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3 毫秒
1.
一 清代东北土地制度分官地、旗地、民地、蒙地四部分。旗地又分一般旗地和官庄,官庄因占有形态的不同又分:内务府官庄(皇庄)、宗室王公官庄(王庄)、八旗官员官庄、驻防八旗官庄以及各部衙属户、礼、工部官庄。因官庄的产品不一,又可区别为粮庄,粮庄还叫大粮庄(大粮是稗的俗称,粮庄主要贡纳物),除大粮庄外,还有粟、黑豆、家鸭、羊草等;园庄(蔬菜、园林、山场);盐庄;碱庄;棉花庄;靛庄;苇庄等。  相似文献   

2.
东北皇庄由盛京内务府粮庄、山海关外(锦州)粮庄、打特乌拉粮庄和盛京等处棉、蓝、盐各类专业庄及果园组成,是清朝皇室私有财产。它同畿辅皇庄一样,有个由农奴制向租佃制演变过程。本文仅就这一演变过程加以叙述,以期对清朝皇庄后期的历史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3.
盛京上三旗包衣佐领所属粮庄群体,指盛京地区清帝所属包衣佐领下大粮庄内以耕地纳粮为业的包衣旗人。学界现今对顺康年间盛京地区的社会状况缺乏深入研究,本文根据康熙朝《黑图档》等满文档案资料,对康熙三十年之前盛京粮庄初建之时粮庄群体的来源、分布、构成及管理情况进行研究,以期通过相关问题的探讨,对顺康年间盛京地区粮庄群体社会状况有所展现。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档案馆译编的《盛京内务府粮庄档案汇编》(以下简称《汇编》)已由辽沈书社出版。该书译编了清入主中原以后.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光绪诸朝关于盛京内务府粮庄档案700多件.涉及粮庄数量、分布及管理.庄头更补及缘由,粮食的交纳、使用及存贮,土地被灾及蠲免政策.庄丁的来源、数量、差徭及其生活、婚姻状况,以及多次分拨王府庄园及丁口诸多方面。全书分上下两册.共82万字。近百年来.海内外学者在清代经济史研究方面,发表了不少高水平的资料集和论著,成果层出不穷.风靡一时.引进了国际学术界的…  相似文献   

5.
柳条边、印票与清朝东北封禁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初在东北修筑柳条边和实行印票制度,向来被治清史学者视为东北封禁的开端。本文以大量事实说明,清政府为扭转陪都盛京面临沙俄入侵和经济残破的严峻形势,于顺治、康熙两朝连续5次颁布辽东招垦令以鼓励民人出关开垦。直至乾隆初,清政府一直实行东北招垦。文从国防需要、民族团结、行政管理、人参贸易等各个方面对柳条边和印票的作用给予了全新的解释,并指出东北封禁应以乾隆五年颁发的一系列封禁令为标志。  相似文献   

6.
满族入主中原后,为了供应皇室生活所需,在盛京等地设立了大量农奴制的粮庄,庄丁主要来自战争俘获的人口和带地投充的汉人,每庄设庄头一人进行管理,粮庄每年要交纳一定数目的粮食,同时还要喂养当差马匹、交纳鹅鸭以及负担各项杂差。清廷在顺治初年于盛京设立了镶黄、正黄、正白三个包衣佐领对其进行管辖。盛京包衣粮庄在康熙初年有二十七个,清朝平定三藩叛乱后,将大量的三藩属下人丁安置于盛京地区,使粮庄数目迅速增加。清朝对粮庄人丁的控制非常严格,他们没有婚姻自主权,庄丁之女要经皇室挑选秀女(仅是挑选宫女)落选后方准出嫁…  相似文献   

7.
清代东北与内地的海运贸易问题是目前史学界正待开发的一块处女地。笔者检索《清实录》、《清朝文献通考》及地方志书,发现大量东北与内地各省间粮米海运贸易的资料。透视这些资料笔者感到:有清一代东北与内地的海运贸易,尤其是粮米贸易相当频繁。就其粮米贸易的流向前后期有明显的变化,清前期粮米由内地流向东北,清中叶以后转为东北流往内地。这种变化与汉族民人大量流入东北,开垦土地,促使东北农业生产力提高,粮米贮藏增多有密切关系。笔者不揣寡陋,试就清代与东北地区粮米海运贸易及其有关问题,加以考察,求教史界。  相似文献   

8.
正夜郎国比云南滇国、两广南越历史更悠久夜郎、滇国和南越最早见于《史记》等。《史记·西南夷列传》云:"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属以什数,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长以什数,邛都最大……自巂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徙、筰都最大;自筰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冉駹最大……自冉駹以东北,君长以什数,白马最大,皆氐类也……始楚威王时,使将军庄蹻将兵循江上,略巴、黔中以西。庄蹻者,故楚庄王苗裔也。蹻至滇池,  相似文献   

9.
烫金精装的乾隆《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以下简称《通谱》)光彩夺目.这是一部长达百余万字的中国东北地方古文献中的典籍文献.在八千多种东北古籍中,《通谱》属于大型古籍的一种.《通谱》八十卷,弘昼、鄂尔泰、福敏、徐元梦等奉乾隆皇帝弘历之敕纂的一种谱牒.其发端可追溯到清初,雍正十三年(1735)即已着手,弘历继康熙玄烨积极提倡文治,宏扬传统文化,几乎同时督促以鄂尔泰为首的写作班子编纂《八旗通志初集》和《通谱》两部大书、根据近几年来东北史学术界的意见,这两部书都属于东北古籍.《八旗通志初集》二百五十卷,始于雍正五年(1727),至乾隆四年(1739)成书.而《通谱》乾隆九年(1744)才竣工.  相似文献   

10.
在故宫的东北部,有一组宫殿,总称“宁寿宫”,它是于康熙二十八年,在明朝的仁寿殿、哕鸾宫等建筑的旧址上改建的,并予以定名。乾隆三十五年开始全面地加以缮葺,历时九年,到乾隆四十四年,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并仍用“宁寿宫”这个名称。以后在嘉庆、光绪各朝,不断修缮,至今这组宫殿仍保持着乾隆时期的规模。  相似文献   

11.
近代东北土地价格的升降变动趋势与东北经济开发和社会局势息息相关,本文就此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清代东北由于可开荒地颇多,加之田赋和地租率略低于北方省区,因此东北地亩典卖价格也较北方省区便宜。乾隆朝以后,旗地典卖价格极廉,后由于“地僻民众,野无旷土”,地价稍有升高,但仍低于关内北方省区。因而有清一代鲁冀等省区流民冲破封禁,纷纷到东北谋生。他们当中的一部分,有机会和能力成为自耕农或中小地主乃至大地主。鸦片战争后,东北逐渐开发,东北大地以伟大的胸怀哺育着来自祖国各省区的各族人民。人口的增加促使了地价的上涨。请见下表:  相似文献   

12.
盛京内务府皇庄是皇帝的私产,分隶镶黄、正黄、正白三旗。“顺治初年,盛京包衣三旗设佐领三人,管理所属事务”。盛京内务府皇庄中的粮庄由管领管理;棉庄、盐庄、蓝(靛)庄、果园、打牲、牧场等专业庄由佐领管理。不论由管领或佐领管理,盛京内务府皇庄的人、事、财、物均由盛京内务府统摄。盛京内务府又须事事向总管内  相似文献   

13.
清代内务府的粮庄渊源于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期的“托克索”庄园,这种特殊性质的旗地虽然只占整个旗地的一小部分,然而却也是清代生产关系的一个方面,过去史学界由于满文史料发掘的匮乏,在粮庄的性质、经营管理及社会作用等诸方面探讨不够深透,又往往与官庄混同。由于工作的方便,笔者接触了大量的盛京内务府档案,其中多系满文记载,故愿将所见整理成文,就教于史界。  相似文献   

14.
1990年初,山西省平陆县商代前庄遗址出土了一批惟商王室祭祀所用的青铜礼器,即青铜大方鼎、大圆鼎、铜罍等重要文物。据《史记》载:"自契至汤八迁。"《荀子·成相篇》云:"契玄王,生昭明,居於砥石迁於商。"实际上,昭明所居之"砥石"就在今平陆县东沿河一带的大祁村、粮宿村、鱼林村约15公里范围之内。粮宿村东部发现的商代前期城址,便是昭明之都。粮宿商城当年的主人就是前庄遗址出土的青铜器的主人。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史学界对东北区域史的研究不断深入,对清代关内汉族流民开发东北这一课题引起重视,并发表了一些有见解的论文。然而关于清代东北流民的流向及其规律问题尚无专人论及。笔者在研究中发现,清代关内汉族民人流入东北呈现出由南向北,即由奉省到吉省至黑省的趋势。顺康雍时期流民主要集聚在奉省即以奉天府为中心,乾隆以后流民流向有所变化,柳条边外的吉林地区流民迅速增多,一跃为关外各处之冠,咸同以后流民开始大量流入黑龙江地区。本文试就上述流民流向及对东北的开发问题作一探讨。(一)顺治、康熙、雍正时期流入东北的流民主要…  相似文献   

16.
<正>清朝统治者在建国初期就关注养济院的建设问题。顺治五年(1648)曾下谕:"各处养济院收养鳏寡孤独及残疾无告之人,有司留心举行,月粮依时给发,无致失所。"1因而各地方官府开始对旧有的养济院进行检查、修复,在没有养济院的地方新建了养济院。到康雍乾时,养济院建设达到了高潮。新疆养济院是乾隆后期开始设立的。乾隆四十四年(1779),清政府为了解决乌鲁木齐地区的孤贫问题,于"乌鲁木齐所属之迪化、宜禾、奇台、昌吉、阜康、玛纳斯等处,  相似文献   

17.
乾隆中期,国力雄厚。由于承平已久,腐败之风日盛,各种贪污受贿的案例屡屡发生在统治者都极为重视的吏治。中乾隆四十六年(1781)甘肃冒赈事发,总督勒尔道获罪,一大批官员受咎,朝野震动。当时实行州县制的乌鲁木齐都统辖区(包括今哈密、吐鲁番、乌鲁木齐、昌吉地区及精河、乌苏、沙湾等县)属陕甘总督节制,所以在四十六年九月,大学士阿桂、刚刚署理陕甘总督的李待尧上奏:“监粮捐例章程内乌鲁木齐、巴里坤、哈密三处,额收粮十万五,济木萨、奇台、穆垒、昌吉等处,收五万石”,甘肃捏冒已经直办,“乌鲁木齐等处,亦恐有挪移亏缺…  相似文献   

18.
文章依据雍正、乾隆朝引见绿营武官的履历档案,分析了这一时期绿营武官的籍贯、民族等问题,并比较雍正、乾隆两朝的变化特点。揭示了旗人特别是满人的选官特权在乾隆朝更明显,任职比例大幅攀升,任职层级提高,且多在战略要地任职。陕甘籍官员以功绩、福建籍官员以水师技能也分享了选官特权。乾隆朝武官人事渐显因循化趋势,循资任职比例增多,避籍制度宽松、年龄增大。通过对出兵记录的分析,估算了这一时期出兵西北、西南和台湾的比例。  相似文献   

19.
社会无论怎样发展,“民以食为天”,恐怕是永远不会改变的。乾隆禁酒谕中的“贮粮”思想,今天也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内的东北部分——即故宫外东路——有宁寿宫一组建筑物,其地本明代仁寿宫一号殿的故址,清康熙二十七年(一六八八)始建宁寿宫,可是现存的建筑物却是乾隆三十六年到四十一年间(一七七一——一七九六)所建筑的。宁寿宫建筑分中、东、西三路,中路是由皇极门起,沿中轴线往北的正殿部分,东部是养性门东的畅音阁、阅是楼等建筑,而西路养性门西则是一座花园,因为它建于乾隆时,所以称之为"乾隆花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