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明代东林党首领高攀龙手书家信一通(图版柒),原为无锡秦声洁先生珍藏,1984年国庆前夕由汤修毓老人将其捐献给文物部门,现藏东林书院文物保管所。家信共276字,写在每面纵长28.5、宽10.5厘米的四页黄色纸上。时近四百年,但保存完好。文字清晰,书体流畅,是目前所见高攀龙家书墨迹中较好的一件,内容也具有一定史料价值。高攀龙为无锡人,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他曾出仕万历、天启两朝,直言敢谏,在当时廷臣中很有声望,为朝野所推重。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高攀龙因上  相似文献   

2.
高攀龙是晚明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面对江河日下的社会现实,以高攀龙等为代表、以东林书院为阵地的一批正直官僚士大夫,致力于救世活动。其中高攀龙提倡实学、图谋革新、力行实事,在关注民生、救助贫困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尤其是他与陈幼学等人创办的同善会,救助了大量的贫困无依之人,其道德教化活动对于提高人口素质、维护社会安定理应有所助益。更重要的是高攀龙提出的同善会理念和手订的运营方法,对江南地区乃至全国慈善事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高攀龙从倡实学、图革新到行实事,一以贯之,充分反映出他的救世理念及为之付出的努力,尽到了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学者官员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3.
<正>吉林省博物院藏《清代画家山水扇面册》,于20世纪60年代收购于北京市文物市场(宝古斋)。册中收录清代"四王吴恽"六家中王作品3件,王原祁和恽寿平作品各1件,另有高简、戴熙、徐枋、吴、李育5人作品各1件,共计10帧扇面集成一册。在本院所藏诸多明清书画扇面中,这件《清代画家山水扇面册》品相好而画功精湛,汇集名家笔墨,是院藏书画扇面系列中比较重要的一件,具有较高的艺术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4.
扇面绘画是中国传统书画中一种独特的艺术样式,其精致、小巧、独到的绘画形式和小中见大的艺术特征备受人们珍爱。本文以舟山博物馆藏扇面为例,从清代扇面绘画的题材内容、构图艺术、情感传达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对清代扇面绘画艺术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赵启斌 《收藏家》2014,(7):3-12
自纪念南京博物院诞辰八十周年院庆专题系列艺术展之后,为迎接国际博物馆日以及南京博物院第一届春季展览,新近推出、更换了历代绘画陈列馆、历代书法陈列馆、历代雕塑馆、胡小石馆、陈之佛馆、傅抱石馆、苏天赐馆的专题系列展览,其中历代绘画陈列馆所推出的春季特展“南京博物院藏明清扇面绘画特展”即是这次展览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展为遴选院藏九十九把明清扇面而举办的具有院藏特色和优势的专题展览,集中展陈出明清不同绘画流派、不同层次画家的扇面绘画藏品,使人们可以近距离领略我国独具特色的扇文化和明清绘画特色。  相似文献   

6.
高攀龙是明后期重要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为了挽救明后期黑暗腐朽政治,维护明王朝的统治,他强调人才对治理国家的重要性,提倡广招人才;主张登用正人;重视培育人才,呼吁用程、朱理学武装士人头脑。他把这些主张付于实践。他登用正人,抨击邪佞、惩治贪污,用"自反"来消弭党争,通过"捱"、"劝化"等方式与专权宦官作斗争,并在东林书院大力讲学。高攀龙的用人思想主张,充实、发展了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富于理论意义。其用人实践,在明末社会中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当然,高攀龙的用人思想及实践也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介绍沈周、王铎的两幅扇面书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沈周、王铎的两幅扇面书画苏岩我国扇面艺术的发展源远流长,它糅文学与书画为一体,成为独具特色的民族艺术形式。透过小小的扇面,可以看到其丰厚的文化背景和时代风尚。河南省博物馆所藏明代绘画大师沈周的《涧水村居图》和清代著名书法家王锋的《殷生·小园子贴》...  相似文献   

8.
饶胜  周舟 《东方收藏》2020,(3):60-62
扇面石刻碑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书画、诗词、印章等文化符号篆刻于石碑扇面之上,形成了极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符号。虽不及水墨丹青、墨书朱印的扇面艺术般绚丽多彩,但石碑扇面经过书丹和镌刻相结合加工艺术的处理也是熠熠生辉。所谓“纸无千年寿,碑能万年存”,扇面碑于其方寸之间集成了书法、诗赋、雕刻、篆刻等文化艺术符号,有着较高的艺术性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9.
杜廉五通桥诗意团扇图郭彦岚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徐中舒先生1978年元月馈赠给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的杜廉五通桥诗意四扇图,系清代光绪乙酉年夏,杜廉绘在帛上,送呈酉棠司马大人的浅绕山水团扇扇面图。该扇面24厘米×24.5厘米,图上方正中题七言律一首:波撼长堤...  相似文献   

10.
针对明代"文俶"及清代"永瑢"折扇画面上的虫蛀、残缺、脱色、掉粉,扇骨残损、断裂等病害,借助电镜纸纤维分析等科学手段,对补纸材料的选择、金笺的固色、扇面原折印褶皱处虫蛀洞的补缺等进行了全面分析,制定了扇面清洗、揭离、补缺、全色、接笔的修复方法。同时,在扇骨的修复实践中,探寻与运用"贴肉""续筋""榫卯接骨"等古法,还原修复了扇骨断裂与缺损前的原貌,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古人在折扇上的审美与实用价值,探讨与实践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还原修复古代折扇的一种新的理念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曾侯乙墓出土。白色。扁体,器面不平。全器用一块玉料透雕而成,由四节和三个椭圆形环组成。中间一环是活动的,上、下两环是固定的,三环组成一龙,上环为龙首,中环为龙背,下环为龙的腹部。三环所连的四节各节上均透雕龙与凤,分列左右,并相对称。第一节为对首双凤;第二节为首相交错的较大的双卷龙,两龙尾部各为一凤;第三节为屈首相背的略小的双卷龙;第四节为对首的较小的双卷龙,二龙首相接处有一对钻小穿孔。器两面以极细的线条阴刻出龙、凤的细部和四条蛇。  相似文献   

12.
张运  王志强 《收藏家》2013,(5):11-16
2013年3月29日,小品大艺——明清扇面艺术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这是中国国家博物馆首次举办的扇面书画专题展。展览从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藏扇面中遴选了90幅明清时期的书画作品,分为山水、花鸟、人物、书法四个单元。现场还设置了“扇子简史”和“古代扇子的形制与演变”图文展板,配备有“明清扁面精品赏析”的视频演示,参观者可以凭借这些内容更加深入地品读、赏鉴明清时期的扇面艺术。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 在中国,龙纹在服饰上的运用有着悠久的历史。龙究竟是什么?它和帝王是什么关系?龙纹何以为少数人所独享?笔者试以龙纹在服饰上的运用为研究对象,对龙的起源和发展、龙成为最高统治者的化身、龙衣、龙袍的出现,以及本馆所藏清末代皇帝龙袍在龙纹造型、色彩运用及刺绣针法等方面进行一次初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正今年48岁的曲央是一位制作藏纸的民间手工艺人,这是他家祖传的手艺,到他这一代已经是第五代了。藏纸的制作工艺与蔡伦的造纸术大同小异,藏纸最大的特点就是原料采用了西藏特有的植物纤维。比如金东藏纸所用的主要原料是灌木绢毛瑞香,尼木藏纸的原料是狼毒草的根,由于这些植物本身具有毒性,生产的藏纸具有不怕虫蛀鼠咬、不腐烂、不变色、质地坚韧、不易撕破、耐折叠、耐磨等特点,因而成为古时官方公文、典藏经书的专用纸。  相似文献   

15.
陆厚信所绘曹雪芹小照单页,是近年来很为《红楼梦》研究者所属目的一件文物,现藏河南省博物馆。1977年11月,我在参加外地一次会议后路过郑州,承博物馆同志以原件见示,并要我为之鉴定真伪。这篇短文就是想到的一些意见。小照为单开册页,前后背纸有粘连痕迹,可以看出原是整本册页中的一开。全开纵47、横51.4厘米,为一张相连的整纸,中有折线,四周无纸绢镶边。前半为"雪芹先生"小像,有陆厚信署款题字五行;后半为尹继善七绝两首(图一)。陆厚信的题字和  相似文献   

16.
东林党与东林学派研讨会综述无锡市东林党史研究会今年是明代顾宪成、高攀龙重修东林书院结社讲学390周年。无锡市人民政府为书院修缮竣工举行隆重的揭幕典礼,同时于10月26日──28日举行东林党与东林学派学术研讨会。到会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近代史所、...  相似文献   

17.
荣骏炎 《收藏家》2014,(5):11-14
<正>东林书院,位于江苏省无锡市解放东路867号,亦名龟山书院,为宋明时期我国江南地区的理学传播中心和著名书院。东林书院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为当时著名学者杨时长期讲学之所。元至正年间废为僧区。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顾宪成与高攀龙等人同倡捐资修复书院,并相继主持其间,聚众讲学,享有"天下言正学者首东林"之赞誉。1956年10月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入选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一个重要的历史遗迹,它不仅是旅游胜地,更  相似文献   

18.
东林学派站在纠正阳明后学流弊的立场上,反对性无善无恶说.东林学派的重要学者高攀龙与孙慎行都主张性善说,而援引道教中的善恶果报与忠孝成仙思想为他们性善说作补充.两人思想中的道教因素,与吴会地域的道教文化影响,以及当时的政局和残酷的政治纷争有关.  相似文献   

19.
李致忠 《文献》2002,(4):136-138
最近,国家图书馆入藏了一件《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一件,卷子装.现存7纸,每纸长56厘米,全长约为392厘米.每纸28行,行17字.无界格,四周单边.首纸残剩尾部3行,卷首内容已无法窥见,因而有无功德主愿文及发愿刻经年份,也无从稽考.正文卷尾镌慈氏真言2行7句;生内院真言2行6句.字体浑朴厚重,端庄凝重,刀法稳健,有简体字,颇有唐人写经风韵.麻纸印造,墨色纯正.经尾经名题下镌"隰州张德雕板"无框木记一行.这是此经为我们留下的惟一考据.  相似文献   

20.
2014年是中国和挪威建交60周年,由挪威驻华大使馆赞助支持的《纸的对话〉项目已于2012年开始启动。《纸的对话)中挪艺术合作项目,确定由著名挪威剪纸艺术家凯伦·碧特·维勒和中国著名剪纸艺术家乔晓光合作,展出以”龙”为主题的剪纸作品。中挪传统文化中都有龙的主题,龙这个主题成为把中国和挪威连接在一起的象征。数百年来,龙在挪威的工艺品中扮演着重要的文化角色。在挪威,龙出现在北欧神话、英雄传奇以及木制教堂和海盗船上。龙在中国更有着数千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