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传统时代燃料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历史是一部火的燃烧的历史。没有了燃料,人类无法生存;没有了燃料更新换代,人类将止步不前。燃料是最重要的能量载体,在社会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传统时代已然如此,故而研究燃料的历史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浅谈文物     
谢枫 《文物世界》2009,(1):45-46
所谓文物,是指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珍贵的历史遗存物,它从不同的领域和侧面反映了当时特定条件下人们认识自然、改造世界的状况,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3.
张国鋆 《文史月刊》2012,(Z3):281-281
人类中心主义学说是目前我国社会比较关注的问题,关于它的理解层出不穷。比如,自然辩证法专家余谋昌认为人类中心主义是"以人为中心",一切都是以人的利益为主,自然界事事为人类服务;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博士后秦延国认为人类中心主义是在目前环境破坏、资源危机的情况下提出来的,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绝对,也不是狭隘意义上的人类中心主义,它应该是广义和相对的人类中心主义。事实上,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形成了生产力,继续发展,便有了上层建筑。所以,人类要进步、社会要发展,必定会与自然界产生摩擦,如何减小两者之间带来的矛盾,是本文简要阐述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考古学是研究过去人类社会遗留下来的遗存物,并通过这些物化的人类活动证据,观察、研究和复原古代人类化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考古学从来就十分注重相关的自然遗存与人类化遗存的关系。考古可以发现各种各样不同类型的古代遗存现象,这些现象既可能是化的也可能是自然的。这些现象还有可能涉及人与自然的各个方面。通过考古发现的自然现象,也一定能够与人类化现象相关联。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考古学研究中可以得到比较充分的展示,这也是考古发现和考古学研究的一个尤为突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刘夏蓓 《中华遗产》2007,(11):20-23
从人类学的研究经验来看,正是文化的复杂形态导致了人类社会的多样性,而多样性不仅是人类社会的存在形态,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如同生物界物种的多样性一样,单一物种所面临的灭绝危险远远高于其他种类。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多样性对于人类自然和人类社会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6.
石制品原料的分类命名及相关问题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裴树文 《文物春秋》2001,(2):17-23,76
现有证据表明,人类历史可以追溯到二三百万年之前。在这段漫长的时期里,有文字记载的“文明史”不过五六千年或稍长一点,而绝大部分为无文字记载的“史前史”,即考古学上的石器时代。人类史前时期主要工具是石块制作的石器,同稀少、残缺和难得的人类化石相比,正在以几何级数的势头增加出土的石制品,在研究人类起源与演化问题上的作用越来越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7.
采用相差分析方法,区分出禾本科植物中的农作物花粉;通过对青海互助丰台卡约文化遗址文化层和丰台村周围现代表土样品的孢粉分析,发现孢粉组合中有农作物花粉,反映人类农耕活动对聚落及其周围孢粉组合有明显的影响;文化层样品的孢粉组合显示,卡约文化早期阶段,禾本科植物花粉明显多于晚期阶段,可能反映了卡约文化时期(约公元前1200-800年)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地位逐步下降的过程;孢粉组合还显示,与现代丰台村相比,卡约文化时期,聚落周围有更多的禾本科植物生长,人类可利用的植物资源比现代丰富。研究结果将有助于综合研究西北地区青铜时代环境与人类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正>马是人类最早驯化并应用于战争的动物之一,在漫长的冷兵器时代,曾在人类战争史上扮演过重要的角色。马是一种有“灵气”的武器,随军移动的“粮仓”。  相似文献   

9.
由刘明翰、郑一奇二位教授主编的《人类精神文明发展史》(四卷本 ,共 1 88万字 )已于2 0 0 3年 1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问世。这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成果。各类世界文化史、文明史的中外文论著、译著已经出版了一些 ,但迄今我国缺少精神文明史研究的专著。这部《人类  相似文献   

10.
李晋宏 《人文地理》2006,21(5):19-21
人类营养生态状况在人类文明进化过程中显示着重要特征。人类营养生态学的空间特征揭示了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类营养结构的演变规律和为实现空间分布的平衡所进行努力的过程,对研究人类营养安全体系的形成和人类营养生态平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南方人物周刊》2014,(43):102-103
宗教的功能与电鳗 600万年前,我们的猿类祖先还没有宗教,但到了5000年前,人类社会出现最初的书写记录,那时已有宗教。在这中间的599.5万年间,宗教是如何形成的?在动物及人类祖先时代出现的宗教原型是什么?何时出现的?原因为何?  相似文献   

12.
常娥  朱泓 《南方文物》2008,(2):16-19
本文重点讨论分子生物学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根据对人类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在以研究人类的起源和进化为首要任务的人类学研究领域,由于现代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方法的应用,为人类学的发展提供了科学可信的研究方法和具发展前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声音     
《南方人物周刊》2011,(42):26-26
人类遗传密码带有自私和侵略的本能,这在过去让人类生存了下来,但也光是这点。就很难让人类避开未来百年的灾难,遑论千年、百万年了。  相似文献   

14.
本文并非耸人听闻。那些令人瞠目结舌的数据,勾勒出了人类发展的可怕足迹;倘若人类还不自我约束,将能远征到何处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王莉莉  陈浩 《人文地理》2021,36(1):1-10,93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以赛博格城市、混合城市、城市政治生态学、集合城市主义为代表的后人类城市研究思想成为揭示当代城市中人类与非人类复杂交织关系的前沿性理论视角。本文在深入探讨上述概念的理论渊源、主要思想观点及其应用进展的基础上,指出后人类城市思想在我国城市研究中的可能方法论意义,即城市分析不能将人类与非人类绝对割裂地看待,而需要将城市中的主体或客体重新定义为人类与非人类的“混杂体”,整合以往分散在自然、工程、社科与人文等不同领域中的观察与分析,拓展人们对城市过程的认知,开创更多的城市研究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季惠群 《世界历史》2000,(5):120-124
20世纪无疑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光彩夺目而又剧烈动荡的世纪。在这不平凡的百年岁月中,人类以科学知识的高度积累、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社会财富的巨大增加,奇迹般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但同时这又是人类遭遇问题最多的世纪,人类被推人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动荡与冲突之中,并为此付出了巨大而惨重的代价。在“世纪换千”这一重要历史性时刻,就百年来人类的历史运动作一总体性审视和反思。  相似文献   

17.
吴欧 《华夏地理》2007,(7):16-16
雄性大熊猫“祥祥”是人类首只被放归野外的圈养大熊猫,六岁时祥祥承载了人类用圈养大熊猫补充野外濒危种群的梦想,被放归在卧龙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人地关系的生态旅游地域系统演变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卫红 《人文地理》2006,21(4):74-78
本研究通过建立人类活动无序度和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用简化系统结构关系的方法测算生态旅游地域系统熵值,以此来分析生态旅游地域系统的功能状况;生态旅游地域系统中人类活动主要是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当地社区和居民的活动和当地旅游业活动三个方面,构建了27个具体指标来评价人类活动的无序度;生态环境承载力主要通过自然基础、生态系统、水资源和大气环境四个方面共8个具体指标来测算。最后通过生态旅游地域系统熵变即两个不同时刻人类活动无序度熵变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熵变差值,来判断生态旅游地域系统在时间断面上的演变方向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9.
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之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美云 《攀登》2006,25(4):94-96
事实证明,生态环境恶化,会诱发人类许多疾病的产生,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诱因是自然与人产生了冲突,造成生态危机。人类只有从深层次上重新认识和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使人类健康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20.
当我站在被称为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元谋土林时,我能想象出那个混沌的洪荒世界。混沌、广阔无垠的境界;洪荒,世界开辟前的蒙昧状态。我能感觉到朦胧的金黄色调,异样的声响,混沌之中,闪现出两颗牙齿,隐约听见婴儿的啼哭,哭声从远而近,金沙在闪,阳光脆亮,哭声渐远渐近,人类之门开启了……。如今的土林依然保持着亘古的宁静,那个孕育了人类的子宫,依然那么深邃而寂静,似乎什么也不曾发生。[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