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14年,蒋介石曾经有过一次鲜为人知的东北之行。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在复员整军会议上的演讲中说:"记得我在民国三年到东北去考察的时候……我在日本人的掩护招待之下,在东北的满洲里、哈尔滨、长春等地,住了三个月。"那么他当年为什么要到东北,在东北又做了些什么,于他的人生又有什么作用,以至让他在事过30年后还念念不忘呢?  相似文献   

2.
蒋介石与孙中山训政思想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介石与孙中山训政思想之比较谢晓鹏孙中山先生在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过程中,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进程划分为军政、训政和宪政三个时期,创立了独具特色的"革命程序论"。晚年,他又据此制定了著名的《建国大纲》。由于他的过早去世,这一设想并未能实施。19...  相似文献   

3.
吕春 《文史博览》2007,(8):40-42
卫立煌与三位重要人物——孙中山、毛泽东、蒋介石都有非同一般的关系。他是孙中山的卫士,蒋介石的“五虎上将”,与毛泽东是朋友,做过八路军的“上司”,曾是被中共通缉的“战犯”,后来又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终其一生,卫立煌如同一道难解的谜。其中,辽沈战役时期,卫立煌如何暗中策应中共,葬送了国民党数十万军队,最令人费解。  相似文献   

4.
王丰 《湖南文史》2012,(6):19-19
抗日名将薛岳,大半生追随孙中山、蒋介石,曾指挥了武汉会战、徐州会战、长沙会战等著名会战,以其著名的"天炉战法"消灭了大量日军,被称为中国"战神"。1950年,他遵蒋介石之命撤退到台湾。蒋介石、蒋经国父子相继亡故后,李登辉当政。李大搞"修宪"勾当,妄图扩大自身职权,有意连任"总统",引起岛内反对声浪。有着"国民大会代表"身份的薛岳,  相似文献   

5.
原民革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副主席莫雄,是追随孙中山多年的国民党元老。曾多次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共事,毛泽东曾称赞他是中国共产党的“老朋友”。莫雄,广东英德县人,1891年生,当过学徒、伙夫。1907年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时,参加讨伐张勋的战斗,后又参与反龙济光的兵变。曾营救过被困桂林的蒋介石。1922年,孙中山任命他为中央直辖第一独立旅旅长,参加讨伐陈炯明的战斗。翌年,孙中山重组大元帅府,任莫雄为粤军二师第3独立旅少将旅长,后升任第4军11师中将师长。孙中山逝世后,蒋介石为了攫取粤军的领导权,借处理廖…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先生当年创办黄埔军校时,身边有三位重要助手:蒋介石、戴季陶及我祖父金诵盘。后来孙中山先生将蒋介石、戴季陶的儿子及我父亲金政分别改名为蒋经国、蒋纬国、戴安国  相似文献   

7.
刘振修 《文史天地》2012,(11):20-24
他曾是孙中山的警卫,后又成为蒋介石"剿共"的干将;他既为蒋介石立下赫赫战功,又敢于和他唱对台戏;他在抗战中虽创下辉煌战绩,胜利后却被解除了兵权;在辽沈战役中他暗做"内应",配合了解放军的战略进攻,事后却成了中共公布的战犯;蒋介石下野后,他逃到香港隐居,1955年初却突然返回大陆……这就是国民党爱国将领卫立煌曲折而传奇的一生。  相似文献   

8.
小西湖情思     
距贵州桐梓县城东北约六公里处,有一片山环水绕、河谷幽深,被称做小西湖的地方。这里不仅因地形独特、风光秀丽、气候宜人而远近闻名,更由于它曾是蒋介石拘押过著名抗日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的地方而越来越让世人感到神秘起来。蒋介石幽禁张学良将军的地方,在贵州一共有四处,桐梓县城东北的小西湖,是除贵阳黔灵山、修文阳明洞、开阳刘育乡的又一处所在。据说张学良来此之前,特务头子戴笠就曾亲自来这里仔细地考察过。很难想象,当年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的少年将军,在处于国难当头之时,从1944年冬到1947年春在这里仅度过了他两年又三个月的无奈时…  相似文献   

9.
正加伦将军,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他帮助孙中山创建了黄埔军校和国民党军队,辅助蒋介石筹划和幕后指挥了北伐战争。后来因蒋介石叛变革命,他愤而回国。离开中国后,加伦将军主要做了两件大事,都与中国有关。国民革命军的"幕后指挥"1924年,孙中山经过反复探索,终于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主张,并派"孙逸仙博士代  相似文献   

10.
<正>张匹青生于1878年9月,1905年东渡日本留学,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第八期。在东京他和廖仲凯等同志加入孙中山先生创建的"同盟会"。1911年回国参加了震惊世界的辛亥武昌起义。他追随孙中山先生19个春秋。辛亥革命后旋又参加讨袁等北伐战争,当蒋介石发动4.  相似文献   

11.
佚名 《文史月刊》2011,(6):13-13
蒋介石是靠办黄埔起家的,作为一校之长,他坚持每个星期都到黄埔军校找学生面谈,既是考察学生素质,也是培植自己的亲信。一天,蒋介石接见徐向前。蒋介石用浙江腔问":你就是徐向前吗?""是的,校长。"徐向前用一口五台话回答。"你是什么地方人啦?""山西人。""在家都干过什么?""当过教员。"蒋介石问一句,徐向前答一句。  相似文献   

12.
吴忠信传略     
宋霖 《江淮文史》2000,(1):154-170
吴忠信是民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早年参加同盟会,以忠勇诚信和战功卓,深受孙中山的信赖和倚重。孙中山逝世后,他又成为蒋介石的股肱之臣,历任安徽省政府主席、贵州省政府主席、蒙藏委员会委员长、新疆省政府主席、国民党中央纪律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要职,1940年,  相似文献   

13.
吕春 《文史春秋》2007,(10):10-12
传奇将军卫立煌,与3位重要人物孙中山、毛泽东、蒋介石都有非同一般的关系———他是孙中山的卫士,蒋介石的"五虎上将",与毛泽东是朋友,曾是被中共通缉的"战犯",后来又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卫立煌一生如同一个难解的谜  相似文献   

14.
1914年初夏,蒋介石奉孙中山、陈其美之命,由日本返回上海,组织领导讨伐袁世凯的军事行动。这是他参加中华革命党,得到孙中山单独接见后,领受的第一个重大任务。他到上海后,在小沙渡设立了司令部,组织了三路起义军。蒋介石自任第一路司令,为主力部队,负责攻击市区潭子湾、小沙渡、曹家渡、梵王渡一带;陈荣廷任第二路司令,主攻上海警署;何元龙任第三路司令,主要  相似文献   

15.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将不抵抗主义的帽子戴到张学良头上,少帅被逼出走国外,1934年回国后,蒋介石又令他枪口对准共产党打内战。他十分不满,毅然与杨虎城共同发动兵谏,逼蒋介石容共抗日。为此,张学良被蒋介石送上军事法庭,长期软禁起来,几十万东北军被瓦解。  相似文献   

16.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将不抵抗主义的帽子戴到张学良头上,少帅被逼出走国外,1934年回国后,蒋介石又令他枪口对准共产党打内战。他十分不满,毅然与杨虎城共同发动兵谏,逼蒋介石容共抗日。为此,张学良被蒋介石送上军事法庭,长期软禁起来,几十万东北军被瓦解。  相似文献   

17.
民国时期,叱咤风云的上海滩青帮老大杜月笙与蒋介石有着极为密切而又错综复杂的关系。早年蒋介石落魄上海滩,身上一文不名,债务缠身,多亏当时的青帮老大黄金荣及时出手相助,不只帮他还清了欠债,还收他为弟子。从此,蒋介石在黄金荣、虞洽卿、杜月笙等人的帮助下,不仅在上海滩站稳了脚跟,而且还投身于孙中山所领导的革命运动,迈开了其在政治舞台上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8.
蒋介石的三件"宝"文/张容生北伐时,由黄埔军校学生组成的血花剧社,东征前在北校场表演新剧《革命军》。演出结束后,蒋介石照例要请演员到家中聚会。这天,蒋介石兴致很高,对同学们说:"我看你们谁最机灵。我这间屋里有三件宝,我喊一二三,看谁先找到,本校长给予...  相似文献   

19.
自从黄明堂认识孙中山,并加入孙中山领导的旧民主革命行列之后,他先后经历了反清、倒袁(世凯)、打龙(济光)、讨陆(荣廷)、伐陈(炯明)等斗争。先后在越南的燕子大山和新加坡山中避难3年之久,后来又逃亡日本,在澳门坐监牢,历尽千艰万苦,他却愈战愈勇、百折不挠,始终坚定不移地跟随孙中山。甚至在孙中山逝世后,还反对背叛孙中山的蒋介石,直至临终仍然频呼抗日救国。黄明堂不愧为孙中山革命的忠实信徒和忠诚于人民的旧民主革命将领。  相似文献   

20.
孙中山曾称陈其美为“革命首功之臣”.但他能被更多的人所熟知,还是因为此人和蒋介石关系特铁,是拜把兄弟。也亏得陈其美将蒋介石引荐给了孙中山,才有了后来蒋介石的飞黄腾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