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江汉考古》2021,(4):116-125
为了更全面地探讨皿方罍的制作工艺,特别是从细认知商周时期青铜器工艺特征,本文应用X-CT无损检测方法,重点分析了罍盖钮内盲芯制作技术,罍身附件的连接结构,及加强筋设置特征。结果显示,根据功能不同,盲芯自带芯撑可分为承持芯撑和定位芯撑;耳、鋬、兽首等附件的铸接结构,根据实际用途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罍上多处设置了隐蔽的加强筋。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讨论了商周青铜器的盲芯技术、铸接技术及加强筋设置技术,认为商周青铜器的制作工艺技术表现出较为一致的技术特征,体现了古代青铜器制作技术传承的稳定性及技术发展的趋同性。  相似文献   

2.
商周青铜器生产基于独特的泥范块范法铸造技术体系,分铸铸接是实现铸件大型化和复杂化的主要途径。但直到20世纪中叶,盖滕斯才关注到这一问题。他起先采用剖切器物的方式认识铸接,又于60年代使用X射线照射成像,并使之成为古器物的常规检测方式,但结果常受器形局限。80年代起工业计算机断层扫描(CT)被用于青铜器检测,该技术不仅突破了X射线照射成像的局限,还带来了更多新的发现。新千年在日本和中国分别对青铜器做了大量检测,仅青铜铸接方面即有半环接榫、柱状销钉、铸焊等一系列新发现。本文简要回顾对青铜铸接的认识历史,揭示认知手段的变化,凸显射线成像的价值,强调问题意识和原创理论、方法和手段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东周及汉代青铜器的制作技术中,常用鑞焊和铸接技术连接主体与附件。使用特定的连接技术,便会在制成的青铜器上呈现相应的工艺现象。本文所述器物的附件通常被认为是通过焊接或铸接与主体连接的,本文对这些案例进行了观察分析,认为其使用了嵌范整铸技术。  相似文献   

4.
咸阳龚西战国秦墓出土的青铜器为研究战国时期秦青铜容器的铸造技术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本文对龚西战国晚期秦墓M8出土的两件铜壶,通过表面观察结合X光摄像考察其制作工艺痕迹,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手段开展成分及显微结构分析,揭示两件铜壶壶身及表面装饰的制作工艺、材质特征。结果显示,两件铜壶均为铸造,器底和铜环预先铸好后置于范中,与器身铸为一体。器身和器底均为铅锡青铜(铜锡铅三元合金),但成分有一定差异,镶嵌的装饰金属片为高铅青铜。铜壶的器底分铸工艺和高铅青铜镶嵌工艺为古代青铜器制作工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新材料。  相似文献   

5.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对甘肃省礼县博物馆藏一系列不同时代的扁球形附耳鼎进行器表观察和内部结构CT检测,结果表明,该器物制作采用了模块化的生产技术,如使用分体模批量生产附件范后再进行总装、分体模可以排列组合式的多次配对使用等,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误差。此外,还使用实验考古的辅助方法进行模拟和验证,进一步认为器物制作使用了浑铸和水平分型,用于浑铸的铸型生产和铸造可能不在同一地完成。最后讨论了技术的成因及其对器物造型设计的影响,如顶盖折沿的有无受到后铸技术的影响、足部宽扁造型乃至足腹相对位置受技术限制的影响多于器形的主观设计等。  相似文献   

6.
殷墟出土青铜器铭文的制作方法,可分为铸铭和刻铭两大类。铸铭占绝大多数,刻铭极少。铸铭的制作方法有模作铭、芯作铭和范作铭等三种形式,以模作铭为主。刻铭出现于殷墟四期,目前虽然只发现4件刻铭铜器,但其意义重大,不仅把中国青铜器刻铭的历史追溯到商代晚期,而且为研究青铜器铭文的制作技术,尤其是刻铭技术,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7.
自二里岗上层时期出现带盖青铜器,盖钮即其一个组成部分,且其制作有浑铸与分铸之别。本文搜集和研究钮分铸青铜器,先讨论两件钮先铸器,再讨论铸铆式后铸钮诸器,并与浑铸钮和榫接式分铸钮的器物相对照。铸铆式后铸工艺可上溯至二里岗晚期,可能与南方青铜器的风格形成有关,可视为南方铸铜作坊个别铸工的秘技。先施于器鋬和器耳的后铸,中商晚期用于铸造器钮,但初期铸接的铆头粗糙,至殷墟早期设计为蝉形或圆饼形,并有装饰。对这一工艺历程的梳理,可以揭示出铸铆式后铸传入安阳的过程:铸工被迁到安阳铸器,器物具有南方工艺特色;但他们受到排挤,铸器有限,且传人很少,以至此技在殷墟晚期消失。而殷墟多数钮的浑铸或者榫接式后铸,均是技术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董亚巍 《收藏家》2004,(2):62-66
中国古代铜镜的铸制技术与青铜器一样走过了数千年的发展史。由于社会政治集团重视青铜礼器,所以青铜礼器的铸制技术在商代早期,甚至在更早一段历史时期就已十分成熟。青铜镜从其几何形状看,比铸制青铜礼器相对简单。其铸制过程虽简单,但由于不是当时社会政治集团的社会活动必须品,没有受到相应的重视,因此,其铸制技术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内没有得到技术进步。从齐家文化期至西周的这一历史时期内,铜镜的铸制技术基本处于一个摸索阶段。从出土资料可知,齐家文化期的铜镜合金中的  相似文献   

9.
绍兴地区有传世的6面"尚方御镜",其制作年代约在西汉晚期至新朝时期。根据与其他地区出土的"尚方御镜"的比较分析,发现其在铭文、内容及纹饰上均存在着显著区别,这可能与语言、习俗等地区文化的差异有关。再结合绍兴出土汉代铜镜中的铭文等相关资料,认为传世的"尚方御镜"应为本地铸器,并在此基础上推测新朝山阴一带设有尚方铸镜作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殷墟青铜器以造型复杂、纹饰繁丽而名世,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复杂化的分范技术而外,另一点就是多样的装饰技术,除了繁复的三层花纹,浮雕和立雕的兽头状附件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些附件与器物主体的连接方式,主要是分铸法(铸接)和焊接技术,而其中分铸技术应用更为普遍和常见。本文描述了分铸法的几种方式,并探讨了分铸法在商代的发展历程。指出分铸法具体可分为榫卯式后铸法、铆接式后铸法、榫卯式先铸法、包裹式先铸法四种方式,有的青铜器会综合利用上述方法,采用多次铸接的分铸工艺。推测该种方法出现在早商向中商过渡的时期,在殷墟二期得到了非常普遍的应用,但到殷墟四期,浑铸的倾向有所加强。  相似文献   

11.
盘龙城商代青铜容器的初步考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对盘龙城青铜容器提出了一些看法。章对青铜器的一些特征进行了分析,对兽面纹的演变作出了轮廓形描述,并强调了铸造工艺对于器形特征的影响,如加厚容器唇部、鼎鬲的一足对一耳的特征皆出于工艺的需要。认为盘龙城铜器已经在器形、纹饰及铸造方面存在一些与郑州青铜器不同的因素,它们为殷墟化时期长江中游地区青铜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因对“许公宁透空蟠虺纹青铜饰件是先秦失蜡法工艺制作”这一论断存有质疑,故通过实验考古的手段,用泥范制作工艺对徐公宁透空蟠虺纹青铜饰件进行了复原,实验证明用6块组合外范和1块芯范即可浇铸出此饰件.关键是要在芯范上设计出可让铜水流到透空纹饰处的通道,而正是这些通道使浇铸后的饰件上形成了连接把手和透空纹饰的铜梗,这些铜梗是铸造透空纹饰的技术产物。泥范铸造实验成功铸出了徐公宁透空蟠虺纹青铜饰件,且其具有原器物的工艺特征,从而也说明了此饰件乃泥范铸造工艺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甘肃武威出土的东汉铜奔马和铜车马仪仗队是我国古代青铜艺术品中罕见的杰作,是中国众多文物中的代表和古老中华文明的一种象征。甘肃省博物馆通过现代科学仪器检测及综合分析发现:铜奔马和铜车马仪仗队都是陶范铸造法铸造而成,而不是失蜡法铸造的;铜奔马铸造时在铜质马腿内夹铸了卯榫状铁芯骨,以增强马腿的强度和支撑力;铜车马仪仗队中甲型马和刻有铭文的乙型马,是铸造工艺不同的两批制品。这些发现对进一步研究铜奔马及墓主人提供了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14.
王牧 《收藏家》2010,(10):45-52
宋代曾掀起过复古运动,徽宗时达到极盛。目的是希望通过恢复、再现"三代"礼制,以求治国和加强皇权。这场复古运动,皇帝与士大夫阶层是最热衷的实践者,寄托了他们强烈的政治抱负与理想。复古运动的性质决定了作为重要载体的宋代仿古青铜器,以礼器占大宗,当然,陈设与实用兼具的器物也有不少。大致可归成以下几类用途:  相似文献   

15.
16.
由新出金文资料及相关事例可知西周金文中普遍存在异人同名现象。而望簋与师望诸器、师汤父鼎与仲柟父诸器这两个典型例证则显示了以往西周铜器断代研究中忽视异人同名现象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因此,在铜器断代研究中运用人名系联法时,应该充分重视异人同名的可能性,尽可能综合考虑其他因素。  相似文献   

17.
周卫荣 《南方文物》2009,(4):39-45,F0003
本文从失蜡技术的思想起源与工艺起源入手,结合大量商周青铜器与中西方古代失蜡铸件工艺特征的观察对比,指出:失蜡工艺根植于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主要是应铸造人(神)和动物像等的需求而诞生的一种技术工艺。失蜡铸造最根本的特性是软模,因此,铸件具有可扭曲性,可以不在一个分型面上自如地曲张。失蜡铸件的工艺特征是:轮廓和纹饰常常不挺、不锋,不鲜明,无力度:地张平而不坦,棱脊线和无纹光面都会出现断断续续的凹凸状。过去,人们把“器物不好脱模”当作失蜡铸造的判据来运用是片面的、不正确的,也是不可行的;把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上的透空装饰件鉴定为失蜡铸件更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8.
董广强 《文博》2009,(6):147-150
麦积山石窟保存了大量的从后秦到明清时期的雕塑艺术品,通过近期的系统调查,发现除了普通的泥塑工艺以外,还普遍地存在着一种泥塑烘烤工艺,使泥质塑像的表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陶质化的现象,这对于古代塑像的工艺研究、文物保护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关于《禹贡》“九江”之地望 ,汉唐诸儒多以为不出古寻阳之地 ,或以为即湖汉九水入彭蠡泽者。宋儒考“九江”,一反汉唐陈说 ,力主湘、资、沅、澧等九水入洞庭者为“九江”,后世多宗此说。本文以为 ,《禹贡》云 :“岷山导江……东至于澧 ,过九江 ,至于东陵”,此句清楚地表明“九江”当在“澧”与“东陵”之间。故此 ,考探澧与东陵之所在 ,便可察“九江”之地望  相似文献   

20.
小议方簋     
方簋是青铜簋中形制罕有的一类,出土数量极少,未能引起学界的关注。而常见的簋的形制虽然多样,有无耳、双耳、三耳、四耳簋;有环耳、附耳、贯耳簋;有圈足、方座、三足或四足簋等,但都具有一个共性,即圆形的敞口、鼓腹、圈足。因此,彭裕商在《西周铜簋年代研究》一文中将其作为划分簋型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