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试论岳石文化与郑州地区早期商文化的关系──兼论商族起源问题栾丰实TherelationshopbetweentheYueshiCultureandtheearlyShangcultureinZhengzhouareashouldbestudiedwi...  相似文献   
12.
山东即墨市北阡遗址2007年发掘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阡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主要属于北辛文化晚期和大汶口文化早期阶段,有房址和二次墓葬。遗址中集中出现的极具时代特色的特殊埋葬方式,对研究胶东半岛地区当时的聚落结构、人群组合方式、社会发展阶段及性质等,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遗址中周代遗存以墓葬、灰坑和围沟为主,还出土大量贝壳遗存和陶片等。  相似文献   
13.
栾营营 《神州》2014,(17):107-107
初中学生学习英语处于基础阶段,良好的初中英语教学可以为学生英语能力的增长打下基础,为学生日后英语学习成绩的提升提供根本保障。在初中英语课堂上语音教学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当前由于在初中英语语音教学中对于语言能力培养和教师教学方的问题,出现了初中学生英语语音水平不高,英语交际与沟通水平低下等问题,这不仅会影响初中学生英语成绩,而且也会影响到初中生日后的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以文献记载的历史事件或史实为线索,针对性地开展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进而研究特定阶段的社会和历史,这是中国原史和历史时期考古学的特色之一。中国近代考古学术机构主持的田野考古发掘最先涉足安阳殷墟,就是因为该地出土过大量殷商甲骨文,其地名也见于《史记》。发掘成果与文献互证,不仅证实了文献记载的商代晚期文化的存在及都城的准确地望,而且从宫殿建筑、王陵、青铜器和甲骨文字等方面再现了晚商时期辉煌的文明成就。  相似文献   
15.
太昊和少昊传说的考古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全面分析先秦两汉关于太昊和少昊的传说可知 ,太昊和少昊都属于古史传说时期的较早阶段 ,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是古代东方地区两个主要的支系 ,或可称为两大部族。据有关文献的注解和太昊、少昊后裔的居住区域 ,一般认为太昊部族主要分布于豫东、皖北和鲁西南地区 ,少昊部族主要分布于鲁中南地区 ,向北可延伸到鲁北中部一带。距今 50 0 0年前后 ,豫东、皖北和鲁西南地区是大汶口文化的分布区 ,其居民应为传说中的太昊部族。这一地区的大汶口文化和海岱地区东部的同时期文化之间具有较多的共性 ,进而可以推定其自东部的沂沭河流域迁徙而来。少昊部族所处的时代大体与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相当 ,结合传说中少昊部族的地望 ,即主要分布于泰山南北两侧地区 ,可以认为这一地区的大汶口文化 (至少是晚期 )应是少昊部族所创造的文化。  相似文献   
16.
李浩  栾晓光 《南方文物》2010,(3):128-133,127
<正>"基督教,在中国单指新教,又称耶稣教,它是16世纪时由天主教分裂出来的教派,故称新教,以示与天主教旧教的区别。①"新教的创始人是德国维登堡大学教授马丁·路德。1807年新教传教士马礼逊来华传教,开启了新教来华传  相似文献   
17.
2003年3~6月,山东长清月庄遗址发掘期间,采集了一批以后李文化为主的土壤样品进行浮选。我们曾简单报道过月庄遗址H124浮选出的后李文化时期炭化稻,这是目前中国北方见到最早的稻谷遗存之一。本文将详细报道全部浮选结果,以期认识月庄遗址先民与植物之间的关系,对于理解全新世早期人类与植物的互动关系、植物的利用以及黄河流域早期食物生产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龙山文化尹家城类型的分期及其源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从1928年春吴金鼎先生在城子崖遗址发现龙山文化算起,迄今已逾60个年头。纵观龙山文化的发现与研究进程,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前三十年为第一阶段,这期间在发现与确认龙山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查、试掘和初步综合研究。梁思永先生对龙山文化基本特征的归纳“三区说”与尹达“三期说”的提出,无疑代表了龙山文化研究第一阶段的最高水平,其中一些基本观点即使在60年后的今天,还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50年代后半期,在新资料  相似文献   
19.
2003年6月,学术界一直期待着的江苏省新沂市花厅墓地的发掘报告,由南京博物院编著、文物出版社出版发行。从1952年算起,至1989年结束,花厅墓地的发掘工作前后有30多年的间隔,主持和参加发掘工作的业务人员也几经变更,编写这样一部反映全部墓葬资料的考古报告,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其中甘苦只有报告的编著者最为清楚。一花厅遗址位于苏北地区的沂、沭河之间,坐落在马陵山南部的高地之上,北距山东南部的郯城县仅20余公里。遗址分为居址和墓地两部分,总面积达50余万平方米。花厅遗址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发现的重要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1952年冬,即由…  相似文献   
20.
牙璧研究     
牙璧是玉璧的一种变体,旧称“璇玑”。它数量不多,但流传时间较长,且出土地点颇多。通过对那些有确切出土地点的牙璧进行分类研究,探讨牙璧的分布、年代和发展演变,并推测它的功能和用途。可以认为,牙璧始于距今5500年的大汶口文化中期,以大汶口文化晚期和龙山文化前期数量最多,主要集中在山东和辽东两个地区。到夏商周时期,上述两地区牙璧的数量骤然减少,但分布范围却有较大扩展。东周以后牙璧基本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