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5 毫秒
1.
祝孔强 《文博》2010,(5):89-93
本文从文物特性、文物数据特征、文物数据库管理与应用要求等逐层递进分析,阐述了文物数据的特点和文物数据库设计的理念,进而概括文物数据库技术设计的内涵,结合信息化发展规划和信息技术特点,力图探讨文物博物馆领域数据库建设技术上的思路、方法和内容。  相似文献   

2.
为了对陕西省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成果进行管理,从而加强对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和研究,利用信息化技术对普查数据进行管理,建立可移动文物数据库,同时通过对数据检索方法的研究从而提高海量数据的检索效率。建立基于C/S和B/S端的管理信息系统平台,从而实现对可移动文物数据进行科学化的管理。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博物馆信息化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在藏品数据库和信息化管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如何将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运用到博物馆文物修复的工作中,即从建立文物藏品的静态数据库向基于三层B/S体系结构的文物修复动态管理系统拓展,是博物馆信息技术应用的发展方向之一。本研究重点探讨采用J2EE技术,选择Microsoft SQL Server2005作为后台数据库,设计并分析系统的功能模块,形成博物馆文物修复档案管理系统,实现为文物修复工作提供及时准确、图文并茂的大量信息以及智能、高效的检索手段和远程访问的目的。这些技术现在已在上海博物馆青铜器修复工作管理中得到有效运用。  相似文献   

4.
刘拥政 《文博》2011,(1):90-92
"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在完成文物数据采集和建库工作之后,如何有效利用,充分发挥其功能?以文物数据库为基础构架文物信息服务体系应该是发展方向。本文从文物行政管理角度,就如何构建文物数据库网络,实现文物信息动态管理,提出设想,即省内建立省级文物数据中心,各市、省直单位和重点博物馆作为二级数据节点与省数据中心实现网络连接。终端机/服务器通过互联网VPN进行登录访问,实现收藏单位与管理部门网络联通,信息互动,让管理者及时了解辖区内文物的变动情况,促进各级文物行政部门履行法律规定,切实提高文物保护、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三普"软件作为文物数据的采集软件,其数据全面、完整,但在基层文物单位日常工作中,其操作性不佳、使用不便。为了更好地整合、利用这些多元的信息,研究使用FileMaker数据库构建个性化的文物普查数据利用环境,增强系统的操作性和便捷性,实现普查数据在移动终端上的共享,提升文物信息资源的发掘利用水平,让文物工作者可以轻松自制文物数据管理系统。结果表明,量身定制一套符合自身实际工作需求的文物管理系统,是让少量科研经费发挥较大效用的一个切实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仪器分析技术和方法被应用到皮质文物保护领域。分析检测是获取文物病害信息和评估保护效果的重要途径,可以为文物保护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文章介绍了表面分析、光谱分析和波谱分析、热分析以及联用技术等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和技术的特点和优势,以及它们在皮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情况。皮质文物本身蕴含着大量丰富的信息,对皮质文物开展系统全面分析研究,从宏观和微观等不同层面定性和定量研究环境因素对皮质文物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微观结构的影响。建立皮质文物检测结果数据库和皮质文物病害标准图库,以及构建皮质文物劣化和病害防治保护效果评价体系是未来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7.
本工作将物联网技术引入对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文物保存环境的常规实时监测,并与离线监测方法进行了对比。由于物联网技术参与文物保存环境监测时对文物干预小、响应快速、节省人力,能直观掌握广大区域的环境状况,因此在数据对比分析和服务于环境调控等方面具有优势。如能针对文保工作的特点,强化数据存储能力、扩充电池容量、畅通网络,并优化传感器的配置与校准,即可显著提高物联网技术在文物保存环境监测中的推广度,使文化遗产环境的信息化预控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文物建筑勘察的目的是掌握现状文物的真实状态和危险程度,进而为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方案提供重要依据和支撑。为此,探讨了文物建筑保护工程勘察设计的特点和内涵,结合实际案例,归纳总结了文物建筑勘察设计四个基本特点:在强调文物真实性的同时,要求勘察内容的完备性和详实性;强调病害机理分析与病害成因的数值仿真验证;关注文物本体的抗震性能研究;强调以最小的干预获取最真实的情况。阐述论证了建立文物防灾减灾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点明了文物建筑勘察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必然和防患于未然的防灾减灾体系相联系,作为该体系下的技术支撑而长期发展。  相似文献   

9.
文物建筑勘察的目的是掌握现状文物的真实状态和危险程度,进而为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方案提供重要依据和支撑。为此,探讨了文物建筑保护工程勘察设计的特点和内涵,结合实际案例,归纳总结了文物建筑勘察设计四个基本特点:在强调文物真实性的同时,要求勘察内容的完备性和详实性;强调病害机理分析与病害成因的数值仿真验证;关注文物本体的抗震性能研究;强调以最小的干预获取最真实的情况。阐述论证了建立文物防灾减灾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点明了文物建筑勘察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必然和防患于未然的防灾减灾体系相联系,作为该体系下的技术支撑而长期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结束,将形成国家文物局管控的可移动文物数据库、地方各层级文物部门管控的可移动文物数据库和文物基层收藏单位的文物数据库。这类数据库应当是可移动文物普查最重要的成果,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的重要性应当基本体现在数据库当中。《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当中对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的重要性有这样的表述:"可移动文物普查是继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部分)之后在文化遗产领域开展的国情国  相似文献   

11.
12.
安程  吕宁 《文博》2021,(1):97-103
目前国内石窟监测实践在数据采集和存储上已取得较多突破,但在体系化、合理化数据利用上仍存在短板,海量数据受限于劣化机理定量化溯源预测、预防性保护普适性环境参数阈值等研究基础尚不成熟,较难发挥指导、辅助当下保护实践的时效作用。本文依托四川广元千佛崖案例,研究基于常态条件的监测数据实时分级预警体系构建方法,并进行初步应用,探索了一种具有一定推广性并可与保护措施设计、完善、评估以及遗产地管理有机结合的监测预警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3.
基于B/S模式秦陵考古GIS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过程中所获空间及属性数据的管理,基于B/S模式,采用SSH框架、Java EE平台、PostgreSQL数据库以及ArcGIS Server平台构建秦陵考古信息系统框架,开发实现了具有快速查询浏览秦陵考古文物、遗址的空间地理和属性数据、考古成果日常管理与相关表单输出等功能的基于WebGIS的秦陵考古GIS系统。为秦陵考古研究提供更加规范化的数字化、信息化管理,其系统设计与实现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activities of a group of heritage enthusiasts in Iran. Grass roots heritage activism is a relatively recent phenomenon that appeared in Iran since the late 1990s. They are increasingly operating collectively as cultural or heritage NGOs. They have diverse socio-economic origins and political views. However, as this paper argues, they share a common ground in their activities; one that maintains an ambivalent and critical relationship with the state and official definitions of heritage and identity. Referring to interview and other data collected during fieldwork in Iran, this paper traces and analyses the contours of that common ground and argues that there is a nascent heritage movement in the country. The impact and contribution of these emerging and self-reflective heritage movements to Iranian identity, which is reflected in their embracing of diversity and the notion of historical continuity, reveal the dynamism and complexity of the cultural and political landscape of contemporary Iranian society. They also reveal the importance of generating further scholarship in the field of Iranian cultural heritage. In conceptualis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nascent heritage movement in Iran, the paper makes a new contribution to the approach of existing scholarship in the broader field of heritage studies.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The Endangered Archaeology in the 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 (EAMENA) project based at the Universities of Oxford, Leicester, and Durham uses remote sensing to record archaeolog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landscapes across twenty countries from Morocco to Iran and from Syria to Yemen. The project has developed an online heritage database built by adapting the open-source Arches heritage inventory platform developed by the Getty Conservation Institute and the World Monuments Fun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cess of customization of Arches v.3 adopted by EAMENA, particularly with regard to the development of new CIDOC CRM resource data models, reference data, and modifications to the Arches codebase.  相似文献   

16.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potential of a collaborative schem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protocol for recording and managing the cultural heritage in Libya. The critical political situation in the country urges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heritage management policies in order to protect it more thoroughly and consistently. Moving on from the numerous international initiatives and projects dealing with a mostly “remote” approach to the issue, the project here presented to engages with staff members of the Department of Antiquities (DoA)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joint strategy for the application of remote sensing and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to the preservation and monitoring of Libyan cultural heritage. A series of training courses resulted in an initial development of new ways of recording and analysing field data for a better awareness of the full range of threats that the archaeology of the country is subject to. Focussing on the case of the Jebel Nafusa, the training involved the assessment of site visibility on satellite imagery, the analysis of high-resolution satellite datasets for archaeological mapping, the creation of a GIS spatial database of field data, and the mapping of risks and threats to archaeology from remote sensing data. This led to the creation of of a risk map showing the areas that are affected by a number of threats, thus giving the DoA a tool to prioritise future fieldwork to keep the assessment of site damage up to date. Only a collaborative approach can lead to a sustainable strategy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invalua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Libya.  相似文献   

17.
文化遗产的数字化设计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提供了新的方法。针对文化遗产的数字化设计理论和方法,研究了文化遗产的三维数字化设计关键技术,构建了基于计算机辅助的三维扫描文物数字化重建方法,提出二维图像标定的三维网格纹理映射思路。通过商晚期出土的青铜牛尊文物三维数字化实验,完整地构建了文物数字化设计流程框架,并对文物数字化设计理论和方法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文物保护单位的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正在开展的地域主体功能区规划等相关工作中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涉及甚少。在中国复杂多样的自然与人文背景条件下弄清文化遗产的空间相似性与差异性等特征,是面向未来"文化遗产保护区划"划定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本文以国家公布的国家级、省级与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为数据基础,从历史时期与类型两个角度对国家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聚集密度进行分析,并与中国自然地理区域与文化地理区域相结合,阐释中国文物保护单位的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9.
程圩  张澄 《人文地理》2021,36(3):76-86
提升文化遗产竞争力,谋求中国在国际文化竞争中的话语权,无疑是当今国家文化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从文化遗产生产力、文化遗产消费力、文化遗产支撑力、文化遗产传播力、文化遗产管理力以及文化遗产创新力六个方面构建中国文化遗产竞争力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主客观赋权法对文化遗产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权重进行综合确定,并对我国31个省域文化遗产竞争力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2013-2018年,各省市区之间的文化遗产竞争力水平差距有所缩小,不平衡问题有所改善;相比之下,贵州、上海跃升最为明显,而西藏、重庆下降幅度最为显著。最后,本研究基于省际数据的比较分析,进一步提出提升我国文化遗产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