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身怀西域“达瓦孜”高空走绳绝技,数百次在国内外成功进行高空表演,并两次刷新世界吉尼斯纪录的新疆小伙子阿迪力,是一位传奇色彩很浓的人物。 “达瓦孜”第六代传人 新疆(主要在喀什一带)“达瓦孜”高空绝技,古称“走索”、“踏软索”和“高绳伎”,已有2 000多年历史。《汉书》、《史记》记载,汉武帝举行盛大庆典以“百戏”招待贵宾,其中就有西域的“走索”。走索源于西域民间,汉代曾传入中原并盛行一时。有一段神话传说:有个妖怪占领了西域一座城市,把百姓们赶出了城。妖怪封了三个城门,只留一个门让群妖把守。一位叫达瓦孜…  相似文献   

2.
榜书本作牓书,也叫“擘窠书”。世俗谓之大字。汉肖何以《苍龙》、《白虎》题两阙,或为见诸官府之嚆矢。古之大字存于纸帛者极少,大多刻寄于碑碣石壁。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乞御书放生池碑额表》云:“缘书点画稍细,恐不堪经久,臣今谨据石擘窠大书一本”。后遂通称大字为擘窠书。南北朝时期,刘宋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姓名》谓:“魏明帝起凌云台,误先钉榜而未题,以笼盛诞,辘轳长絙引之,使就榜书之。”“诞”,三国时书家韦诞,字仲将,擅楷,故榜书之榜又作“牓”。“榜”本指牌额、布告,故榜书义即写牌额布告之字,皆要求写较大之字,故大字  相似文献   

3.
两周的大武舞是举行礼时所跳的重要舞蹈。《礼记·明堂位》云:“季夏六月,以礼祀周公于大庙,……升歌清庙,下管象,朱干玉戚,冕而舞大武。”注曰:“朱干,赤大盾也。戚,斧也。”《礼记·祭统》云:“夫大尝,升歌清庙,下而管象,朱干玉戚以舞大武。”周天子举行礼时,要跳大武舞,载歌载舞。王国维认为,鲁国礼、天子视学养老、天子大祀等,皆舞大武①。有学者研究说,周天子在视察学宫和宴会诸侯时,也舞大武②。总之,大武舞是当时非常重要的礼仪性舞蹈。大武舞表演时有干、戚两种道具。西周时期的文物中明确可以肯定作为大武道具者只有“…  相似文献   

4.
《史记·货殖列传》:“揄长袂、蹑利屣……”,《集解》:“屣,舞屣也”.知屣指歌舞妓所穿的鞋子,为便利于跳和舞,故特尖其头,故称“利屣”,利屣两字似他书不常见.而从来歌舞妓的形象见于古代石刻和绘画的都习惯地拖着长裙掩其双足,穿什么样的鞋子是见不到的.惟《文选》张平子《西京赋》有两句描写歌舞“振朱屣于盘樽,奋长袖之飒(纟丽)”,而现在的今译本(《昭明文选译注》153页,  相似文献   

5.
朱辉  穆林 《旅游》2008,(4):12
东晋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写道“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样一个美丽富饶、自由安逸的理想社会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向往。这种向往诱发了众多索隐派文学研究者的“研究”欲望,于是诗人空想出来的这个世外桃源便在地图上有了落脚之处。  相似文献   

6.
一、有关翠云廊历史的两种说法 剑阁驿道上的古柏,历代民间传说为三国时张飞所倡植,因而有“张飞柏”之美称。而清同治《剑州志》又记载为“自剑阁南至阆州,西至梓潼,三百余里官道,古柏数十万株为璧所植。”同时转载了清雍正《剑州志》中清初乔钵《翠云廊》诗:“两行古柏植何人……传是昔年李白夫(李壁)”,这是“翠云廊”历史的另一说法。“翠云廊”历史如何?我  相似文献   

7.
傣族民间舞蹈《花环舞》,傣语称“嘎洞”,是青年集体舞蹈。舞具为“花环”,是用各色花纸编在长约2米的竹篾上制成的。舞时,双手握住花环两端,在各个方向变化花环形状,分为快、慢两种节奏。另外,还摆动花环,组成各种图案。舞步有“小跳”、“踮步”、“顿搓步”等。观看《花环舞》,令人如置身花海,彩浪翻涌,绚丽夺目,情趣盎然,美不胜收。傣族《花环舞》@吉书  相似文献   

8.
汉代徐州文化受到楚文化和儒家文化的影响,其画像石有独特的文化特征和艺术特色。徐州画像石刻画的俳优杂技场景有冲狭、倒立、高絙寻橦、跳九跳剑等,这些场景体现了汉代杂技的高超技艺,也体现了“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念,是研究汉代杂技艺术的文化瑰宝。  相似文献   

9.
罗继祖先生在《“利屣”臆解》(载《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0年第5期)中说:“《文选》张平子《西京赋》有两句描写歌舞‘振朱屣于盘樽,奋长袖之飒(纟丽)’,而现在的今译本(《昭明文选译注》153页,1987年,吉林文史版)竟把它译成‘翘起红色的鞋履在盘中旋舞,挥动长长的衣袖上下翻飞’,舞妓竟把自己的鞋子弄到席上的盘樽里面,这成什么样子.其实这两句的重点在下句,下句是解释上句的,今译者不明白,随文敷译,闹了笑话,它是说由于舞袖的奋迅翻飞引来一阵狂飙,让人眼光缭乱仿佛见舞妓的朱屣竟上触到席上的盘樽,这只能是迷离想像中的错觉而不能是写实.因此使我联想到《货殖传》中的‘利履’来,悬想这位舞妓所穿的鞋子正是一双红色的‘利屣’,一定是尖头的,并且很可能是高跟,因为不这样,不能和她的舞姿起到配合和谐的作用.”这段话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利屣”是什么样子;二是能否在盘中跳舞.对这两个问题,我与罗先生的看法不同,提出来请教.  相似文献   

10.
《清史稿·乐志一》:“而满洲旧舞,是曰《莽式》,率以兰錡世裔充选,所陈皆辽沈故事,作麾旄弢矢踷(足霍)马涖阵之容,屈伸进反轻骄俯之节,歌词异汉,不颁太常,所谓缵业垂统,前王不忘者欤”,这段记载确切说明了满族传统舞蹈《莽式舞》从表现内容、表演形式,直到具体舞蹈动作,都体现了“战斗之容”,是“发扬蹈励,以奋其武”的民族精神的艺术折射。 流传下来的《东海莽式》反映了满族人民渔猎及战斗生活。《东海莽式总歌诀》中写道:“单双奔马是武步,弓马刀枪临阵前”。“十八势”中的第五折“单奔马”、第六折“双奔马”则全为“战斗之容。“单奔马”:“狩猎跃马窝集中,单手驱马快如  相似文献   

11.
溜索,又叫溜筒桥、溜筒江、溜索子、溜江、溜绳渡、溜渡、藤京诞。古代史籍中的“悬度”、“撞”、“悬撞度索”、“度索寻撞之桥”,主要便是指溜索。《汉书·西域传》:“悬度者,石山也,溪谷不通,以绳索相引而度云”。便是指溜索。中国西南溜索分布是世界上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在历史时期溜索分布可能还比索桥分布更广阔,据《汉书·西域传》记载乌国西有一悬度国,位于今印度河上游,便是困境多悬索而得名。溜索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索桥,而是一种与索桥并列的交通设施,溜索并不是作为一种索桥雏形出现的,它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地理环境的…  相似文献   

12.
藏族舞蹈历史悠久,在公元前1世纪,“噜”(静态的歌)和“卓”(动态的舞)已发展起来。公元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为了巩固王权,安定社会,制定“十善法”。据《西藏王统记》描述:在公布这部法典之际,全藏举世欢腾,“或饰犀牛或狮虎,或执鼗鼓舞人,以各种姿态献乐舞……”。吐蕃时期藏族的土风舞、拟兽舞、鼓舞和宗教性的巫舞等已十分兴旺。  相似文献   

13.
《周易》益卦六四爻辞曰:“中行告公从,利用为依迁国。” 郭沫若先生在《周易之制作时代》一文中把“中行”解成《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作三行以御狄,荀林父将中行……”之荀林父。并说:“《益》六四的‘为依迁国’当是僖三十一年‘狄围卫,卫迁于帝丘’的故事。卫与(韦阝)古本一字,《吕览·慎大》‘亲(韦阝)如夏’,高注云‘(韦阝)读如衣’则‘为依迁国’即‘为卫迁国’。” 郭  相似文献   

14.
猪行寻踪     
一、“猪巷”话缘由汉口沿江大道武汉关侧边,有一条名叫“居巷”的小街,就是昔日的“猪巷”.从街名以“居”谐“猪”的一字之变中,便可寻出汉口猪行发生、发展的足迹.全国四大名镇之一的汉口,清初已发展为“楚中第一盛处”.乾隆《汉阳府志·汉镇形势说》中称汉口“人烟数十里,行户数千家,典铺数十重,船舶数千万,九洲各大诸镇皆让焉.”然而,随着城镇居民和流动人口的骤增,对肉食需求也日益增长,原有的猪肉座商(宰户)看到仅靠就近自购自宰自销已满足不了需要,就有一部分人到省内外开拓猪源,有的成了贩运商,有的当了经纪人.开始时“规模不大,且是兼营”,经过一段发展,城乡贩运者兴起,成交量日增,专营猪行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5.
闻一多先生1941年在昆明西南联大以继承、发展、创新的观点全面地研究了《周易》,其成果,便是他遇害后由朱自清先生编入《闻一多全集》中的《周易义证类纂》。闻先生在该文的前言中说: 以钩稽古代社会史料之目的解《周易》,不主象数,不涉义理,计可补苴旧注者 百数十事。删汰芜杂,仅得九十。即依社会史料性质,分类录出……根据这些原则,他将《周易义证类纂》分成“有关经济事类、有关社会事类、有关心灵事类”三大类。类下又分“器用、服饰、农业、刑法、占候、祭祀、乐舞、道德观念……”等二十一项。仅从他的这种分类上,便不难看出他的研究工作的创造性——把《周易》从“玄境”拉回到“人境”中来。  相似文献   

16.
哈密末代回王沙莫胡索特虽然死了才半个世纪,可是关于他的死亡年月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几种说法: 哈密地位公安处编印的《哈密回王史料》和《哈密地区史料简编》上说:“1928年5月10日中午,哈密札萨克双亲王沙莫胡索特病死……”  相似文献   

17.
《韶》乐的艺术形制,古人的认识并不十分清晰。根据传世文献,结合出土文物,我们认为,形成于虞舜时期的《韶》乐,是有乐、有舞、有诗的大型乐舞,是载歌载舞,乐、舞、诗结合的综合艺术,其艺术形式是乐、舞、歌三者的统一。《韶》乐的表演,以"九成"作为其结构方式,将乐、舞、诗这三个部分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8.
原谱已載本刊上期,茲补正数事于次: (一)关于孝祥卒年系从《張氏信譜传》。按《宋史》本传謂:“請祠,以疾卒(《于湖集》附录《張安国傳》作“会以疾終卒”),孝宗惜之,有用才不尽之叹。进显謨阁直学士致仕,年三十八。“末二語如仅指致仕之年,原与谱传符合。然須移置“請祠”句下始更明確。王質《于湖集序》(《雪山集》卷五)云:“岁己丑,某下峽过荆州,公出其文数十篇……是岁公歿于当涂之蕪湖。”又說:“往会于荆州之杞梓堂……后四月  相似文献   

19.
唐京兆府内折冲府考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唐代京兆府境内折冲府的数目,《新唐书·地理志一》云:“有府百三十一,日真化、巨道、水衡、仲山、新城、窦泉、善信、凤神、安业、平香、太清,余皆逸”。近代已来,经过几个学者的努力,使考知的府数几达百余,尚有30多个府名待考。笔者近日翻阅《全唐文补遗》,又查到数个折冲府名,现叙述如下:该书第2辑《故云麾将军行右龙武将军……王府君(守节)墓志》:“今夫人会稽郡君宋氏暨男京兆府围谷府别将元俊”。墓志撰于天宝十二载三月廿五日。《唐故唐州别驾萧君(浮丘)墓志铭》:“寻授京兆府明光府果毅兼长上”。墓志撰于开元二十一年二月。该…  相似文献   

20.
对宋钱版别的分类与定名,当推日本《古泉大全·丙集》、《符合泉志》及《新定北宋符合泉志》三书。日本钱币界历经两个世纪,几代人的辛勤耕耘,基本奠定了对中国宋钱研究的基础。但在至道元宝的整理与分类上,我们时常会遇到挑选的至道元宝如按书中所示无法归类与区分的困惑。分析其原因有二。一是近年来宋代窖藏钱币的大量发现,极大地丰富了宋钱的版别;二是上述之书由于时代与所见钱币有限,又以形制作为版别区分的主线所致,如将至道元宝分为“细缘”、“阔缘”及“中缘昂元”,而阔缘钱币经磨损边缘被误认为“中缘”或“细缘”的情况时有所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