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黄镔 《史学月刊》2022,(4):35-48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对中国的觊觎与侵略有全方位的战略考量,除在华北步步进逼外,日本也意图渗透华南地区,扶植亲日反蒋政权削弱南京国民政府。福建事变爆发前,日本对福建的渗透,既是基于日本传统的对闽政策,也意在利用粤桂闽三省的反蒋力量。福建事变爆发后,福建人民政府虽明确表示反蒋,但也与日本和中共协调以求生存。台湾军企图暗中干涉福建事变,南京国民政府则针锋相对展开行动。日本因素遂成为解决福建事变中各方博弈的重要筹码。南京国民政府利用民族情感,制造了陈铭枢等人“联共通日”的舆论,同时也联系日本,力图避免日本干涉。随着福建人民政府的垮台,福建事变落幕。在日本侵华背景下,围绕福建事变中日本因素的明争暗斗显示,对日关系已成为国民党内争中各方进行政治博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2003年9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了《函电里的人际关系与政治——读哈佛-燕京图书馆藏“胡汉民往来函电稿”》(以下简称《人际关系与政治》)一书。这是由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副主任陈红民教授撰写的一部学术专著,是作者继《胡汉民》之后,又一部研究胡汉民的上乘之作。众所周知,胡汉民在中华民国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他早年追随孙中山,一直致力于革命活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曾担任国民政府主席、国民党中常会主席、立法院院长等重要职务。“约法”之争后,他以西南为后方,联合各反蒋势力,组织“新国民党”,进行“倒蒋”…  相似文献   

3.
张学良五访阎锡山任振河在西安事变前的1至10月间,张学良为寻找联共抗日的同路人,曾五次亲赴山西秘密访问阎锡山。阎锡山在“九·一八”事变前后,长期坚持“拥蒋剿共”和“亲日反共”的政策,直至1936年5月东征红军回师陕北后,他的政治态度才开始发生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4.
(括号内圆点前的数字为期数,圆点后的字数为页数)古籍文献《养心殿造办处史料辑览》(第一辑)后记………………………………………………………朱家浯(1·1)《嘉兴藏》与明清之际历史研究…………………………………………………………………李学勤(1·5j谈清代内府的铜活字印书………………………………………………………………………翁连溪(3·79]《西京杂记》中的汉代科技史料………………………………………………………韩晋芳罗见今(3·86)宋人《睢阳五老图》考………………《十咏图》及其对宋元吴兴文化圈的影响李流芳生平交游考略……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大陆通行一种说法 :九一八事变时 ,东北军对日本关东军的进攻未予抵抗 ,是张学良“忍痛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命令 ,使他蒙上“不抵抗将军”骂名 ,做了蒋的“替罪羔羊”。研究中存在一些误区 ,需要澄清。 1 .蒋介石、张学良之间并非简单的上下级关系 ,张学良具有相当的独立性 ,他与蒋的意见不同时 ,对蒋的命令可以不听 ,防守锦州问题即是如此。 2 .这一观点主要靠一些回忆录作依据 ,而许多回忆资料的说法存在种种漏洞。 3.事变前中国一方对日军挑衅采取“力避冲突”方针 ,对此蒋张二人具有共识。事变前蒋氏指示对日军挑衅采取“力避冲突”方针 ,对事变后张学良实行不抵抗政策不无影响 ,但事变前“力避冲突”与事变发生后“不抵抗”方针 ,二者有明显区别。 4 .事变发生后 ,张学良和荣臻等人的电文均证明 ,是张学良对东北军下了不抵抗命令。 5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 ,蒋介石和国民政府处置事变的方针 ,并非可以简单地归结为不抵抗政策。国民政府对事变的处置是 ,诉诸国联 ,并准备抵抗。四个月后就发生了一·二八淞沪抗战 ,采取的是“一面抵抗 ,一面交涉”方针。 6 .张学良晚年一再说过 ,下不抵抗命令的 ,是他自己 ,而不是中央政府  相似文献   

6.
《纵横》2002,(12)
本刊特稿李瑞环主席为《文史资料存稿选编》题词………(10·4)在《文史资料存稿选编》 首发式暨赠书仪式上的讲话……李瑞环 (10·5)《文史资料存稿选编》的 成书过程与编纂方针……………朱作霖(10-6)编修民国史的珍贵史料………………任继愈(10·7)《文史资料存稿选编》的史料价值……王汝丰 (10·7)参与清库整理工作的三点认识………朱达人(10·8)留住真实而鲜活的历史——写在26卷本《文史资料存 稿选编》出版之际……许水涛刘仰东 (10·9)抗日战争中的罗荣桓——访原《罗荣桓传》 编写组副组长黄瑶………………郭岭松(1l·9)纵横聚焦 .…  相似文献   

7.
李亮 《文史天地》2023,(2):36-38
<正>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不久,日本侵略者为转移在国际上对其强占中国东北三省的视线,并寻找新的进攻中国内地的基地,以逼迫南京国民政府屈服,开始不断在上海制造事端。1932年1月9日的“《民国日报》事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日本找到了发动“一·二八事变”的借口。  相似文献   

8.
一、总论 加八歉禁马依㈣小聂荣臻题字 聂荣臻9l·l· 华北事变是九一八事变的继续 ,致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成立大会的信——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华北的阴 ——代发刊词 胡乔木9l·l· 谋 佟冬解学诗9I·1·馓什么?怎么做? 九一八事变与张学良将军 一 ——在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成立大 吕正摄9l·2· 会上的讲话 如大年9l·1· 九一八事变的历史意义九一八事变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开幕 胡乔木9l·2· 词 刘大年9l·2· 日本侵华战争的军事战略分析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胡绳9l·2· 蒋立峰9l·2·抗日战争时斯的中嗣总格局 王桧林 本庄簧与九一八…  相似文献   

9.
(作者姓名之后括弧内圆点前的数字为期数,圆点后的数字为页数) 书画鉴定百例:训备燕文贵武夷叠嶂图》卷明清史专论宫廷史料慈圣太后与永安寿塔······……阎崇年(1.3)论乾隆御制《四库全书》诗的史料价值 .........................·……,…章彩烈(1.班)论清代先蚕礼···············……刘潞(1 .28)苏麻喇姑与康熙帝·········……杨珍(1 .34)乾隆与满族喇嘛寺院 —兼论满族宗教信仰的演变 二,...................········……王家鹏(1. 58)故宫博物院藏明代手铣···……王子林(1 .92)清代中央官刻…  相似文献   

10.
<正>从整个中日关系史来看,明代中日两国的关系占有很重要的一页。作为官修的正史《明史》是研究明代中日关系的主要史料,然而《明史·日本传》所记述的史料还有许多缺点和遗漏,一些历史事件记述过于简单和模糊,给后人研究留下了许多不清楚、有争议的难题。本文主要就读《明史·日本传》发现的一些有异议的问题,略陈管见,旨在求教并继续研  相似文献   

11.
九一八事变后,马占山领导的抗战引起中外各界广泛关注,而当时南京国民政府把不抵抗和向国联申诉作为处理中日冲突的基本政策,《中央日报》作为国民党机关报,其对马部抗战的态度是南京国民政府对日政策演变的缩影。本文试图通过梳理《中央日报》对马部抗战的报道来透视南京国民政府对日政策的走向及在新闻舆论的引导和抗战动员宣传方面的策略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1931年“九&;#183;一八”事变后,清远支宗室、闲散皇族,当时代理东北边防军副司令兼吉林省主席的熙洽以蒋介石“不抵抗指示”为名,下令缴械投降,长春遂告沦陷。9月22日,熙洽又拱手让出省城吉林,9月26日,成立了伪吉林省长官公署,28日,公开发出通电,脱离东北政务委员会和南京国民政府,甘心充当汉奸。  相似文献   

13.
“都督”一职,初置于东汉,曹魏常设为府,成为地方一大军事机构,发展至唐代,已是其最后阶段。这期间,都督府职能与设置又有变化,尤以唐代前期为剧。安史之乱后,都督府有名无实,基本退出了地方行政机构的历史舞台。故本文论述唐代都督府的研究情况,乃特指安史之乱以前时期。由于与都督府相关的史料缺乏,已有的记载往往又彼此矛盾。故有关都督府的很多论题,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试将20世纪以来对都督府的研究从三方面略作梳理如下:一、有关唐代都督府职能以及与州县的关系从《通典·职官十四》以及《新唐书·百官三十九下》的叙述来看,…  相似文献   

14.
陈嘉庚对蒋介石的认识有个过程。他是由拥蒋转变到坚决反蒋的。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不久,陈嘉庚认为它是中国正统的中央政府,特地给他所创办的新加坡《南洋商报》订了一条守则,就是要拥护南京国民政府。汪精卫虽然和陈嘉庚很早就有往来,在陈嘉庚创办厦门大学  相似文献   

15.
《宋史·本纪》基本上是在宋修《国史·本纪》的基础删削而成 ,同时对《国史·本纪》又参照其它记载 ,有所考证、去取 ,对《宋史·本纪》的史料价值不应该轻易否定。  相似文献   

16.
70年前(1936年)的12月12日,在陕西西安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亦即双十二事变),张学良、杨虎城“兵谏”蒋介石,扣蒋于西安城内,逼蒋抗日。这其中《大公报》总编辑张季鸾(1888—1941年)扮演的角色以及事变后该报向读者透露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确主张,特别是张季鸾与蒋介石、张学良之间的复杂而微妙关系,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7.
南开大学俞辛(火享)教授用日文写成、在日本出版的新著《“九·一八”事变时期的中日外交史研究》(日本东方书店,1986年9月),是一部颇具特色的专著,它以精辟的沦证、丰富的史料,探微索幽,求深创新,在中日关系史研究方面跨出了新的步伐,将我国中日关系史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  相似文献   

18.
(作者姓名之后括弧内团点前的数字为期数,圆点后的数字为页数) 明清史专论宫廷史料人物志.左思第述评“·“··“...··“·..·“··,一张掩夫(l .6力断时园艺术珍品与耶蛛会士那世宁 —17至19世纪中西文化交流之一例 “....……甲*..….…….,.。·…,..….”·…像家招(1 .75)康照博学涛词科与清初政抬变迁”···”一赵剧(1.9。)清代宫廷与萨满文化“,··“·······“·”一阁崇年(2·与5)清宫更料桑大成之书 —谈《国朝宫史续纷》“·”···”.·一左步青(2.‘5)乾隆第一次东趣盛京兹碑处考 —兼析沈阳故宫风凰校和翔风核…  相似文献   

19.
九一八事变后 ,面对日本不断加紧的侵华步伐 ,汪精卫开始形成“一面抵抗 ,一面交涉”的对日外交思想。一·二八事变后 ,汪精卫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这一思想 ,并将之作为汪、蒋合作的南京政府对日外交的指导方针。这一对日外交方针对当时中国政局的发展和中日关系的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也为后来汪精卫的叛国投日埋下了祸根。  相似文献   

20.
储著武 《安徽史学》2021,(1):162-168
"文革"结束后至当代中国研究所成立前,是国史研究学术建制的探索完成时期.这个时期,国史研究学术建制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文革"结束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前,胡乔木提出"赶快着手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社科院成立现代史研究室;第二阶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后至1982年底,编写《当代中国》丛书启动,中国社科院拟成立现代史研究所的建议未被采纳;第三阶段,自1983年至1990年底,以当代中国研究所成立为标志,国史研究学术建制取得实质性进展.学界在探索完成国史研究学术建制的十余年时间里,始终贯穿着明确的学术自觉意识.这是完成国史研究学术建制的重要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