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萨拉乌苏河旧石器时代考古史(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萨拉乌苏河旧石器是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序幕的重头戏,“河套人”与“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及其文化曾经以“三步曲”长期掌控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舞台。萨拉乌苏河的旧石器时代考古历经将近一个世纪,地层和古人类学等方面有了较大发展,然而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却进展甚微,特别是有关考古术语的畸形演化,突显出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不甚严肃的科学作风。本文对这一历程的充实期和综合科学研究期(20世纪50年代至今)作了回顾性研究。  相似文献   

2.
十年磨一剑,中国的水下考古事业在“南海Ⅰ号”发现之后的十余年里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水下考古设备还是水下考古人员专业都具备了进行近海海域大型考古发掘的能力。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后,国家文物局更是积极推进“南海Ⅰ号”水下考古项目,[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石器研究已经成为史前考古中相当专门的领域,西方学术界许多最具影响的入门指南一直未能在中国得到重视。近年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者中常有一些有关石器研究基本概念的争论,一方面显示出学界对于石器研究规范化的热情,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旧石器研究在基础方法论方面还亟待加强。王幼平著《石器研究:旧石器时代考古方泫初探》是由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系统介绍石器研究基本方法的著作,在中国旧石器考古学研究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石器研究已经成为史前考古巾相当专门的领域,西方学术界许多最具影响的入门指南一直未能在中国得到重视。近年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者中常有一些有关石器研究基本概念的争论,一方面显示出学界对于石器研究规范化的热情,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旧石器研究在基础方法论方面还亟待加强。王幼平著《石器研究:旧石器时代考古方法初探》是由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系统介绍石器研究基本方法的著作,在中国旧石器考古学研究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徐建新 《世界历史》2002,48(6):111-118
自1980年以来,日本的旧石器时代考古,特别是前期旧石器时代考古的成就令人刮目相看。这是因为在日本各地,其中主要是关东、东北和北海道地区的考古发掘中,不断有年代久远的前期和中期旧石器出土。而且,其年代被不断刷新,最早的可以追溯到70万年前。于是,使用这些石器的古人类也被堂而皇之地誉为“亚洲最北端的直立人”。  相似文献   

6.
卫奇 《文物世界》2008,(5):27-38
西侯度遗址是中国最先发现的一处早更新世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贾兰坡和王建所著《西侯度——山西更新世早期古文化遗址》是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相当重要的一个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7.
关于石片台面研究问题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卫奇 《文物春秋》2006,6(4):1-12
石片台面是石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存在从属包含关系,石片可以包括各种石片台面类型的石片。因此,石片台面分类可以视为石片分类的一种。本文也讨论了一些有关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基础知识等方面的问题,特别对当前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领域出现的一些错误观念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8.
考古学的发展离不开学科的规范。田野考古与考古出版物的学术规范是考古学学科规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j2001年10月,由考古杂志社主办,云集全国20多家物考古刊物、出版社、考古研究单位和高校考古系的“考古出版物与学科规范化研讨会”在京召开,与会代表就这一问题达成了共识(见本刊2001年第4期)。本期组织的“考古学学科规范化讨论”发表了曹兵武和陈官涛两位先生的章,两仅代表作自己的观点,读可见仁见智。希望本次讨论引起大家对学科规范化发展的重视,并欢迎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一讨论中来.  相似文献   

9.
吕遵谔先生,1949年入学北大,1953年留任北大历史系考古专业,从事旧石器时代考古和古人类学的教学和研究。50多年来,吕遵谔先生一直从事旧石器时代考古的人才培养、发  相似文献   

10.
评20世纪日本旧石器考古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日本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研究在世界上占有较为重要的位置。近年来,日本列岛一系列的考古发现,众多的考古发掘项目,丰厚的科研成果,令国际学术界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