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群位于中国东北地区辽西老哈河流域,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5000年)东北地区最重要的祭祀遗址,也是中国文明起源史上重要的祭祀遗存。  相似文献   

2.
通过开展系统性区域考古调查,全面掌握了牛河梁遗址内考古学文化的发展序列,重点分析了红山文化的生活遗存与礼仪建筑的分布规律,通过与大凌河上游和赤峰地区的对比,揭示出牛河梁遗址具有特殊的地位,是整个红山文化的祭祀中心。  相似文献   

3.
《世界遗产》2014,(1):58-59
牛河梁遗址、红山后遗址和魏家窝铺遗址是红山文化的重要代表,可追溯到6000至5000年以前。红山文化根据红山后遗址命名。牛河梁遗址属于中国红山文化晚期,与其他两处红山文化遗址相比,其范围最广、保存最好、出土的文物也最多。  相似文献   

4.
一辽宁省凌源市牛河梁 ,是我国东北发现的重要史前遗址之一。自 1 983年开始发掘以来 ,以“女神庙”和积石冢群的发现 ,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1 986年由于考古学家发表的众多讲话和传媒的互动配合 ,形成了一个热点。以红山文化为基础而提出了“文明的曙光”的观点 ,把中国文明起源的研究导入了一定的误区。随着考古资料的不断积累 ,特别是牛河梁遗址又陆续出现许多新的论据 ,从考古学实证的角度来考察 ,使我们不得不去重新认识。这里可以牛河梁遗址及其新发现的事例 ,作为继续讨论的参考。二自牛河梁遗址开始发掘以来 ,通过发掘简报的公布和…  相似文献   

5.
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与积石冢群发掘简报   总被引:58,自引:0,他引:58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存是在1981年文物普查中发现的。1983年,经试掘进一步确认这一遗存的石棺墓地为积石冢性质,在附近山上调查时又发现一处"女神庙"遗址,随即开始了抢救性的清理、发掘工作。现将1983—1985年的发掘成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6.
刘韫 《收藏家》2006,(5):3-10
经过多年筹划与酝酿的辽河文明展将于2006年的6月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展。此次展览汇集了辽宁地区历年的考古发现,从旧石器时代的营口金牛山人,到新石器时代“玉龙故乡”的查海遗址,再到被誉为中华五千年文明曙光的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以及青铜时代和秦汉以后各个历史时期,以汉族为主体,包括鲜卑、高句丽、契丹、满族等民族的文化遗存及稀世珍品,全面昭示了辽河文明所具有的先导性、典型性和区域性特色,更说明了辽河文明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及其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的特殊贡献。千余件文物璀璨荟萃,无语地承载着5000多…  相似文献   

7.
关于牛河梁之行的通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红山文化祭祀遗存发现以来,一直被学术界所关注。许多学者纷纷撰文对其中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今发表于志耿同志参观牛河梁遗存之后和孙守道同志的通信,希望对红山文化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红山文化发现于20世纪30年代,之后,虽陆续有红山文化的玉器出土,如1971年著名的三星他拉玉龙的发现,然真正引起学术界和收藏界对红山文化玉器产生浓厚兴趣的应为1983年开始在辽宁省朝阳市牛河梁遗址的考古发掘。在牛河梁遗址,不仅发现了大型的女神庙,还发掘了一批红山文化的墓葬,出土了不少精美的玉器,并由此对以往在燕山山脉以北出土的红山文化  相似文献   

9.
《中国文化遗产》2006,(3):86-93
辽宁省是我国的文物大省之一,地上地下的文物资源十分丰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文物考古事业的蓬勃发展,一大批重要古代遗址被揭露。出土的众多精美珍贵的文物重新诉说着“辽河”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营口金牛山、阜新查海和朝阳牛河梁等遗址的发掘为代表,“辽河文明”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已为众多学者所认可。以朝阳牛河梁“坛庙冢”为代表的“中华五千年文明曙光”已享誉海内外。[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文物》2021,(6)
正辽宁的三大考古——金牛山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和姜女石秦行宫遗址的发现,提高了辽宁省的历史地位。郭大顺先生很长一段时间是以东北地区考古、辽宁考古,特别是红山文化作为他的研究重点。本书收录他历年来在辽西山地、渤海沿岸考察学习的考古随笔,对考古学界各位师长的回忆文章,海外见闻以及关于辽宁、内蒙古以及东北地区考古学学术研究著作的序言文章50余篇。  相似文献   

11.
伴随唐宋文化转型而兴起的“正统”论,扬弃了天人感应、五德终始之说.以法则性、道德性“天理”取代主宰性、意志性“天命”,经宋儒精心阐发的文化价值理想、社会政治理想“天理一王道”再次构成统合历史兴盛衰亡之变的“贞一之理”。而北宋时代的正统之辨呈现出儒家历史哲学、政治哲学在因应时代变化之际曾具有的复杂、深刻的思想面貌。  相似文献   

12.
任何社会理论的产生都有它特殊的社会背景 ,也有它的独到之处和局限性。所以 ,把产生于特殊社会背景之下的理论运用于其他社会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本文研究“女性主义”、“第三世界女性”和“后殖民主义”等概念运用于不同社会背景下的不同功能 ,强调运用理论时必须要结合当地的具体经验。  相似文献   

13.
李晖 《民俗研究》2001,(3):140-151
<全唐诗>里,收有不少有关婚姻风俗的篇章,其中有元和进士、皇太子僚属陆畅以<云安公主下降奉诏作催妆诗>为题的两首.诗云: 云安公主贵,出嫁王侯家; 天母亲调粉,日兄怜赐花. 催铺百子帐,待障七香车; 借问妆成未?东方欲晓霞.  相似文献   

14.
“西安省”考——兼论“大陕西”和“小陕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利用清朝官方原始档案揭示了在乾隆、嘉庆年间存在一个"西安省",并研究了它的名称来源及空间范围,认为在当时的官方档案中,从康熙到乾隆年间存在一个"大陕西"和"小陕西",前者包括了"小陕西"和甘肃两个部分,而后者即为"西安省"。本文同时揭示了清朝省会存在着不同的称谓。  相似文献   

15.
金卫星 《安徽史学》2006,5(5):81-86
七七卢沟桥事变之所以迅速成为远东战争全面爆发的导火索,是因为在事变之前日本和中国的政局均发生了重大变化。1936年发生在日本的二二六事件,形成了以主张全面侵华的军部法西斯为核心的政制、经济和对外战略的“举国一致”;同年发生在中国的西安事变,也初步形成了各党各派各界团结御侮、联合抗日的民族统一战线,不可能再对日本的侵略退让。日本当局无视中国政局的变化,执意推行既定的侵华方针,是造成七七事变引发远东全面战争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16.
"蛋茶"     
唐碧 《民俗研究》2000,(3):173-174
以茶待客是中国普遍的风俗。在江苏南部农村中,待客的“茶”却不是用茶叶,而是鸡蛋、红枣等;主要是鸡蛋,称作“蛋茶”。主人烧茶、来客吃茶部有一定的俗规,以下介绍丹阳县农村的风俗。  相似文献   

17.
从《新历史教科书》到《最新日本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今年4月9日,日本有关当局通过了“日本会议”编写的高中教科书——《最新日本史》。本就“日本会议”与去年编写《新历史教科书》的“新历史教科书编纂会”的关系,80年代“国民会议”(“日本会议”的前身)教科书事件的原委,《最新日本史》出台同日本政治右倾化的关联,以及《最新日本史》与《新历史教科书》的共同之处进行了剖析,并就《最新日本史》中歪曲和篡改历史的部分内容进行了批判。指出日本教科书问题远远没有完结,国内外学术界应该密切注视日本教科书问题的动向。  相似文献   

18.
易平 《安徽史学》2007,(6):33-36,42
"江南本"《史记》曾藏于北宋御府,至南宋时已残缺近半,后来亡佚.该书的情况,仅见南宋高似孙论及.本文主要依据高氏所提供的江南本《史记》例文,并参北宋景祐本等相关材料校证,得出以下结论:江南本《史记》为五代官写本.该本与北宋官方刊定的《史记》文本有密切关系,可能就是北宋时校刊《史记》用的底本,它是唐宋之间《史记》传承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Museum learning的相关研究范式和成果主要集中在博物馆学观众研究和教育学教育技术研究领域中。国内这两门学科对museum learning的翻译存在分歧:博物馆学界将其译为"博物馆学习",而教育学领域则将其译为"场馆学习"。原因在于二者对museum learning的研究方法存在分歧,以及二者对"博物馆"一词本身范畴和概念存在认知差异。"博物馆学习"不仅保持了museum在跨语境研究中的一致性,更重要的是在概念上确保了自然科技类博物馆和历史艺术类博物馆在museum learning研究中的相同地位,这是"场馆学习"一词无法体现的。  相似文献   

20.
明清之际的"夜不收"与"捉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夜不收"是明代辽东边防守军中的哨探或间谍的特有称谓,而"捉生"则是后金(清)崛起后为获取军事情报而采取的一种捕捉哨探的行为."捉生"的有效实施,体现了军事侦察活动在从明到清转折时期的决定性胜利中做出的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