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新发现的宝晋咸丰通宝缶宝小平大周最近,笔者见到两枚宝晋局咸丰通宝。两钱面背合在一起打了四个洞,穿入四个小铜柱形成一个饼钱。表面磨损较严重,把四个小铜柱去掉分开两钱后看到没磨损的一面字口深峻,钱文纤细,十分精美,似为铸出后未经过流通即穿在一起。所幸是面背合在一起,两枚钱各保留一面未经磨损尚能显示其风貌(彩插、图1)。此钱对读,双点通,缶宝;外径2.21,穿孔0.61,厚0.2厘米;分别重4.2克和4.4克。铜质精良,铸工好,文字纤细,穿孔明显修锉过,一望而知是母钱。咸丰宝晋局钱有小平、当十两种,小平有铜、铁二种,基本只有两种版式(图2、3),均为尔宝,铸造不精。铜钱易见,铁钱较少。另有一种为部颁式,同《故宫清钱谱》中宝晋咸丰祖钱同版,极少发现。当十钱有尔宝缶宝二种铜钱。缶宝铸造较精且较少。此二枚缶宝宝晋小平尚属创见,同已发现的咸丰铜铁小平明显不同之处是缶宝。缶宝咸丰小平以前只见宝泉、宝直、宝苏三局有。宝苏局似为行用钱,宝泉局、宝直局应为铁母或铁钱(图4),另有一种缶宝宝泉为私铸(图5)。联系到宝泉局戴书当十铁母、瘦金书小平铁母等钱屡在山西发现,是否可推断当时山西有宝泉局的钱炉,生产铁钱。进一步可推测此二枚钱亦  相似文献   

2.
我收藏有一枚“咸丰通宝”背满汉文“浙”字小平钱,直径2.68、内穿0.58、缘宽0.33、厚0.31厘米、重8.2克。该钱形制规整、片型厚重、铜质精良、色泽金黄、书体凝重,文字深峻,堪称钱中上品。我曾持该钱求教于钱界先辈戴葆湘先生。戴先生认为该钱肉质厚重、书体严谨,与所见该版式之母钱、样钱风格相似,当为上呈样钱。  相似文献   

3.
光绪通宝宝河局夹芯小平制钱陆永章笔者最近见一枚光绪通宝宝河局小平制钱。钱径2.18、穿0.65、厚0.1厘米,重1.9克,紫铜质(图1、2)。该钱面文楷书直读"光绪通宝"、背满文"宝河",穿左上有一星。细观此钱,发现一特殊现象:钱的面、背均为薄铜片,...  相似文献   

4.
清代宝巩局年号重宝套子钱得斋,泉源我们在《中国钱币》1993年第三期上,曾发表过一篇《也谈咸丰通宝背满汉文浙字小平钱》的文章,指出该钱应属于背满汉文局名小平咸丰套子钱系列,并根据其钱文书体特征,认定是宝福局所铸的仿康熙时局名的套子钱。在我们协助马定祥...  相似文献   

5.
也谈咸丰通宝背满汉文浙字小平钱得斋,泉源ALSOTALKONTHEPERCOINSOFXIANFENGTONGBAOWITHMANCHUANDCHINESECHARACTERS“ZHE”ONTHEREVERSE¥DeZhai,QuanYuanThecoinswhichwaswritteninthearticle"TalkaboutthepercoinofXianFengTongBaobearedwithManchuandChinesecharacters'Zhe'onthereverse"inthe4thissueof1992isnotbelongtotheBaoZheBureaucoinsseriesbearedwithManchuandChinesecharacters,buttothesetcoinsofXianFengTongBaoPercoinseriescastbyBaoFuBureau.《中国钱币》1992年第4期叫“出土与发现”栏刊有张宏林《成丰通宝背满汉文浙字小平样钱》一文,披露一枚背满汉文浙字的咸丰通宝小平钱,称其为钱局之“上呈样钱”,并认为,“咸丰背满汉文浙字版式钱只见当十、二十、三十  相似文献   

6.
江西发现宋钱新品龙吉昌,王宝珍近年来,江西又发现几枚宋钱新品,介绍如下:一,阔缘大样至道元宝平钱。生坑绿锈,直径2.8,厚0.1厘米,重5克。北宋钱中,自宋元通宝至皇宋通宝,除咸平、祥符有少数大钱外,其余几个年号的大型钱很少发现(图1)二、阔缘篆书天圣元宝。生坑绿锈,背有磨夷。直径2.8,厚0.1厘米,重5克(图2)。三、行书"圣"圣宋元宝小平钱。生坑绿锈,直径2.45,厚0.15厘米,重4.5克。钱文中的"宋、通、宝"三字为篆书,"圣"字为行书(图8)。四、折二隶书双挑"元"靖康元宝。生坑绿锈,直径3.05,厚0.2厘米,重8克。"靖"字立旁首划反点,"元"字第二划双挑(图4)。五、真书折三阔缘背穿上星建炎通宝。两枚,一枚为背穿上左星,一为背穿上右星。生坑绿锈,白铜质。直径一为3.25厘米,一为3.22厘米;厚一为0.16厘米,一为0.15厘米,重均为8克(图5,6)。江西发现宋钱新品@龙吉昌,王宝珍  相似文献   

7.
数年前,笔者从外地泉友处购得一枚奇特的“乾隆通宝”宝福局小平钱。该钱为红铜质地,钱体呈暗红色,径25.5mm、穿5.5mm、厚1.2mm,重4.76g。面“乾隆通宝”四字对读,文字朴拙,字迹略显漫漶,背左右满文“宝福”(如图)。  相似文献   

8.
“咸丰重宝”宋体书对读,背满文“(?)”、宋体书“当五”铜钱,直径2.7厘米,重6.3克;又小样一种,直径2.7厘米,重5.85克。“咸丰重宝”宋体书对读,背满文“(?)”、宋体书“当十”铜钱,直径3.6厘米,重12.03克,又小样一种,直径3.5厘米,重10.7克。这两种咸丰大钱流传较多,并非珍希之品。陈仁涛《绿雪馆泉谈》对这两种咸丰钱的局名,认为“似广非广,似江非江,见当五当十两种,考其制作铜质,似北方所铸。待考。”张絅伯《咸丰大钱考》也说:“余又得当五当十两种,铜质与宝巩钱相似,满文作(?),似江非江。若江宁局铸,铜质不符,尚待考。”《历代古钱图说》也认为局名待考。我认为这两种待考  相似文献   

9.
2007年4月22目,笔者从宝鸡市陈仓区庙会上一钱贩出售的千余枚宝陕局咸丰通宝小平钱中挑选出两枚少见品。据出售人介绍,这些钱币是某砖瓦厂取土时,从挖出的一只陶罐里面发现的,全是咸丰通宝背满文“宝陕”局小平钱。  相似文献   

10.
这里介绍一枚清咸丰年间迪化(今乌鲁木齐)宝迪局铸造的当八十大钱(该钱为周军灿同志藏品,见附图)。此钱外径5.1厘米,穿径1厘米,外缘宽0.7厘米,厚0.3厘米,重42.6克,黄铜质。正面铸汉文正楷“咸丰元宝”四字,笔划挺秀。背面穿上为汉文“当”字,穿下汉文“八十”两字(自右至左),穿左满文[boo](汉文“宝”字  相似文献   

11.
咸丰“宝德”钱,即背有满文“宝德”二字的咸丰钱。德,是铸地旧热河首邑承德的简称。笔者拓呈咸丰宝德钱三品:当五铁钱、当百铜钱及小平铜钱(见图)。咸丰宝德当五铁钱(尔宝),制作精整,犹如铜铸。旧闻确有用此等铁钱冒充铜钱者,可知,铁钱之精湛。咸丰宝德当百大钱,竣深精新,确系未通用之钱币。径长5.1厘米,厚0.52厘米,周边两侧有明显斜势,方孔边长1.2厘米,亦具斜  相似文献   

12.
甘肃庄浪发现越南古钱程晓钟近年来,在庄浪县陆续发现一批越南钱,它们大部分出自近年该地清钱窖藏,现简介如下:1.天福镇宝背“黎”,安南黎桓天福五年(980年)铸,背“黎”纪王朝,钱径2.35,穿径0.8,厚0.1厘米,重2.46克(图1)。2.治平圣宝...  相似文献   

13.
我在钱币市场偶然发现一枚宝伊局光绪小平钱:钱面铸有“光绪通宝”,背穿左右铸有满文“宝伊(蛩弓)”字样,币材为黄铜,钱重4.5克,外径2.5厘米,内径0.6厘米,钱币造型精致,文字秀丽。钱背左侧磨损较重。摊主把它放到次品堆,误将黄金当黄铜,以三元钱低价出售。  相似文献   

14.
“光绪通宝”背满文宝晋大钱一枚,重24.2克,径4.8厘米,厚0.2厘米;面文“光绪通宝”汉文楷书直读,背满文左右“宝晋”,红铜,制作精绝,经研究此钱制造乃先以细质木材雕制一套钱模,面文和背文各一,再用电镀法以电解铜制成钱面及钱背两片,经过胶合,中间实铅,而成此品。此钱面背木质纤维毕具,刀痕宛然;文字底部尚存有黑色光亮之石墨,可以证实。此钱传世极少,为藏泉家所珍重。  相似文献   

15.
朝阳地区发现助国元宝杜军,李振德新近,笔者集得一枚“助国元宝”小平铜钱(如图)。此钱直径2.29,穿宽0.67,廓厚0.11厘米,重2.3克,生坑绿锈,币文旋读。此钱在“宝”字下部残缺,为铸造时所致。此钱在1991年春季出土于朝阳县,同出铜钱约100...  相似文献   

16.
光绪年间的“溧城通用”钱牌吴龙鹏,殷光中笔者在安徽青阳县九华地区收集到一枚铜质钱牌,面文楷书“溧城通用”四字,下“拾文”两字,略有磨损,背文为篆书“公筹”,其下“源记”两字(如图)。此钱牌为长条形,全长5.2,宽0.7,厚0.2厘米,重6克,红铜质,...  相似文献   

17.
淳熙通宝背“春十二”铁范铜钱田步迎最近发现一枚淳熙通宝背“春十二”折二铜钱,外观呈铁锈色,比同式铁钱厚重。出于好奇做磁性测试发现不被吸引,便用硬器刮去钱表铁锈,露出黄色,方知为铜质(图一)。此钱直径2.8、穿径0.8、厚0.3厘米、重12.5克,面文...  相似文献   

18.
甘肃庆阳地区出土西夏文福圣宝钱何邦贵,侯桂芳我们最近在庆阳地区西峰市一农民手中收集到一枚西夏文“福圣宝钱”,其钱为钢质、光背、右旋读行楷小平钱,钱径2.47,穿径0.54,廓厚0.16厘米。轮廓规整,字迹清晰,生坑,面布绿锈,背红绿锈相间,极其精美,同时收集到的还有西夏汉文钱皇建元宝四次,北宋折二大观通宝一枚,南宋折二点字建炎通宝一枚,以上诸钱锈色相同,据农民讲,这批钱为同一窖藏出土,同时出土的还有西夏天盛元宝,北宋政和通宝,宣和通宝,靖康通宝等,但都散失。甘肃庆阳地区出土西夏文福圣宝钱@何邦贵,侯桂芳  相似文献   

19.
清王朝币制,由中央精铸面文形制统一的各钱局母钱,然后颁发各局,令其照此翻造,亦称部颁样钱。咸丰年间,各钱局的铸币种类繁多,版别复杂,其中有珍罕的母钱、样钱混于普通钱中通用于世。我有小平咸丰通宝一枚,背铭“宝泉”,钱文为平头通、直山丰、阔贝宝,铜质精黄...  相似文献   

20.
宁波拣出两枚西夏钱吴伟成1989年,宁波一钱币爱好者从一批即将回炉的古钱币,拣选出两枚西夏钱币。其一:汉文隶书元德通宝,质青铜、重2.7克、径2.33、厚0.11厘米(拓1)。此钱铸造精美、文字规整;其二:西夏文天庆宝钱,质赤铜、重5克、径2.52、厚0.17厘米(拓2)。此钱文字清楚,唯外郭缺一角,为西夏桓宗朝所铸。宁波拣出两枚西夏钱@吴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