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沧桑》1993,(4)
旧关,位于山西省平定县与河北省井陉县的交界处,距娘子关7公里,是古长城的重要关隘之一。旧关又名故关。《平定州志》记载:“故关在州东九十五里,即汉韩信下赵井陉口是也。”井陉是以地形而得名。《太平寰宇记》说:“四方高、中央下,如井之深,如灶之陉,故谓之井陉。”《吕氏春秋》载:“天下九塞,井陉其一。”《关地记》里也有太行八陉,井陉为五的记述。井陉在古代乃是出进太行山的八条孔道之一。“两山险隘,关居其中,盖晋之咽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史称“天险”“锁钥”。在石太铁路未建之前,此处乃是通京的大道,又  相似文献   

2.
杨文山 《文物春秋》2014,(1):54-56,66
关于唐代的井陉窑,文献中不见记载。通过近年的考古发掘,方知唐代井陉窑的实际存在唐代井陉窑白瓷多为粗瓷,但也有堪称精品的细白瓷。以往人们常常将唐代井陉窑的细白瓷误定为唐代邢窑产品,本文仅举两例,旨在纠正以往人们的这种错误归口.  相似文献   

3.
井陉窑是与定窑、邢窑齐名的河北三大白瓷窑址之一,遗址位于河北省井陉县与井陉矿区,目前共发现窑址12处,总分布面积约102万平方米。从已进行的考古工作可知,井陉窑创烧于隋代,后历经晚唐五代、北宋、金、元、明、清、民国,其中晚唐五代与金代是井陉窑烧瓷的两个巅峰。2016年4—6月,为给正在编制的《井陉窑保护规划》提供考古资料,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与井陉县文物保护管理所首次对井陉窑12处窑址进行了全面调查与勘探,基本搞清了各窑址的分布范围、烧瓷历史、产品特征等,为井陉窑的保护与研究提供了翔实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
井陉窑是与定窑、邢窑齐名的河北三大白瓷窑址之一,遗址位于河北省井陉县与井陉矿区,目前共发现窑址12处,总分布面积约102万平方米。从已进行的考古工作可知,井陉窑创烧于隋代,后历经晚唐五代、北宋、金、元、明、清、民国,其中晚唐五代与金代是井陉窑烧瓷的两个巅峰。2016年4—6月,为给正在编制的《井陉窑保护规划》提供考古资料,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与井陉县文物保护管理所首次对井陉窑12处窑址进行了全面调查与勘探,基本搞清了各窑址的分布范围、烧瓷历史、产品特征等,为井陉窑的保护与研究提供了翔实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
井陉古道几个历史问题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井陉古道,是一条历史悠久的东西交通干线,在我国北方古代交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对井陉早期道路的变迁的研究,在近年出版的一些史学专著及方志中,出现了不少值得商榷的提法。今不揣陋见,作以刍议,不当之处,方家正之。  相似文献   

6.
井陉窑金代印花模子的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井陉窑河东坡窑址12件精美、完整的印花模子的出土,生动地展现出金代井陉窑的刻模工艺曾经达到的高超境界,不仅为井陉窑金代印花瓷器的断代提供了确凿依据,也有力地反映出当年它所拥有的制瓷生产水平,特别是这一窑址还是一个未做正式公布的新发现的窑口,此前并不为陶瓷史界和考古学界所了解。因而,这一发现,的确令人欣喜。本文拟就井陉窑的发现及与井陉窑金代印花模子相关的问题,谈一点个人的认识。一、井陉窑的发现经过1989年10月,河北省文物局抽调全省业务人员对太行山东麓的诸县进行文物复查。我受命负责井陉县地下文物…  相似文献   

7.
吴喆 《文物春秋》2013,(6):38-41,47
2003年春,井陉柿庄壁画墓群内发现了同一家族的纪年墓,从而将这一省保单位的时代上限由宋提升至唐。所获随葬品虽寥寥,但系井陉窑相应时段的标型器。所出墓志对于研究唐代井陉治城位置,井陉驿路等问题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8.
关于唐代的井陉窑,文献中不见记载。通过近年的考古发掘,方知唐代井陉窑的实际存在。唐代井陉窑白瓷多为粗瓷,但也有堪称精品的细白瓷。以往人们常常将唐代井陉窑的细白瓷误定为唐代邢窑产品,本文仅举两例,旨在纠正以往人们的这种错误归口。  相似文献   

9.
关于王廷相历史思想的几个问题王培华王廷相是生活在明朝中期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没有专门的历史著作和史学著作,但他对历史的认识确实有卓越之处。如他对历史之"势"、"人之理"、人类之起源与进化等问题的论述,值得我们去进行考察。一、论历史之"势"王廷...  相似文献   

10.
邢窑、定窑、磁州窑、井陉窑并称河北四大窑,其中井陉窑址发现于1989年10月,通过多次考古工作,共确认隋至民国时期的瓷窑址11处。2015年7月,井陉县北防口村民在村南水管改造施工中发现白釉碗、盏托、执壶及漏斗形匣钵、筒形匣钵、三叶形支钉等部分瓷器与窑具,后井陉县文保所调查后确认,北防口窑址为井陉窑新发现的第12处瓷窑址。2016年4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与井陉县文保所对北防口窑址进行了调查与勘探,确认该窑址为井陉窑晚唐五代时期生产精细白瓷的重要窑场之一。  相似文献   

11.
《文物春秋》2013,(6):36-37,F0002
河北井陉县柿庄村村民在柿庄宋墓群内建墓时发现一座唐墓,出土有瓷器、陶器、铁器和砖墓志,对研究井陉历史地理、井陉古驿道、井陉瓷窑及柿庄宋墓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 井陉,地当太行腰冲,左控幽冀、右扼雍并,在八陉之中不仅是兵家必争的天下险塞,且是渤海湾迤西一条十分重要的冀晋孔道,自古即为山左右经济往来、文化交融的要枢之区。井陉古道何时开通?当时情况与具体走向又如何?这个问题在文献中找不出确切的记载。1989年冬,1990年春,河北省进行文物复查,笔者曾率队对井陉境内(含矿区)的文物遗存做了踏勘,所获资料或可对此问题的探讨有所裨益,因述所见,以资参考。 一、周穆王以前的“羊肠山径” 《穆天子传·卷一》:“天子北征,乃绝漳水。庚辰,至于□,觞天子於磐石。载立不舍,至于鈃山之下。癸未,雨雪,天子猎于鈃山之西阿,於是得绝鈃山之坠,北循滹沱之阳”。对此,郭沫若先生解释为:周穆王沿太行山西麓北行,渡过漳水,经山西平定县的磐石,循桃  相似文献   

13.
《井陉县志》(1985-2004)(以下简称《井陉续志》)于2006年5月由新华出版社出版,这部180万言巨制上接首轮志书,从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中国分部命名井陉为中国地名遗产千年古县的历史地位切入,广泛采撷方志学诸家新论点,将历史与现实作有机连接,从内容到形式走出一条堪供第二轮修志借鉴的创新之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正> 井陉,秦时建县,至今已有两千年的灿烂文化。素有"太行八陉之第五陉、天下九塞之第六塞"之称,冀晋通衢之要冲,是兵家必争、商家必重的战略经济要地。奇特的山川地貌,造就了这块土地上众多的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  相似文献   

15.
曹静 《收藏家》2012,(6):18-24
在我国璀璨的古代文明世界里,钟铃文化占据了重要的历史地位。追溯"钟"的起源,现存史籍记载不一。如《吕氏春秋》:"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皇帝又命伶伦与荣将铸十二钟,以和五音,以施英韶,以仲春之月,乙卯之日,日在奎,始奏之,命之曰《咸池》。”  相似文献   

16.
河北井陉显圣寺瓦窑、琉璃窑清理简报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井陉县文物保管所1994年7月,井陉县黑瓷厂新建家属楼开槽挖出清代庙碑六通,县文保所随后对该楼基坑做了钻探,于地表2米以下发现窑体。因地处井陉老城北关外显圣寺旧址,且邻近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井陉瓷窑址城关...  相似文献   

17.
此六首诗均为明万历钦差巡抚大同地方赞理军务督察院右佥都御史井陉霍鹏之作,六首诗用典用词缜密严谨,句读之间树立起武安王庙关公武圣的仁义忠勇和凛然正气。  相似文献   

18.
《沧桑》1994,(4)
燕晋通衢,说的是从燕京(今北京)到山西太原的古驿路.出北京,顺这条驿路往南经保定、定州,过正定折向西行,穿过十家庄(今石家庄)后,便步上太行山.四大天门,就建在这太行山几道岭的隘口处.《山西通志》载:“燕晋通衢,四大天门,一门在井陉,三门在平定.”东天门:位于获鹿与井陉交界处的白石岭上,是从北京到太原的第一道关门,俗称“井陉口”.汉韩信灭赵的背水之战,就发生在这里.东天门,建关门一道,高两丈四尺,两翼城墙随山岭起伏向南北延伸.白石岭主峰海拔366.5米,峰顶筑有峰火台,山腰建有“白面侯将军祠”.  相似文献   

19.
张雨 《文史月刊》2014,(7):25-25
楚汉相争时,范增为了找借口杀掉刘邦,设下圈套,他让项羽问刘邦:"寡人封你到南郑去,你去不去?"刘邦若说"愿去",项羽就可凭"有野心背叛"的理由杀掉他;若回答"不愿去",项羽又可以用"不服从命令"的罪名杀掉他。总之,无论回答"去"与"不去"都难逃一死。可刘邦毕竟是刘邦,他偏偏不钻这个圈套,回答说:"臣食君禄,命悬于君手,臣如陛下坐骑,鞭之则行,收之则止,臣唯命是从。  相似文献   

20.
“”字探源张涌泉俗字有""字,用与"卷"同。明杨慎《谭苑醒醐》卷四云:"道书以一卷为.与轴同,陶九成《说郛》用之。"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内篇·篇卷》:"道书称,即卷之别名也。元人《说郛》用之。"字又作""。明陶宗仪《辍耕录》卷二《字》条:"即卷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