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国务礼品的保护修复要遵循文物保护修复的原则,但区别于文物保护修复,要突出其艺术性和真实性。参照馆藏及出土文物的保护修复经验,本文主要介绍了馆藏竹、木、漆器、牙雕等国务礼品的来源、保存现状及保护修复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油画保护与修复在国外是一门古老的技艺,而在中国的艺术届和收藏界而言,它还算是一个比较全新的理念,我们如何认识油画保护与修复的必要性和理解油画保护与修复的理念、如何科学有效的加以实施,是这篇论文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文博》2017,(1)
本文简要介绍了日本纺织品保护修复在纺织品清洗、染色、针线加固及保存四个方面的一些情况,以了解日本纺织品文物的保护修复现状、保护修复理念和保护修复技术,以期对我国纺织品文物的保护修复研究工作能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修复理念的指导下,对一件战国镶红铜鸟兽几何纹青铜壶进行保护修复,通过分析检测与研究、制定修复方案、保护修复处理、装饰工艺等步骤,介绍了现代青铜文物保护修复的基本要求和流程,探讨了此件特殊工艺青铜器的修复工艺,对其精美纹饰和装饰工艺进行赏析,同时提出了保护修复后的保存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古建彩画的保护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古代建筑彩画是中国古代建筑特有的装饰形式,是中国古代文化和传统工艺及材料的载体,对彩画的保护修复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工作从彩画理化性能、传统工艺及材料、保护修复方法等几方面系统地研究总结了目前国内彩画保护研究进展,指出未来的研究工作重点将是在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彩画保护修复体系为目标指导下,开展相应保护技术规范的研究及其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6.
郭海燕 《丝绸之路》2013,(14):18-19
战国铜马衔保护修复前,运用科学的检测方法,对器物不同部位的锈蚀产物、基体等进行系统分析。在对其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内涵揭示和认知的基础上制定出除锈、脱盐、有害锈转化、缓蚀、封护等保护修复步骤。保护修复中将科学的保护方法与传统的修复技术相结合,遵循修旧如旧和最小干预等基本原则,成功地保护了这件锈蚀严重的青铜器,恢复了它原有的风貌,使其的历史、艺术价值得以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7.
为了调整改造"百年中英街"基本陈列,中英街历史博物馆专程到广东台山征集了三门与陈列所反映历史时期相关的火炮,加上原馆藏的一门在深圳东部沿海大梅沙出土的火炮,博物馆现有四门火炮。为了更好地保存、保护和修复这批火炮,对其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这四门火炮均为英国制造的火炮。由于馆藏大梅沙出土的这门火炮病变锈蚀具有典型性,为此,特别制定了一整套保护修复方案:采用机械去污和去离子水清洗、75%乙醇脱水干燥,再用2% ParaloidB72封护的方法实施了保护修复。修复结果表明,火炮恢复了原有的历史风貌,通体光滑无铸缝,整体性好,坚固紧实。从修复保护的结果还可以看出,所实施的保护修复方法是恰当和有效的。保护修复后的火炮陈列在"百年中英街"基本陈列中的"英国割占香港"部分,陈列及观赏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为对江苏省东海县博物馆馆藏青铜器进行修复保护,在研究其现状的基础上进行了修复方案的制定和修复保护处理。由于经费、人员及时间的极大限制,除使用常规修复保护方法外,修复保护过程中也尝试使用一些新的材料和方法,以便提高修复的效率并达到较好的展览效果。在修复保护工作完成之后的4年时间,器物保存于东海县博物馆,通过对器物进行跟踪观察,未发现器物出现进一步的劣化,修复保护的效果良好,能够满足现代修复理念对于修复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无论在欧美还是在中国,已有大量高科技成果应用或将应用到建筑遗产的勘察与病害诊断、保护修复及后评估等领域。不同于经典意义上的文物保护,对我国近现代砖石建筑的保护必须兼顾功能使用,因而其保护修复技术手段既与文物保护一脉相承,亦独具特色。文章重点介绍了应用于砖石建筑保护修复的三大领域的前沿技术:病害勘察无损检测技术、清洁技术及保护修复效果评估技术。从砖石建筑保护实践提升出的牺牲性保护、功能导向的修复技术组合等理念将丰富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理论。  相似文献   

10.
青铜器的修复与保护是对文物修复者工作技术的一种考验。青铜器因为其铜质的差异和水土条件的不一样使得它的锈色各异,并由此形成了具有别样特色的朴质美感。出土的青铜器由于年代太久,有相当一部分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对其修复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就青铜器的修复和保护进行重点论述,探讨如何保护好这一类重要的历史文物。  相似文献   

11.
马楠 《文物春秋》2012,(2):57-61
通过对曲阜孔庙启圣祠内、外檐彩画的材料、制作工艺及保存现状的调查分析,进行了保护修复实验,基本了解了启圣祠现存彩画的病害原因及保护修复流程,为今后孔庙启圣祠彩画的保护与修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饱水竹木漆器保护修复的历史、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饱水竹木漆器是馆藏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修复过程比较复杂.通过杳阅国内外文献,本文简要介绍了饱水竹木漆器保护修复的历史与现状,并阐述未来饱水竹木漆器保护修复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正>8月10-12日,2017(上海)国际建筑遗产保护与修复博览会(以下简称"建博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本届(第二届)建博会以"保护、修复、利用"为主题,致力于积极传播国内外领先的建筑遗产保护修复与利用理念、充分展示先进的保护修复与利用技术、扩大建筑遗产保护在公众中的影响力、提升我国建筑遗产保护修复与利用的整体水平。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厉小捷、上海市文物局局长于秀芬、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等出席开幕式。宋新潮在致辞中提出,传承至今的建筑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源  相似文献   

14.
2010年至2012年,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承担了大型贴金彩绘摩崖石刻造像潼南大佛的保护修复工程。本次工程不仅利用了多种分析检测及三维扫描技术,对文物的历史及病害信息进行了详细调研,还对造像妆銮和传统修复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了古代髹漆贴金工艺的装饰与保护功效,以及历代传统修复所用材料及工艺的优势。并在本次工程中将调研结果与现代科学修复理念、技术有效结合,取得了较满意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5.
罗家坝遗址出土青铜器的锈蚀研究与保护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护修复罗家坝遗址出土青铜器,采用X-射线衍射、显微镜、扫描电镜、金相分析等现代仪器对锈蚀物成分、部分青铜残片的成分及金相结构进行分析,剖析锈蚀物的产生原因.根据器物的锈蚀特征和文物保护要求,针对性地实施清洗、除锈、修复、封护处理.保护修复效果显著,出土器物恢复了原貌.  相似文献   

16.
国务礼品龙辇的保护修复要遵循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但区别于文物保护修复原则,要突出其艺术性和真实性。本文主要介绍国务礼品龙辇的保护修复过程,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使保护修复后的国务礼品龙辇恢复了原貌,展现了金碧辉煌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7.
受河间市文物保管所之托,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对其馆藏的一批唐代铜鎏金佛造像及底座进行了保护修复。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采用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的修复工艺,借鉴国内外先进的保护经验,根据病害的破坏机理,有针对性地对器物进行了科学的保护修复,有效地阻止或延缓了这批文物的腐蚀破坏。  相似文献   

18.
安海东 《黑龙江史志》2013,(19):234-234
我国是世界上拥有古生物化石资源种类最齐全的国家之一,但是古生物化石修复与保护的工作和研究中面临着很多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社会认识度低、非法交易和出境现象较为严重等,甚至部分地区还存在着严重的违法挖掘现象。本文就古生物化石的修复与保护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保护要点。  相似文献   

19.
馆藏陶、瓷器文物的保护与修复,是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之一。由于各种原因,长期以来,全国从事陶、瓷器文物保护与修复的专业技术人员并不多,四川省博物馆在馆藏陶、瓷器文物的保护与修复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因地制宜,探索出一套适合在四川地区潮湿气候环境下进行馆藏陶、瓷器文物的保护与修复的经验,以及如何正确选用保护材料和具体实施的方法与步骤。  相似文献   

20.
为抢救性修复保护我国著名旅法爱国女画家潘玉良众多的油画,选用欧洲的传统工艺和技法,采用与气候湿润的意大利、荷兰、日本等国家基本相似的材料,用整体托裱法等技法,并运用现代数码及电脑图片技术,对108幅油画进行修复。从列举的4个例子:《弹曼陀铃老人》、《新枝》、《南京夫子庙》、《黑白女人体》修复结果说明,修复后恢复了其原貌,效果良好,对类似工作具有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