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件彩绘俑头的保护及秦俑彩绘紫色黄色颜料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在秦俑彩绘保护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对一件彩绘捅头进行了保护,并分析了秦涌彩绘的紫色、黄色颜料成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彩绘俑头的保护1993年5月,在秦俑一号坑T20G10M局部清理工作中,出土了一个彩绘俑头.该俑头暂编T20 G10、003号,彩绘保留较多.贻为灰陶,陶质较好.头绾圆丘形发髻,立于头顶右侧,其根部用发带扎结,发带头露出,搭在髻前头发上.头发用细刻纹表征,  相似文献   
2.
对东北地方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发轫于本世纪20年代。1920~1921年之间,武进谢荫昌任奉天省教育厅厅长时,曾经倡议编刊《东北丛书》,计划由教育厅附设的东北编译处承办,然而没有写出例目,就中止了。与此同时,日本学者内藤虎次郎在东京开始刊行《满蒙丛书》,列入目录的书籍达97种,仿照《武林掌故丛书》的体例,偏重于掌故,却很少注意到东北先正的著述,且历时数载,只刊成7卷24种。尽管如此,谢氏的倡议与《满蒙丛书》  相似文献   
3.
在秦俑彩绘的保护当中,有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值得研究解决,即出土时残留于陶俑身上的少量颜色,尽管都进行了加固处理,然而到陶俑修复好时能够保留下来的却极少见。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采取那种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能够避免秦俑彩绘的脱落?为此,这们在对三号坑陶俑彩绘的保护当中,就此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弄清了彩绘脱落的基本原因,并采取了一些相应措施,成功地保护了一些陶俑身上的颜色,现陈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近世以来,关于民间信仰之存废屡有争议,南京国民政府更颁有《神祠存废标准》,意图尽废民间信仰。围绕南昌地区许逊信仰的存废之争,历时虽短,情节亦难称曲折,但其内在之理路却颇堪玩味,亦折射了当时普通民众对于民间信仰的基本态度。  相似文献   
5.
鉴定出在中国汉代(208Bc-220AD彩陶器上的一种人工生产的矿物──硅酸铜钡(BaCuSi_4O_(10)),并观察到这个矿物是属于我国战国(475-221BC)或汉代的八面棒的一个主要成分。这个人造矿物迄今还未作为古代中国颜料被报道过。  相似文献   
6.
张益  张志军 《文博》2010,(4):70-75
在出土的彩绘秦俑上,发现表面装饰颜色中带有一些土黄或土红色区域,为了弄清它们是人为绘作的还是由于其它原因形成的,我们对其进行了分析研究。经过大量分析检测和显微镜观察,并结合发掘现场调查和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分析,我们认为它们是陶俑在地下长期埋藏过程中,受到地下物质玷污或替代形成的。  相似文献   
7.
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是我国目前出土规模最大,研究价值极高的一处古文化遗址。已建成的规模宏大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不仅使之成为了著名的旅游景点,而且可使兵马俑免遭风吹雨淋、烈日暴晒的严重侵蚀和损害,对其保护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兵马俑并非处于一个与世隔绝的封闭环境中。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游客量的逐年增加,环境的日益恶化,秦兵马俑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严重威胁。因此,研究秦兵马俑所处环境中各种因子,如:生物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对秦俑的影响颇显重要。同时,这项研究对今后乾陵和秦始皇陵的挖掘与保护也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本文报道了秦俑馆一号展厅内空气及俑体表面存在的霉菌种类及生物量变化,探讨了这些霉菌特别是产酸霉菌对秦俑的影响。为有针对性地提出保护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1980年12月,在秦始皇陵封土西侧发掘出土了两乘大型彩绘铜车马。因青铜质地上施彩的文物非常少见,对其彩绘实施有效保护的研究显然还进行得很少,并未见诸极道。近年,结合对铜车马彩绘的保护工作,我们对常用的及新合成的几种保护剂进行了实验比较,并从理论上对它们的性能作了分析,从中选出了一种代号为870l型的保护剂料,用这种保护剂对铜车马彩绘实施保护,效果比较理想,兹陈述于后。  相似文献   
9.
偏光显微粉末法在秦俑、汉阳陵颜料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索偏光显微粉末法在颜料鉴定中的应用,利用该方法并辅以显微化学法,对采自秦俑和汉阳陵等地颜料的晶体颗粒的大小、形状、颜色、表面形态、折射率、双折射率和消光性等光学性质分别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鉴定出秦俑样品中有10种颜料,汉阳陵中有5种颜料,且秦俑的紫色颜料中加入的朱砂与汉阳陵相比颗料较大数量也较多。说明了该方法可鉴别古代无机和有机颜料,并可望用于岩石、陶瓷、锈蚀物等方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用电子束辐照加固秦俑彩绘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为有效加固秦俑彩绘,选择单体渗透、电子束辐照加固方法进行保护。在最佳辐照加固条件:以2-羟基甲基丙烯酸乙酯为单体,用1MeV2.0mA 60kGy电子束辐照可有效地加固秦俑彩绘层。加固后的陶俑表面没有出现光泽,彩绘层颜色鲜艳如初,生漆层、颜料层也再无起翘、脱落现象,干燥、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