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西藏门巴族聚居于喜玛拉雅山脉南坡的门隅地区,因山高谷深,道路艰险,交通闭塞,与外界交往甚少。历史上被宗教徒称为“培域吉莫穹”、意为“隐秘的乐园”。还有一部分门巴族园历史上东迁而与珞巴族比邻定居于墨脱。也处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而将喜马拉雅山脉与横断山脉相接处切割南流的峡谷纵横封闭而成的孤岛地区。这种地理环境决定  相似文献   

2.
访门巴族女编辑仁青措姆旺堆当我走进西藏自治区群艺馆《雪域文化》杂志社编辑部时,仁青措姆正在审看稿件,这位门巴族姑娘长得非常漂亮,眉清目秀,是我国门巴族妇女中唯一的一位编辑。我国少数民族之一的门巴族约5万人,主要分布在西藏南部的门隅地区。门隅位于喜马拉...  相似文献   

3.
原始社会的婚姻问题是原始社会史上的重要问题之一。经过百年来的研究,大体说来,学者們都认为,在原始公社制下存在过这样几种婚姻形式:杂婚、血緣婚、群婚和对偶婚以及一夫一妻制。在各种婚姻形式相互更替的基础与关鍵这样的問題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必須肯定;但是,它还流于“众说紛紜,莫衷一是”。作者試圖就后者發表已见,以就教于讀者。  相似文献   

4.
门巴族是1964年经国务院批准确认的一个少数民族。所谓“门”即指门隅地方;“巴”藏语指人。“门巴”便是门隅地方的人。在林芝地区门巴族主要聚居在墨脱县和林芝县排龙门巴族乡。人口近7000人,占全地区总人口中的5%。门巴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是无文字,方言复杂,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墨脱门巴中可分两种方言,即“仓罗”方言和“巴米罗”方言。门巴族多  相似文献   

5.
婚姻是人们一直都在关注的话题,其重要性小则关系家庭幸福,大则关系国家兴亡。近代中国处于传统向现代转型时期,婚姻观念也显现出巨大变化,新的观念冲击着人们对于婚姻的再思考,两性关系渐趋平等,婚姻自由观念不断发展,传统家长制下的包办婚姻被打破,这些对于推动男女平等、家庭幸福和社会进步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服装不同,是区别门巴族和珞巴族的方法之一,门巴族和珞巴族服装经过长期的历史变化,在原料、色彩、式样、图案、文化内涵等方面,形成鲜明的个性。一、原料和色彩。门巴族女子穿的内衣叫“埃努普冬”,以柞蚕丝为原料,有白、红、花等颜色;外衣是用棉线织成的土布。门巴族大部分男子的衣服原料也是用棉线织成。比较富裕的家庭,是去工布地区购买羊毛线作为衣服原料,一般颜色为白色,寺庙的  相似文献   

7.
从人类婚姻家庭发展史阶段看,门巴族主流婚姻和家庭形式是一夫一妻制。这也是本族婚姻的主导地位,当一对青年通过在劳动社交中产生感情,告知父母一般会同意儿女的这种选择,而且在门隅,父母对儿女的这种选择很尊重,其过程如下: 当男方家要娶回新娘时,男方家派聪明伶俐能说会道的两男一女去女方家迎亲,此时会强制性的把新娘引回  相似文献   

8.
一个多世纪以前,美国民族学家摩尔根发表了他的世界名著《古代社会》。他以大量的实际材料,论证了人类原始社会的婚姻形态,确定了人类婚姻和家庭发展的顺序演进形式,即: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群婚家庭)——对偶家庭——父权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上个世纪末,居住在黑龙江下游和库页岛地区的尼夫赫族,仍然保留着完全的群婚形式。而且,他们的这种群婚形式“跟夏威夷人的‘普那路亚’婚姻,即跟群婚的最发展最典型  相似文献   

9.
珠江流域地区历史上人类的物资交流活动是源远流长的。随着原始社会的逐渐解体 ,商品交换的陆续出现和日益发展 ,也随着流域地区与中原地区、海外国外地区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不断加强 ,流域地区的物资交流从无到有 ,不断发展。这里分几个历史时期加以概述。一、远古时期———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秦王朝南定百越这一时期大致从五千年前到公远前 2 1 4年秦始皇平定岭南 ,约共三千多年时间。珠江流域地区大体处于原始社会的解体时期的父系氏族公社阶段 ,随着当时农业、畜牧、手工、捕鱼、打猎各方面进一步分工和生产的愈益发展商业贸易在各地陆…  相似文献   

10.
时至今日,学术界关于原始社会、原始文化以及原始婚姻的研究著作和专论,可谓汗牛充栋,但是,关于母权制如何向父权制过渡,以及过渡时期经历哪些具体的历程的文章却寥若晨星。诚如学术界老先辈杨堃先生在《对原始社会家族与婚姻发展简表的几点说明》所慨叹的:“惟关于如何从母系氏族转变为父系氏族的问题,现尚缺乏足够的科学资料,还需要进一步调查研究和探讨。”本文即试图对侗族现行的婚俗主要是与“抢婚”有关的习俗,按区域划分类型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1.
接到《西藏民俗》副主编张宗显先生电话:“请您给我们谈谈门巴族马文化吧。”顿时,一首赞美马的门巴族“萨玛”酒歌,犹如闪电,在我心的旷野上空闪过: 我们新市上的西宁马, 驰骋如同春季里的风、 金鹿、母鹿,任我驾驭。 我答应了,就谈谈门巴族歌谣中的马文化情结。 马,实在不是门隅的“土产”。门巴族是山地民族。  相似文献   

12.
清代的嫁妆     
嫁妆,是女子出嫁时娘家陪送的财物,亦称“嫁装”、“妆奁”、“嫁资”等。中国传统社会,嫁妆于婚姻意义重大。首先,它在女子出嫁时必不可少,无论家庭贫富,人们都会尽力为女儿筹办嫁妆;其次,嫁妆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婚姻的缔结,丰厚的嫁妆往往使女性在婚姻市场上得到更高身价;再次,嫁妆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一系列影响,如助长了整个社会的奢靡之风、导致婚后的奁产纠纷等。本文拟从嫁妆问题入手,探讨清代贫富家庭的嫁妆差异、嫁妆对家庭生活的影响,以及由嫁妆引发的社会经济问题。一清代嫁妆可分为生活用品和不动产两类。其中,生活用品是嫁妆最基本…  相似文献   

13.
在远古的原始社会,生殖直接关系到原始群体的生存与壮大,由于对生育现象缺乏理解,产生了生殖崇拜和求子巫术。在中国几千年传统观念中,以传宗接代、绵延子嗣为人生头等大事,而封建社会,妇女婚后不生子,丈夫甚至可以以此借口休妻,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中国百姓观念中根深蒂固,影响至今仍存在。因此,婚姻在古人眼中是上继祖宗,下续后代的事情,早在民间婚礼上就已经许多祈子的口彩物品和仪式祷告了就不足为奇了。旧时生育有许多禁忌,养育孩子也有许多独特的习俗,甚至流传至今对现代人们的生育观念仍有影响,值得研究和关注。  相似文献   

14.
中国自进入封建社会特别是唐朝以来,男女婚姻,“俨同贸易”,并有卖婚、换婚等婚姻形式的出现。由于潮汕特殊的地理环境,其婚姻之守旧,“则竟有甚焉,婚姻腐败,痼疾莫疗。”“父母主婚,媒妁之言”盛行。自由恋爱,被视为大逆不道。在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下,社会及家庭均是以男人为中心,女人处于从属地位。婚姻讲求门当户对,“门第奁聘之观念日炽”。  相似文献   

15.
刊中人     
亚洲女人为何不愿结婚?亚洲人的婚姻观念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人们开始远离婚姻。结婚率下降的部分原因是亚洲人普遍推迟了结婚时间,有的甚至比西方都晚。在亚洲一些富裕地区如日本、台湾、韩国和香港等,平均结婚年龄在过去10年显著上  相似文献   

16.
《中国西藏》2013,(2):58-61
一妻多夫制婚姻是过去西藏农村一种古老而常见的婚姻形态,关注藏族社会文化的学者无不为其吸引。然而,与中国其他地区一样,西藏农村也处于巨大的社会转型之中,各种传统观念因为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而逐渐松动,甚至随着社会发展而改.  相似文献   

17.
婚姻是男女缔结夫妻关系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语云“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谓之“人生四喜”。因为婚姻,才有了上敬父母,下哺儿孙的人伦之乐,才有了人类的生生不息,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婚姻看成人生一大幸事。从原始社会的“黄昏抢亲”到后来繁复的一系列婚庆习俗,婚姻的发展经历了由简到繁,由随意到重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吴成国 《民国档案》2002,(2):110-111
清末民初是中国社会大变动的剧烈时期,同时又是中国社会及化的现代转型时期,婚姻方面出现了不少新气象。反映着这一时期人们的伦理观念、道德水准与社会时尚等等,成为风俗化的重要部分。今天.史学研究还需对这些“婚姻新气象”作出正确的估计与评价。  相似文献   

19.
萨玛酒歌是在门巴族中广为流传的一种抒情歌曲,是一种自由演唱的助兴式酒歌,也是门巴族民歌中一个主要的诗体。  相似文献   

20.
《开亲歌》,是我省苗族的一部婚姻史诗。它长达万余行,内容丰富,既有苗族原始社会前期的婚姻形态的反映,又系统地唱述了苗族进入氏族社会后婚姻制度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过程。不仅对研究苗族古今婚姻形态有价值,且对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以及语言学等学科的研究亦有重要参考价值。一《开亲歌》,流传于黔东南的黄平、凯里、施秉、镇远等县,及福泉、瓮安、镇宁、贞丰、安龙、兴仁、兴义等部分苗族地区。在它流传的中心地带黄平、凯里、施秉、镇远四县,几乎家喻户晓,不少人都会唱。但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十年浩劫,现在能背诵整部长诗的,只有少数著名歌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