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秦汉骑兵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骑兵产生于战国,秦汉时期逐渐成熟,由战术配合作战转变为以主力面目出现的战略骑兵,将传统的战车挤出战争舞台,达到其发展的第一个高峰。由于文献缺载,关于秦汉骑兵的许多方面尚很模糊。本文意在结合考古发现,将其武器装备、兵源征集和战术编制等情况予以勾勒,不当之处尚祈专家指正。  相似文献   

2.
最后的骑兵     
骑兵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兵种,随着军事技术装备的发展,军队的摩托化、机械化成为主要的装备,骑兵逐渐失去了原有的重要地位,骑兵的存在与否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取消了骑兵这个兵种,美国、欧洲等西方国家为了骑兵的荣誉也只保留了骑兵的番号,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了适应现  相似文献   

3.
近日。一部以甘南独立骑兵连为创作原型的电视尉《最后的骑兵》正在中央电视台热播。骑兵这个古老的兵种从春秋战国时起。就在我国军事战争史上留下过无数辉煌篇章。然而,面对现代高科技条件下的军事战争。骑兵的存在与否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的焦点。在电视剧《最后的骑兵》中。主人公常问天有这样的一句台词:“我军作为一支高科技的大军。如果没有骑兵将会成为一支没有文化的军队。”此话虽说不乏偏激成分。甚至会让人忍俊不禁。但却反映出了“最后的骑兵”对于骑兵这一古老兵种的无限热爱。为拍摄《最后的骑兵》。导演宁海强、编尉雷献以及骑兵连连长常问天的扮演者赵君,曾在甘南独立骑兵连体验生活20多天,他们在骑兵连与官兵同吃同住。给官兵们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印象。电视尉《最后的骑兵》播出后,很多观众从该尉中看出了甘南独立骑兵连的“影子”。这些观众在观看之余不禁发问:如今。骑兵是怎样生活的。真实的骑兵是不是电视里演的那样?  相似文献   

4.
骑兵的定界和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严格、科学高度言 ,对中外某些辞书等骑兵定界提出三点修正意见。我国骑兵起源 ,分两个层面。其一 ,从北方游牧民族的骑马———骑射———骑兵系列文化切入 ,早在公元前 13~ 12世纪就完成三段式的演进过程。这是游牧文化、狩猎文化和军事文化紧密结合的产物 ,是北方游牧民族对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贡献。其二 ,中原农业民族骑兵 ,除自身发展趋势外 ,一定程度受到前者的影响。各类资料似乎可证明 ,早在商朝出现了骑兵。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曾拥有10多个建制师,数十万匹战马奔腾如海洋,方圆数千公里的西部草原上都是人马营地。在“百万大裁军”中,骑兵作为一个兵种被取消,全军仅象征性地保留了两个骑兵营和几个骑兵连.目前,骑兵营作为机动性最强的兵力,一直参加巴彦淖尔军分区的战备值班一神秘的当代骑兵究竟生活得怎样呢?  相似文献   

6.
正一直以来,宋朝的武功饱受诟病。且不说对阵辽、金、西夏和蒙元等少数民族政权时常常丢人现眼,就连与安南国这样并不以武力见长的敌人交手时,宋军的表现也难以让人满意。为此,相当多的人将此归咎于宋朝缺少强大的骑兵部队。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宋朝武功不济的锅该由骑兵来背吗?一首先,我们来看看宋朝骑兵部队的数量究竟是多还是少。查阅史料,在北宋军队的编制中,骑兵所占比例始终保持在18%  相似文献   

7.
最后的骑兵     
《南方人物周刊》2014,(4):52-54
今年是马年,尽管战争已经进入了数字化时代,传统的骑兵也并未完全退出军事舞台.  相似文献   

8.
李库 《文博》2005,(3):74-78
自从1965年咸阳杨家湾发掘出土大量骑兵俑以来,相继又有多处出土西汉早期的骑兵俑,这些文物充分反映了当时骑兵的发展和兵种上的变化,本文拟就陶质骑兵俑的装饰、装备等有关问题发表一些粗浅的认识,还望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9.
先秦骑兵的诞生及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骑兵以其高度的机动性和攻击性在中外战争史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骑兵出现,大大改变了战争的形态,不仅加速了战争的进程,扩大了战场的范围,而且使以往的战略、战术以及后勤保障都发生了重大变革。从世界范围看,“骑兵在整个中世纪一直是各国军队的主要兵种。  相似文献   

10.
在汉末、三国割据战争中,战马和骑兵兵员、将领呈现出从草原向中原、从中原向江南的流动。三国政权都面临着北来骑兵人才层与当地政治、社会的整合问题,并发展出不同的应对方式。这使得三国政权的骑兵运用策略、水准出现明显差异。蜀汉缺乏骑兵人才;东吴统帅擅长运用骑兵,但受制於战马不足;魏晋政权的骑兵运用能力则呈由强而弱的变化过程。三国割据战争和骑兵人才流动加速了北方民族的内迁,影响及於西晋的崩溃和之後漫长的南北分裂局面。  相似文献   

11.
张晓阳 《沧桑》2014,(3):41-43
马其顿骑兵在马其顿王国军事战术尤其是亚历山大东征的战争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菲力二世与亚历山大大帝时代,马其顿骑兵兵种丰富,功勋卓著,在马其顿军队的"砧锤战术"中扮演着"锤"的角色。从亚历山大远征后期开始,逐渐东方化;从即业者战争到罗马崛起则走向了衰落。  相似文献   

12.
秦汉骑兵起源及其发展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秦汉骑兵的问题,过去由于缺乏文献和考古资料,一直是学术研究方面的一个薄弱环节。近年来,由于出土了一批这方面的考古资料,为人们研讨秦汉骑兵问题提供了条件。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和大量考古发掘的成果,对秦汉骑兵的起源、发展、装备特点、战术应用等各种状况,进行了多侧面、全方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中原各族骑兵的兴起,始于赵武灵王十九年(公元前307年)。《史记·赵世家》载:“遂胡服招骑射。”据顾炎武考查,春秋以前“经典无骑字,”他还根据《诗经》、《左传》中有“走马”、“乘马”字样,推测出春秋末年,中原已有骑马的习惯(《日知录》卷29《骑》),但有人骑马并不等于有了骑兵。  相似文献   

14.
骑兵,这个中外军事史上最古老的兵种,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初宣告下马。从此,我国除边防哨卡等特殊部位留有少量  相似文献   

15.
1970—1976年,发掘了陕西咸阳杨家湾两座汉墓,出土了大批的彩绘陶俑,有骑兵、步兵、文官武士、舞乐杂役及配套的战车兵马等。在十一个陪葬坑中,有骑兵俑坑六个,步兵俑坑四个,战车坑一个。这些大量的兵马骑俑的出土,是研究西汉军制和骑兵在西汉时期的军事作用的重要资料。展力先生的《试谈杨家湾汉墓骑兵俑》和杨泓先生的  相似文献   

16.
正1984年11月1日,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裁减员额一百万。骑兵、铁道兵、探照兵、防空军、司号兵、基建工程兵和公安军等七个军兵种,永远退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斗编制序列。摩托化、机械化代替骡马化,一匹匹矫健壮硕的军马开始从军营消失,一个个战功卓著的骑兵师旅团也随之成为历史。一、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部队的发展历程骑兵,是指以马匹为主要机动工具的部队  相似文献   

17.
1965年,在陕西咸阳杨家湾汉墓的十一个陪葬坑中出土了大批步、骑陶俑(图版叁)。其中有步兵俑一千八百多个,骑兵俑五百多个,这些步、骑陶俑是宝贵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五百多个骑俑,制作精细,造型优美,战马形体逼真,骑士威武生动,在骑俑坑中,构成了阵容雄伟的骑兵群(图二、三、五)。从墓葬规模和有关情况分析,墓主人很可能是西汉文、景帝时期(前179—141年)一个地位很高的将领。这一发现对于研究我国西汉  相似文献   

18.
骑兵建设推动养马业的发展--战马马源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马是有条件的:它应当是乘用型的、适龄的骟马.战马质量关系到骑兵安全乃至战争胜负,战马数量和质量制约军政势力的消涨.在军事活动中战马的损耗量特大,要想保持强大的骑兵力量,必须随时补充战马.为此,人们努力拓宽战马马源,但从根本上解决马源问题,还在于发展养马业.骑兵建设从多方面推动养马业发展,这是骑兵史研究中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吉隆镇,有这样一个特殊的村庄村民的来历可追溯至公元18世纪末,据说是廓尔喀军队第二次入侵西藏后失散骑兵的后代。“达曼”藏语意为“骑兵”。过去,他们没有国籍和任何生产资料,靠做背夫、铁匠.打杂维持生计,生活贫困,加入中国国籍之后,不仅有了舒适美观的新居,而且生活水平大大提高,过上了幸福的新生活。  相似文献   

20.
藏族红军骑兵师师长麻孜·阿布西饶尼玛日戈·圣光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这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一曲英雄史诗。在红军长征的行列中,有许许多多的藏族优秀儿女,其中象天宝、扎西旺徐、萨拉、杨东生、孟特尔等,早已闻名中外。还有更多的藏族红军战士,在战争中立下赫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