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5 毫秒
1.
晓瑞 《贵阳文史》2003,(5):29-30
2003年暮春时节,笔者随贵州省写作学会采风团赴湄潭采风,有缘参观了作为贵州省三大文庙之一的湄潭的文庙及设在文庙内的“浙江大学西迁历史陈列馆”。古朴典雅、保存完好的文庙古建筑群,以及被誉为“东方剑桥”的浙大在湄潭艰苦办学七年的历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2.
《文史天地》2013,(8):F0004-F0004
湄潭浙江大学旧址位于贵州湄潭县湄江镇和永兴镇。抗战爆发后,浙江大学被迫西迁,历时两年半,横穿6个省,行程2500多公里于1940年抵达湄潭。在湄潭的6年里,竺可桢校长和教职员工使浙大成了“东方剑桥”,从这里走出了包括“两弹一星”功臣王淦昌等在内的数十位学部委员和两院院士。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浙江大学西迁至湄潭后,校长竺可桢倡议筹办"贵州省湄潭实用职业学校",为推动当地社会、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培养实用型人才。经数月筹备,这所学校于1943年正式挂牌成立,成为贵州历史上开办茶业教学的第一所学校。1943年,15岁的应书先生考入贵州省湄潭实用职业学校茶科第一期。3年后毕业,进入中央农业实验所湄潭桐茶试验场工作,自此终生与茶结缘。在校期间及毕业后,他先后师从我国著名茶学家李联标、著名油桐专家朱源林,所学所获可谓真才实学、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4.
在伟大的抗日战争后期,1940年初,国立浙江大学经过辗转西迁。终于在遵义、湄潭安顿下来。从此,浙大师生同遵湄人民、相濡以沫地度过了将近七年的艰苦岁月,直到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9月,浙大才复回到浙江杭州。最近,我们有幸阅读了1998年5月出版,由遵义市志编纂委员会编著的《遵义市志》中有关浙大的章节内容,心里充满无限喜悦和感激之情。《遵义市志》翔实地记述了浙大与遵义长期建立起来的密切互助的史迹,展示了遵义的父老乡亲曾竭尽全力,含辛茹苦地哺育了浙大师生;而浙大师生也诚挚地从各方面、尤其在科技文教等方…  相似文献   

5.
1919年3月生,湖北武汉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六、七、八届武汉市政协副主席。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浙江大学创办于1897年,它的前身是“求是书院”。该校开始设在杭州,抗战期中,日本侵略者直逼杭州时被迫西迁,1940年迁来贵州遵义、湄潭。1945年5月迁回杭州。今年是浙大建校百周年校庆,特编发几篇文章以资纪念。“黔山青,乌水长。遭变乱,避南疆,风晨雨夕聚一堂。敬业乐群兮,灿然日彰;学不厌而教不倦兮,发吾先哲之辉光。他年,他年勿相忘。”这是五十多年前西迁黔北办学的浙江大学教育系系歌。是啊,人们不会忘记,也不应该忘记五十多年前那一段艰难而辉宏的历史。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9月日寇攻占上海,威逼杭州。…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时期,浙江大学农学院迁驻湄潭近七年。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了不少的成果。浙大农学院在湄潭的大致布局是:以湄潭文庙为办公室中心,禹王宫为农化系,贺家祠堂为农艺系,城隍庙为农经系,蚕桑系及病虫害系安排在西郊的牛郎背。此外,还在湄江北岸建立农场,面积约200亩,分设水稻、棉花、小麦、油菜等试验田和作物标本区,并辟有蔬菜、花卉、果树等试验地。另在牛郎背上建一茅亭名为“七七亭”,亭子虽然构造简陋,  相似文献   

8.
《福建史志》2008,(1):F0003-F0003
在2007年12月中旬揭晓的福建省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中,由志书编辑处张维义、管旬辉责编,方志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的《福建移民史》(林国平、邱季端主编),荣获福建省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据12月18日省政府下发的《关于颁发福建省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决定》(闽政[2007]35号)。在参与申报的1076项成果中,仅有32项成果获福建省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介绍了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北平师范大学西迁西安到20世纪初甘肃艺术设计发展的概况,目的在于让业内人士以及广大学子对甘肃艺术设计以及艺术设计教育领域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族史学会辽金暨契丹女真史分会第八届学术年会与第三届全国辽史契丹史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8月18日至21日在辽宁省阜新市召开。来自北京、上海、内蒙古、江苏、浙江、湖北、宁夏、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市、自治区的7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另有30余人列席会议。第八届学术年会进行了换届选举,会前召开了理事会。大会听取了第七届学会会长孙进己关于第七届学会的工作报告,然后进行讨论,对学会在第七届工作中的成绩和不足进行了评估,经过充分讨论和研究,大会进行无记名投票,选出了新一届理事会和新的领导机构。新一届学会以孙进己、舒焚…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史研究》2020,(2):149-149
2020年1月19日,《当代中国史研究》召开第七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编委会主任姜辉,国家档案局局长李明华等第七届编委会23名委员参会,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武力主持会议。编辑部主任杨文利汇报了《关于2019年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设想》。  相似文献   

12.
李崇淮,1916年10月生,现年90周岁,江苏淮阴人。1949年加入民盟,1950年加人民建。1988年起连任第五届、第六届民建中央副主席,现任民建中央名誉副主席。是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1985年起连任武汉市政协第六、  相似文献   

13.
王光纶 《纵横》2013,(8):18-21
张光斗,1912年5月1日出生于江苏省常熟县。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的水利水电工程专家和高等工程教育学家,我国水利水电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清华大学原副校长。曾任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第五届委员会委员和第六、七届常务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第六、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和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顾问,政协北京市第五、六届委员会副主席。2013年6月2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70多年来,  相似文献   

14.
苏星 《百年潮》2004,(3):4-9
一 1978年到1998年,我连续当选为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其中第五、第六、第七届是在新闻出版界,前后共15年.这是难忘的15年.  相似文献   

15.
<正>胡和颜,1947年生,国家一级演员。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八、九、十届武汉市政协委员。  相似文献   

16.
本对浙江大学西迁七年所取得的教育经验进行了探讨,中西结合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和人精神、关心并服务于社会:注重学校民主管理;注重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是浙大成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岭南文史》2010,(2):F0003-F0003
关曼青,女,1918年1月7日生,广东省开平市人。归侨画家。民盟成员。美术专科毕业。历任广东省第六、七、八届人民代表,第七、八届省人民代表大会的议案审查委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新加坡中华美术研究会永久会员。  相似文献   

18.
党德信 《纵横》2010,(5):15-18
刘琦同志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和长征时主要从事情报侦察等工作。1943年春从新疆回到延安。解放战争期间,任职于东北、华南,此后任职于交通部门。“文革”期间受到冲击和不公正待遇。全国政协五届三次会议被增补为委员,是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曾任第六、七届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副主任,五至七届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军事组组长。  相似文献   

19.
《旅游纵览》2010,(6):70-71
<正>(本刊讯)记者从2010年5月7日的"第三届河北省民俗文化节暨第七届南戴河荷花艺术节"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第三届河北省民俗文化节暨第七届南戴河荷花艺术节将于7月27至8月1日在秦皇岛南戴河国际娱乐中心隆重举办,届时传统  相似文献   

20.
庆祝广州建城2210年: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第七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曾宪礼唐文浩“庆祝广州建城2210年: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第七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6年8月20至24日在广州中山大学举行。这次讨论会由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中山大学历史系、广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