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秦始皇陵东侧第二号兵马俑坑钻探试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6年5月,在秦始皇陵第一号兵马俑坑的东端北侧,又发现了第二号兵马俑坑。两坑相距约20米。从1976年5月下旬至1977年8月底进行钻探和局部试掘,发现第二号兵马俑坑总面积约六千平方米。在试掘方内已清理出木质战车十一辆、高大的陶质车士二十八件、将军俑一件、拉车的陶马六十七匹,骑兵俑三十二件、鞍马二十九匹,步兵俑一百六十三件,其它各类文物包括金属兵器等共一千九百二十九件。从钻探和试掘获得的材料分析,如果将来全面  相似文献   

2.
1970—1976年,发掘了陕西咸阳杨家湾两座汉墓,出土了大批的彩绘陶俑,有骑兵、步兵、文官武士、舞乐杂役及配套的战车兵马等。在十一个陪葬坑中,有骑兵俑坑六个,步兵俑坑四个,战车坑一个。这些大量的兵马骑俑的出土,是研究西汉军制和骑兵在西汉时期的军事作用的重要资料。展力先生的《试谈杨家湾汉墓骑兵俑》和杨泓先生的  相似文献   

3.
秦始皇陵东侧的陶兵马俑,是陵墓的陪葬设施,是秦始皇陵园建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秦始皇陵规模浩大,名驰天下,陵侧的兵马俑更有其独特风韵,三个俑坑品字形排列,总面积达两万余平方米,内埋如同真人真马大的陶质兵、马俑近八千件,木质战车百余乘(木质战车全已朽)。陶战马一匹匹体形高大,健壮雄悍,昂首竖耳,四蹄稳立,精神抖擞,呈欲奔驰疆场之势;骑士  相似文献   

4.
《文物》2016,(6)
2007年冬,淄博市临淄区山王村在基本建设过程中发现5座汉代墓葬和1座大型兵马俑坑。俑坑由两个南北向长方形竖穴坑和中间过道组成,南北总长15.3米,坑底最深处5.4米。坑内放置陶俑及车马、兵器、乐器、动物、家禽、阙楼、大门、楼房、粮仓、厨房等模型共500余件套。从出土的戴风帽式头盔的骑兵俑和跪坐俑的特征来看,这批兵马俑的年代应接近并晚于徐州狮子山西汉兵马俑。这一俑坑可能为汉武帝之子怀王刘闳的陪葬坑。  相似文献   

5.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的发掘,为研究秦时军事提供了可贵的实物资料。在此之前,咸阳杨家湾汉高祖长陵陪葬墓附近的十一个陪葬坑中亦曾出土大批步、骑兵陶俑,其中步兵俑一千八百多,骑兵俑多至五百以上,构成阵容雄伟的军阵,其墓主可能是西汉文景时期一位地位相当高的军事将领。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形成和巩固的重要时期,因而对以后两千多年历史的发展影响极大。研究秦汉军事,亦对认识整个封建社会的军事发展有一定意义。本文试图以秦俑与杨家湾汉俑军阵比较,对秦汉时期军队的发展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6.
在秦始皇陵东侧三个兵马俑坑内,都有为数不同的战车,其中第二号兵马俑坑战车最多。二号俑坑从内涵方面可分4个单元,在第2单元内(从南数包括1至8过洞)根据试掘估计全为战车,合计有64辆。这批战车在各个过洞中的摆法是前后相接,作纵队排列。每辆车上各有御手1人,甲士2人,车车后都无步兵跟随,因此,它应属单独的战部队。其它战车分别出土在一、二、三号俑坑,乘员有2人、3人和4人之分。据试掘和局部正式发掘知道,秦俑坑出土的战车都是木质的,而且形状和结构也大体相同。因俑坑被火烧过和塌陷等原因,车迹十分凌乱,经过仔细清理和观察,发现少数车辆还能看出局部结构。如二号俑坑  相似文献   

7.
一组珍贵的秦代兵马俑,于九月二十四日至十一月十五日,在黑龙江省博物馆展出。这次展出是文化部文物局、陕西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举办的《秦代兵马俑全国巡回展览》的第一站。这次展览共展出文物三十五件。其中有五匹身长两米,身高一米半的陶质战马;有驭手驾驭的驷马战车一乘;有头戴双卷长冠、神态威严的将军俑;有勇武刚强、神情沉静和坚毅  相似文献   

8.
1965年8月,考古工作者在咸阳以东的长陵陪葬墓附近发现了大量的陪葬坑,坑内出土了陶人,陶马,号称“三千人马” 和中国常见的雕塑手法不同,这些兵俑和马俑只有真的1/3大小,从俑的外观及残破俑的断面可以看出,它是由横塑、窑烧、彩绘这三个基本步骤完成的。步兵俑有586  相似文献   

9.
大同市北魏宋绍祖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2000年4月发现于大同城东水泊寺乡曹夫楼村,是一处北魏墓葬群中惟一有明确纪年和精美石椁、壁画的太和时期墓。石椁为仿木构三开间单檐悬山式殿堂建筑,有前廊和后室,由数百块青石构件拼合组成。墓内出土170余件陶俑,包括镇墓兽、甲骑具装俑、轻装骑兵俑、牛车以及步兵、侍仆、伎乐和动物、生活器具模型等。据所出铭记知此墓为北魏太和元年(477年)宋绍祖墓。  相似文献   

10.
秦陵兵马俑的作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4年以来,在秦始皇陵东侧先后发现了一、二、三号兵马俑坑,总面积达两万余平方米,里面埋藏着和真人、真马大小相似的陶俑、陶马近八千件,战车百余乘,各种青铜兵器数万件。规模这样宏伟、形体高大、造型生动的兵马俑群,引起了中国和世界人们的震惊,被誉为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  相似文献   

11.
1965年,在陕西咸阳杨家湾汉墓的十一个陪葬坑中出土了大批步、骑陶俑(图版叁)。其中有步兵俑一千八百多个,骑兵俑五百多个,这些步、骑陶俑是宝贵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五百多个骑俑,制作精细,造型优美,战马形体逼真,骑士威武生动,在骑俑坑中,构成了阵容雄伟的骑兵群(图二、三、五)。从墓葬规模和有关情况分析,墓主人很可能是西汉文、景帝时期(前179—141年)一个地位很高的将领。这一发现对于研究我国西汉  相似文献   

12.
所谓“早期”秦俑,是指秦陵兵马俑以前秦国的俑。从秦墓的发掘可以看出,早期秦俑出现于春秋晚期,一直延续到秦的统一,这与春秋早期的殉人秦墓在时间上相互衔接。 早期泥俑从个体上看较秦陵兵马俑要小,目前发现的不超过25厘米。另外,凤翔西村春秋墓中,风南M_(23)中,发现两件石俑,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中出了三件,铜川枣庙春秋晚期到战国中期的秦墓中,许多墓中均有殉葬俑出土。  相似文献   

13.
史宇阔  刘晓华 《文博》2001,(6):27-30
秦始皇兵马俑二号坑发掘的最新资料表明,它是由弩兵方阵,战车方阵,车、步、骑混编的长方阵,骑兵的长方阵四个小阵组成。这四个小阵,构成曲尺形军阵,既各自独立,又相互配合。尤其是车、步、骑三个兵种}昆合编组,反映了“易则多其车、险则  相似文献   

14.
秦汉兵马俑共发现了三处,即西安临潼秦始皇兵马俑(以下简称“秦俑”)①,陕西省咸阳市杨家湾西汉彩绘兵马俑(以下简称“咸俑”),徐州市东郊狮子山西汉兵马俑(以下简称“狮俑”).这三批兵马俑性质相同,皆为墓葬的组成部分.其埋藏方式、俑坑建筑、放置形式、俑的种类、服饰及彩绘、思想内容及制作方法等殊有差异.  相似文献   

15.
秦始皇陵兵马俑一、二号坑中出土了几件级别较高的“武官俑”,《秦始皇陵东侧第二号兵马俑坑试掘简报》及许多宣传资料中都称其为“将军俑”.关于这一称谓早就有人提出了异议.“第一、二、三号俑坑中没有将军俑,现在所说将军俑,应分别是校尉俑、郡尉俑和司马俑”“所谓将军俑的提法不确,目前只能称为军官俑”.台湾的研究者认为应称之为“武将俑”.“将军俑”到底应该定为什么级别的武官俑,还有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16.
李库 《文博》2005,(3):74-78
自从1965年咸阳杨家湾发掘出土大量骑兵俑以来,相继又有多处出土西汉早期的骑兵俑,这些文物充分反映了当时骑兵的发展和兵种上的变化,本文拟就陶质骑兵俑的装饰、装备等有关问题发表一些粗浅的认识,还望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17.
关于秦陵百戏俑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袁仲一 《文博》2000,(4):54-60,,64,
1999年上半年,在秦始皇陵封土东南角的内外城垣之间,发现一面积约800平方米的大型陪葬坑。经局部试掘,在面积约9平方米的范围内出土百戏陶俑11件。该坑的钻探、试掘资料,及已修复过的几件陶俑的情况,《中国文物报》的1999年10月13日,10月31日,2000年1月26日等先后作了详细的报道。其他报刊、杂志亦作了大量的介绍。现就百戏俑中的几个问题谈点粗浅的意见。 一、百戏俑的造型艺术 秦始皇陵百戏俑,是继兵马俑坑出土的数千件武士俑,及马厩坑和珍禽异兽坑出土的十余件跽坐涌、铜车马坑出土的二件铜俑之后…  相似文献   

18.
俑,是中国古代丧葬仪礼中由蛮荒的用活人为主人殉葬制度向逐渐取消用人殉葬而产生的一种特殊替代品,是人性自然转化的一种标志,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大进步.俑作为雕塑艺术品是人类对自身的一种深度考量,是对自身形象、性格等方面的自我把握和描述.俑主要有奴仆、舞乐、士兵、仪仗、官吏等形象.俑大多真实地模拟着当时的各种人物,因而可以考见当时社会的生活习俗,也是研究历代舆服制度的重要资料.俑还可以反映出各个时代雕塑艺术的水平.俑在秦汉时期至隋唐盛行,北宋以后逐渐衰落.最著名的俑当属秦汉时期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以及徐州汉楚王陵兵马俑.  相似文献   

19.
秦始皇帝陵发掘大事记1974年7月~1975年3月,局部发掘兵马俑一号坑东端,出土500余件与真人、真马大小相近的陶俑、24件陶马以及大量青铜兵器。1975年10月~1976年1月,确定了兵马俑一号俑坑的四周边界。1978年5月一1 981年9月,集中清理兵马俑一号坑东端,出土木车8乘、拉车陶马32匹、各  相似文献   

20.
秦始皇兵马俑于1974年出土,1979年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作为一座大型遗址性博物馆成立。1987年秦始皇陵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经过长达二十年的艰苦工作,秦俑的文物保护已进入系统化和深层次的阶段。秦俑坑有兵马俑近8000件,现已发掘出1000余件。已经掌握的考古资料表明,坑内所有的陶俑原来都是通体施彩的。然而,因秦俑曾遭焚毁、坍塌及多次山洪冲刷等变故,加之地下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