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战争是人世间最残酷的游戏,第二次世界大战(下文简称"二战")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战争。传统观点认为,二战由德国首先挑起。德国为什么要挑起二战?第一次世界大战(下文简称"一战")就是德国挑起,但它没有获胜,过了20年,它又发动二战,为什么?  相似文献   

2.
《文史月刊》2013,(5):5-8
战争是人世间最残酷的游戏,第二次世界大战(下文简称"二战")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战争。传统观点认为,二战由德国首先挑起。德国为什么要挑起二战?第一次世界大战(下文简称"一战")就是德国挑起,但它没有获胜,过了20年,它又发动二战,为什么?  相似文献   

3.
2006年5月,由赵亮同志编的《二战研究在中国》一书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作为第一本全面介绍中国学二战史研究成果的作,该书对我国学60年来研究二战史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它的出版无论对中国的二战史学界还是对国际二战史学界来说都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值得给予更多的关注。[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美军第442步兵团是美军二战史中的一个传奇。它是二战中美国陆军唯一由美籍日裔官兵编成的部队,是二战中美军伤亡率最高的步兵团,也是美国陆军历史上获得荣誉最多的团级部队。更为重要的是,当这个团的日裔战士们在前线流血牺牲时,他们当中很多人的家人还被拘禁在美国政府的拘留营中。  相似文献   

5.
王海桃 《沧桑》2012,(2):49-51
温斯顿.丘吉尔对二战英国胜利所起的作用是无可辩驳的。二战前,他反对绥靖政策,力主对法西斯进行战争。二战中,他取代张伯伦,在军事上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抵抗法西斯军队对丹麦、挪威、比利时等的入侵,援救敦刻尔克,促使诺曼底登陆成功;主张与苏美结盟,筹建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使二战英国取得最终胜利。在战争期间,虽然他拥有阶级偏见及敌视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立场,但不能因此就否定他对二战英国胜利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最危险的是集体狂热德国人的二战历史观从整体上说是清晰的,对其评价基本上可以用“诚实面对,理性反思”八个字予以概括。众所周知,德国人在面对二战历史时和日本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这种差异也形成了这两个二战主要责任国在战后国际地位上的鲜明反差。  相似文献   

7.
<正>二战结束已有七十余年,但有关二战的争论仍不时发生。其中,大多数争论既围绕战争本身展开,又最终指向谁是记忆的主体、当代继续记忆的原因以及记忆这场战争的方式等问题。从历史认识的角度来看,这些有关二战记忆的争论,事实上牵涉到更为本质的真实性问题,即当我们今天面对如此之多的"二战记忆叙事"时,何以坚持其中仍然存在着一种不可偏离的"二战历史主叙事"?进一步而言,在历史学越来越面临各种记忆的挑战时,我们为何以及如何继续坚持它作为"求真"的学科定位?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7月17日—18日,由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史学科和国际关系史研究中心主办的"历史与记忆:二战史专题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美国、法国、俄罗斯、马来西亚和中国的五十余家高校、科研、出版单位的百余位学者参会。与会学者围绕二战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二战历史书写、外交与军事、二战与社会经济、二战记  相似文献   

9.
本文梳理了1931年至1945年期间中国和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脉络,总结了二战的历史经验和教训,阐明了无产阶级领导的军队是抗击德日法西斯势力赢得二战胜利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0.
法国巴黎大学皮埃尔·勒努万研究所所长罗伯特·弗兰克教授曾任法国当代史研究所所长,是国际关系史专家,重点研究二战后的国际关系。目前,他指导和从事研究的课题主要有:欧洲一体化进程、二战后的国际经济体系、二战后法国社会的变动等。4月7日,弗兰克教授在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作了题为“法国和法国人对二战的回忆”、“法国与欧洲建设”的讲座。  相似文献   

11.
吴明 《文史博览》2010,(8):5-11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当我们回望二战的辉煌与惨烈时,不由得产生一个个疑问:1941年6月,当德军向苏联发动闪击战,希望日本在背后给苏联一刀时,日本为什么没有出兵,而是改为南下偷袭珍珠港,将美国拖入二战的泥淖,从而改变交战双方的力量对比,改变二战的进程?是什么让日本如此惧怕出兵西伯利亚?一切都源于1939年发生在亚洲腹地中蒙边境的冲突——诺门罕之战。  相似文献   

12.
戴磊  朱泽荣  薛艳伟 《黑龙江史志》2013,(15):163-164,167
二战期间,美国太平洋战区军队内部的海、陆两大军种之间经常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引发各种矛盾。本文通过分析美国海、陆军之间的矛盾是如何影响美国在制定对日作战具体决策,以及这些决策是怎样改变了二战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最后的结果虽然不完美,但其重要性不亚于二战胜利和冷战结束哥本哈根的协议,是失败中的胜利,还是危机中的转机?可谓见仁见智。不过,这是二战结束60多年来罕见的一幕,在哥本哈根峰会的最后12个小时,全球主要强权国家的  相似文献   

14.
二战对美国民权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国荣 《世界历史》2005,55(3):13-21,143
二战期间,为“四大自由”而战成为美国参战的官方目的。这使得美国的种族歧视和隔离问题比以往更为突出。虽然二战没有改变黑人问题在美国政治中的边缘地位,但二战反法西斯的战争性质以及战时经济的发展为黑人争取民权的斗争创造了更好的空间。二战冲击了白人种族主义对美国社会的控制,促进了黑人民权组织的发展,激发了黑人争取民权的战斗精神。  相似文献   

15.
本文集中探讨了二战爆发初期错综复杂的英苏关系,认为:从1939年9月1日二战全面爆发至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英苏关系的演变可划分为张伯伦时期和丘吉尔时期两个不同的时期;前一时期的主流是紧张,后一时期的基调是缓和;综观整个二战爆发初期,英苏关系一直处于极不稳定状态,始终未能得到真正改善;英、苏对此局面的形成均难辞其咎。  相似文献   

16.
60余年来,中国学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尤其近20年来,更是硕果累累,成为我国世界史研究中成果最为丰硕的领域之一。由于研究二次大战对回顾历史、展望未来都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因此需要对二战学术史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了解。赵亮同志的新《二战研究在中国》(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是一部研究中国二战学术史的力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1945年9月2日,日本军国主义者签字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对日作战是二战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抗日战场在对日作战中举足轻重,但在二战史著中,把中国抗日战争作为一个战场写入其中者,却不易见。这是一个严肃的学术问题,值得认真讨论。  相似文献   

18.
庞庆艳  刘春娟 《神州》2014,(12):30-30
本文通过对二战后美国三部名著中的蓝领形象进行分析,总结了二战后美国名著中蓝领形象的作用与意义。二战后美国名著中的蓝领形象,是对社会和个人的出路抱着悲哀和失望态度的年轻一代的形象。借用美国女诗人格特鲁德?斯坦的“你们全是迷惘的一代”的语句,“迷惘的一代”后来演变为一个文学流派,“迷惘的一代”也成了那些找不到出路的青年人的总称。  相似文献   

19.
<正>捷克斯洛伐克纸钞可大致分为3个历史时期:二战前、德占时期以及二战后。本文将二战后捷克斯洛伐克纸钞发展细分为3个阶段:1945年货币改革前后、1953年货币改革前后、更名为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前后。笔者将结合相关文献和历史文件并以10克朗面值为例,较系统地简述二战后捷克斯洛伐克纸钞设计及发行背景。  相似文献   

20.
《文史博览》2010,(8):49-49
<正>1.1941年6月,当德军进攻苏联时,日本为什么没有出兵,而是改为南下偷袭珍珠港,将美国拖入二战泥潭,从而改变了二战进程?是什么让日本惧怕出兵西伯利亚?一切都源于1939年,在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