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古陶器的修复对于考古发掘、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概述了古陶器的考古修复所要遵循修复的原则,以及陶器考古修复时所采用的清洁、粘接、配补等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2.
馆藏彩绘陶器由于长期受到外界环境和自身内在因素的影响常常产生酥粉、脱落等现象,需尽快采取有效性保护措施对其进行保护修复。针对文物的保存现状,笔者认为保护需分以下步骤:制定修复方案;照相记录;初步清理;预加固;清理;脱盐;加固;补全;照相记录。通过以上保护步骤,彩绘陶器得到了科学有效的保护修复,恢复其原始形貌,展现其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对辽宁建昌东大杖子战国墓地M40出土的大型彩绘陶礼器保护修复的技术进行总结。依据此批彩绘陶器的保存现状、病害调查及分析检测结果,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了清理、粘接、补全、缝隙处理和补色,取得了良好的修复效果。不仅获取了这批文物自身的诸多资料信息,而且对日后大型彩绘陶质文物的保护修复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唐根顺 《东南文化》2002,(11):84-86
根据陶器质地、火候的差异使用不同的粘接剂是陶器修复的关键;补配材料及作色材料的应用得当,将使出土陶器再现当年风采。  相似文献   

5.
陶器古剂量P包含等效剂量Q和超线性修正I两个部分,为了提高古剂量测量的准确性,正确地计算古剂量的测量误差,本工作测试了10个古陶片样品,利用线性回归方法计算等效剂量Q和超线性修正I,并对不同的古剂量计算方法进行误差分析和评估。研究表明,线性回归方法(包括归平法和平归法)计算陶器古剂量的准确性优于目前采用的常规法;通过几种不同方法的误差比较和分析,归平法所得误差较其它方法更严谨、合理。该研究在提高古剂量测量的准确性和正确计算古剂量的测量误差两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使得古剂量的测量更加合理,符合数理统计规律。  相似文献   

6.
石质文物修复操作程序,包括清洗、加固、粘接、补全、灌浆、封护等环节,修复时往往不采取单一的方法,应根据具体要求采取综合手段。在实施石质文物保护修复过程中,必须要遵循文物保护的原则和程序。本文对修复操作程序与评估方法进行评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早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发明制造了陶器,所谓陶器是指用粘土烧成的器物。由于陶器本身质地的缘故。出土的古代陶器绝大多数是破碎的。因此有“十陶九修”这样一句俗话。为再现中国的古代文明和人类智慧,修复好破损的古代陶器是十分必要的,现将传统的修复技术介绍于后。  相似文献   

8.
考古发掘出土的陶器文物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反映了古人生产和生活情况。由于陶器的主要成分是硅胶盐,易受外界因素的作用,极易发生破碎、开裂等现象,特别是长期深埋于古墓里的陶器文物更易出现损害、病害等问题。陶器文物具有不可再生、不可复原、不可替代等特性,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保护和修复,显得格外必要。文章以毕节双树湾汉代古墓群为例,通过介绍该古墓群出土陶器的概况,分析考古现场出土陶器文物的典型病害,提出汉代陶器文物保护与修复的方法,以期为汉代陶器文物的出土保护与修复工作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9.
马晓言 《东方收藏》2021,(4):107-108
中国是世界陶瓷古国,海量文物中以陶器为大宗,并且国家文物修复保护工作中所接触到的各种文物标本中,陶器数量是最多的。陶器文物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发展足迹,它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并为研究人类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和经济以及文化等方面提供了宝贵信息。陶器文物保护和修复工作至关重要,其系统性和技术性特点尤为明显,本文将立足于实际角度,对陶器文物保护的影响因素加以分析,之后探索修复陶器文物的具体方案,希望借此不断提升文物保护效果,为我们子孙后代留下丰厚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坪头遗址出土的龙山时期的陶器以及制陶原料中的粘土原料的种类和来源进行相关探讨,利用ICP-OES对出土的陶器、坯料,以及遗址附近采集的土样进行了化学成分测试,并使用SPSS软件对分析结果进行了降维处理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坪头遗址不同质地的陶器陶土原料相同,只是在钙含量方面存在细微差异。制作陶器所用的粘土原料很可能取自附近的红色古土壤层。该遗址是古人在当地制作陶器的一个场所。  相似文献   

11.
韩英 《丝绸之路》2014,(12):68-69
陶器文物的修复保护是当前文物工作者所必须面对的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本文在对陶器保护的影响因素及对应措施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博物馆馆藏陶器的规范化修复保护流程。  相似文献   

12.
古代陶器在墓葬内外遭遇到的损坏、侵蚀、污染等等千差万别,情况最为复杂。因此,古代陶器的修复保护工作是至为重要的。本文拟就古代陶器修复保护中对于缺损部位使用修补材料的情况及其相关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和经验,以期抛砖引玉之效。  相似文献   

13.
作为加固剂和封护剂,丙烯酸树脂B72(简称B72)是国内外应用极其广泛的文物保护修复材料,但作为黏接剂在陶瓷修复粘接、补全、涂层饰色流程中的应用比例及范围几乎未见相关研究实例。文章梳理了B72材料性能和配制方式,通过不同比例B72丙酮溶液固化及作业时间和应用状态实验,提出其作为黏接剂在陶瓷文物粘接、补全、涂层饰色修复流程中的应用比例标准、适用范围和配方比例。研究结果可为文物保护者提供B72简便高效的应用甄选方案。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陶瓷古国。在古代遗留下来的遗存中 ,多以陶器为大宗。我们在文物修复技术保护工作中所接触到的各种文物标本之中 ,数陶器的数量巨大、种类繁多。其次 ,古代陶器本身又融汇着选料、造型、雕塑、翻模、刻绘、敷彩、施釉以及入窑烧制、控制火侯等等一系列技术的或艺术的因素在其中。同时 ,古代陶器在墓葬内外遭遇到的损坏、侵蚀、污染等等千差万别 ,情况最为复杂。因此 ,古代陶器的修复保护工作是至为重要的。它也是各类文物修复保护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值得给予足够重视。古代陶器修复保护工艺流程中 ,包括着环境分析、现状调查、原状评…  相似文献   

15.
佚名 《神州民俗》2007,(7):108-109
古旧家具修复把古典传统文化、传统工艺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是一项技术性、艺术性很强的工作,古旧家具的类别不同,修复方法也不同,因此要综合掌握多方面的知识,结合科学的措施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河南信阳城阳城址战国楚墓出土彩绘陶器病害,采用X荧光光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拉曼光谱分析对陶器表面颜料、有机底层、金属涂层进行了分析检测,并对陶胎物理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这批城阳城址彩绘陶器为高硅低铝陶器,为典型北方灰陶类型,吸水率较大,结构比较疏松,烧成温度范围在930℃~1025℃。陶器表面红色颜料主要为朱砂和赤铁矿,黄色颜料为针铁矿; 8号墓部分彩绘陶器彩绘层底含锡; 18号墓彩绘陶器黑褐色有机底层为生漆,为漆衣彩绘陶。这些信息为保护修复方案设计和保护修复实施提供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7.
陶器是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的生活器皿,陶器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标志。但是由于时空变迁,陶器自身的易损性,大部分古代陶器已经损毁消失,我们目前能看到的陶器,又多有残缺,使人们无法全面认识其本来面目。这就要求我们对陶器进行保护和修复,还原其本来面目,使人们了解其内涵,还原历史原貌。本文主要就陶器的保护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残损古陶瓷配缺修复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脆弱的古陶瓷易遭到不可逆性的残损,使得大量珍贵古陶瓷实物与信息流失。笔者通过总结二十余年的古陶瓷修复经验,针对修复不同类型的残损古陶瓷补缺过程中采用的各种复制方法进行综合比较,为安全有效地修复与复制不同类型的古陶瓷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远在上古的绳纹土器时代,中国的陶器文化就经朝鲜传入日本列岛。随后,陶瓷技术也以各种渠道不断传入日本,使日本从纯粹的手工制作进入了采用辘轳制作须惠器(釉陶器)的时代。到了奈良时期,日本又经历了模仿中国唐三彩,制造奈良三彩的尝试。之后,一些带有中国风格和日本本土风格的古陶器相继产生,但日本仍未摆脱陶器时代。13世纪初期,日本开始进入了学习和模仿中国瓷器的阶段。从此,这种带有涉猎、摄取、尝试等不同目的的仿制和学习活动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期。由于仿制目的的不同,日本仿制中国的瓷器又分为两种:第一,以吸收中国优秀文化为目的的  相似文献   

20.
侯晓斌 《文博》2012,(3):83-88
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国古代壁画在保护修复过程中如何科学的遵循现代修复理念和修复原则,意大利的“影线补绘”技术是否适应我国古代壁画的残缺补全以及我们在借鉴和运用中应注意什么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