁着碎金般的霞光……这时我们才意识到,已身临瑞典的首都。身在北欧,也像北欧人一样,见了冬季的太阳就格外兴奋。[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凡子 《世界》2006,(12):36-38
不买东西好,只买价格少室友的车是一部看上去八成新的二手本田,是我在国内就一直钟意的款型,新车在国内价格至少20万,而他只花费了6000多美金。坐在他的车里,我对未来有了更多的憧憬,幻想着不久的将来就能拥有一辆自己喜欢的汽车!看见我兴奋的样子,室友笑着说,刚来美国都是这样,其实这车  相似文献   
7.
(一)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这是明末清初大诗人吴伟业《圆圆曲》的前四句。如果将它的内容展开,则意思是说:镇守宁远的明朝总兵官吴三桂听到爱妾陈圆圆被攻占北京的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将领强暴了,怒不可遏,不顾民族大义,打开山海关,引导满清军队南下,中原地区从此沦为异族统治。此诗既出,文人竞相附会。钮的《觚》,沈虬的《圆圆偶记》,陆次荣的《圆圆传》纷纷问世。各书内容详略不尽一致,许多情节存在出入,但对“冲冠一怒为红颜”没有任何歧议。不少历史著作也援用这一观点,诸如《…  相似文献   
8.
卢志英等三烈士遗骸寻访记■文/一凡■图/张崇泰解放前夕,牺牲于南京的卢志英、陈子涛、骆何民三烈士的遗骸,究竟埋于何处呢?解放后,经多方寻找,也未有着落。1950年冬,上海新闻、文化界人士为《文萃》周刊烈士陈子涛、骆何民建衣冠冢于虹桥公墓。1951年初...  相似文献   
9.
雨花台与雨花石■文/一凡雨花台,是南京城南中华门外二里许的一座海拔60米的小山丘,远揖江峰,近俯城堞,入眼望去,郁郁葱葱,延绵数里:拾级登顶,翠柏苍松,竹海青青,风光旖旎。雨花台上盛产艳丽多彩的小石子,这些砾石晶莹园润,色泽鲜丽,多姿多彩。距今一千三...  相似文献   
10.
对自由主义史观与司马史观的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日本右翼自由主义史观出台的社会背景,分析了司马史观与自由主义史观的本质区别,认为:司马辽太郎论证日中战争和太平洋战争是连续性的侵略战争,战后殖民地的独立并非是日本带来的福音;自由主义史观代表人物藤冈信胜歪曲日本军队强征“慰安妇”、“通州事件”、“卢沟桥事变”等历史事实,宣扬“大东亚战争肯定论”。司马史观也有荒谬之处,即认为日本没有攫取领土之意,而且有意回避天皇的战争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