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1.
四川博物院收藏有1931年广汉燕家院子出土的玉石器12件和1956、1964年文博人员在三星堆遗址调查采集的玉石器4件,共16件,种类为玉璋、玉琮、玉环、玉斧、石璧、石矛、石锛等。燕家院子出土的玉石器总量应在百件之内,该玉石器坑应属于祭祀性质的埋藏坑,这批玉石器的年代有可能早于三星堆祭祀坑的埋藏年代。  相似文献   
2.
梁武帝时期先后向益州派遣了九任刺史,其对益州的经略首先是要抗击北方政权的入侵,以保证梁与吐谷浑以及西域、河西走廊诸政权的外交、商业贸易和佛教交流畅通.同时,由于历任刺史的积极支持,益州佛教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梁武帝对益州实施的是一种军事、政治、经济与宗教等多方面联动的复合经略政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介了陶松山生平及墓志铭。  相似文献   
4.
何先红  董华锋 《收藏家》2014,(12):63-68
成帮万佛寺石刻造像是税图南方地区年代较早、题材丰富、往中国佛教造像艺术发展过程中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一批造像。这批造像数量多、保存较完好、年代序列清晰、雕造精美、题材丰富,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已为学术界广泛认同。然而,由干这些造像系清末(1644—1911年)以来陆续出土,且出土后几经辗转,给我们今天的研究带来诸多不便。  相似文献   
5.
成都百花潭锦江河道出土石经为五代至北宋时期比丘尼正仪所造。石经上刻有佛顶尊胜陀罗尼咒、广大宝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根本真言、文殊菩萨五字真言等三种佛教咒语。其独特之处在于经文雕刻于石板的正面和顶面,而且"安于江中"。本文认为"破地狱"和"疾证菩提"思想在川渝地区的传播是这三种真言被糅合在同一石经上的信仰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对四川省博物馆收藏的千佛碑造像的基本情况作了介绍,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碑的年代为南北朝时期。  相似文献   
7.
砖瓦文物是馆藏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发展进程中占有及其重要位置。早在西周时期,人们就用砖作为建筑房屋的材料,用瓦作为建筑屋顶的覆盖材料;瓦当是在筒瓦的顶头,是保护屋檐部椽头免受风雨侵蚀的建筑构件。这一点从考古发掘中的各类建筑遗址出土的砖瓦文物中得证实。到了汉代砖瓦不仅用于修筑房屋城墙等建筑,而且用于修造墓室,人们用它那雕刻华丽的图案来装饰墓墙,体现了我国封建王朝时期的鼎盛繁荣,表现了汉代人具有包容万象的气魄。它不仅对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而且对外来文明兼收并蓄,汲取精华,从而成为气象万千,璀璨过目的砖瓦文明,这种开放气象表现在各个领域。如四川的画像砖、瓦当、石刻等艺术品,呈现出一种空前开放态势。而收藏于博物馆和文管所内的大量的砖瓦文物是研究我国各个时期的政治、文化、建筑等极其重要的实物资料。由于这些砖瓦文物长期埋藏于地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