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最近读了傅筑夫教授的著作《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第一卷)和《中国古代经济史概论》,受益非浅。同时,感到有关战国时期商品经济的几个问题,有继续研究之必要。一、战国时期农业生产的性质是什么?  相似文献   

2.
以封地之名冠称君号,是战国时期越国封君制中从始至终一以贯之的定例。因此,对于楚封君封邑地望的稽考,是探讨楚国封君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战国时期楚封君初探》一文(以下简称《初探》),对当时所知的楚惠王至楚亡时的三十二名楚封君封邑所在,作了简略的初步认定。由于该文着重于从楚国封君制的特征、封君的权势、封君制的弊端方面进行探讨,对有关地名的释读和方位的考查,未作正面论述。因此,对其中的部分封邑地名及其地望,还有必要再作些补充说明或重作认定。随后撰写的《包山楚简“封君”释地》(以下简称《释地》),又对湖北荆门包山楚墓简文所记楚怀王时的二十三名封君的封邑地名及其地望作了考释。除《初探》、《释地》所  相似文献   

3.
刘长海 《文史月刊》2003,(12):56-59
祁隽藻(1793—1866),山西寿阳人,字叔颖,号淳甫,又实甫、息翁。嘉庆进士。历事四朝,辅佐过道光、咸丰、同治三代帝君,官至体仁阁大学士、首席军机,是晚清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书法家、诗人,一代儒宗。张穆(1805—1849),山西平定人,字石州,别署斋,是晚清的一位地理学家、文学家、学者,又是我国近代史上的爱国思想家。从年龄上看,祁隽藻比张穆大12岁。张穆的三哥张丽暹娶祁隽藻的妹妹为妻,故为姻戚关系,是平辈。祁隽藻在《斋文集》序中称:“称与石州,同乡姻戚也,交最深。”吴履敬在《斋文集》的序中写道:“师既久不得志,以姻戚乡里,特蒙…  相似文献   

4.
一、政治史 政制史 人物研究1 政治史。高树林等著《中国改革通史》第 6卷《辽夏金》(河北教育出版社 )论述了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三个王朝通过不断改革建立和完善封建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史实。武玉环《契丹部落联盟与辽初政体》(《松辽学刊》第 1期 ) ,论述了契丹建国前部落联盟的组织形式及其向部族、国家的转变 ,认为辽朝跨越了奴隶制国家阶段 ,直接进入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王德忠《西夏的外戚专权及其影响》(《松辽学刊》第 4期 )认为西夏外戚专权局面的形成与党项羌的社会发展状况及西夏专制集权制度不完善密切相关。此外有瞿大…  相似文献   

5.
凝固结构作为虚词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在汉语词汇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对清华简《系年》新兴凝固结构的研究,展示了战国时期凝固结构使用的真实面貌,为古汉语凝固结构的断代研究提供了新的佐证,弥补了因传世文献语料不足而得出的错误论断,为汉语虚词辞典的编纂提供有价值的材料。清华简《系年》是战国时期重要文献材料,其语言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对简帛语言研究以及汉语词汇史的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应给予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6.
先秦时期黄河航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黄河曾是中国古代水网河运的中心和主干道。前人每每以《尚书·禹贡》时代作为黄河航运的开始,而据近代学者研究《禹贡》最后成书于战国时代。从最早黄河行船到战国时期黄  相似文献   

7.
1977年雍城考古队在陕西省凤翔县高庄发掘战国时代到秦的墓葬46座。报告于1981年发表(以下简称《简报》),出土钱币的专题报告在1988年发表(以下简称《考辨》)。这个发现是研究秦半两最重要的资料。高庄位于凤翔县以北5公里,战国时期秦都雍城以南。西面有东社、八旗屯,分布着春秋、战国时期的小型墓葬。八旗屯以南有著名的秦公陵园,为秦国历朝君王之陵寝  相似文献   

8.
刘乐 《陕西史志》2002,(1):54-55
近期,一则报道陕南城固县原公镇西坝村发现清代《韩氏宗谱》的新闻,吵得沸沸扬扬。报道据此家谱中的内容,宣传韩信又代说,还得出唐豪韩愈乃汉大将韩信六十世孙的结论。笔五年前接触和研究过该《韩氏宗谱》,认为宣传仅凭一清代的民间宗谱,  相似文献   

9.
乔志敏、赵丙唤合写的《新郑馆藏东周陶文简释》(载《中原文物》1988年1期11页),发表了春秋至战国时期新郑所出郑韩陶文二十七件,其中属于春秋时期的一十八件,多为计数用的数字。属于战国陶文九件,其中有两件为印陶(即考古工作者过去所习惯称谓的戳记陶文)。作者对陶文作了有意义的考释,并对每件陶文的时代及其所从属的陶器,出土与采集的时间、地点都作了清  相似文献   

10.
丁雪莹 《神州》2014,(18):207-207
为适应公共财政管理改革和行政单位财务管理改革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行政单位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于2013年12月18日颁布了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并于2014年1月1日起执行。本文对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然后探讨了新《制度》与新实施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相互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简论三省制度在宋朝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省制度在中国古代官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近几年来,人们对三省制度的形成及其在唐、五代的变化研究较多,而对三省制度在宋朝的变化虽经常提及,但多语焉不详,罕有专门论述。本文试图对三省制度在两宋时期的演变情况,作一简要论述,不当之处,敬俟匡正。研究中国古代史者对三省制度在宋朝的变化情况,共有两种说法:(一)空存说,认为宋朝时“三省之制空存,宰相之权尽收”:(1981年第2期《学术月刊》,王超《三省考略》)(二)废除说,认为三省制度在宋朝时已“正式被废除了”。(1982年第1期《华南师院学报》,魏俊超《试论中国封建社会相权的演变》)我们认为,以上两种说法,都不足以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穆天子传》为切入点,依据《穆天子传》所载及其相关文献论述了先秦时期丝绸之路的存在,并且论述了战国时期因运输和买卖丝绸而形成的丝绸之路对中西物资交流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年度魏晋南北朝史方面的研究论著数量众多,其中论文就有300多篇。在选题上,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以及社会史方面的文章要远多于经济、军事等其他方面。主要著作有:柳春新《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岳麓书社)、于涛《三国前传》(中华书局)、赵以武《梁武帝及其时代》(凤凰出版社)、李凭《北朝研究存稿》(商务印书馆)、黄少英《魏晋人物品题研究》(齐鲁书社)、张军《汉魏晋军府制度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汪清《两汉魏晋南朝州、刺史制度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薛菁《魏晋南北朝刑法体制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胡阿祥主编《江南…  相似文献   

14.
清代边疆地区农牧业.屯垦的研究,是边疆开发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改革、开放的进程,史学界对这一新课题的研究逐步深入,取得丁长足的进展。本文仅以笔者所收集到的有关论著,按照地区作简要概述。一、对清代边疆地区农牧业、屯垦的总体研究。早在30年代,已有人发表著述论及中国历代的土地、屯田制度。著作方面有陈登元的《中国土地制度》(商务印书馆,1932年).陈伯瀛的《中国旧制丛考》(商务印书馆,1935年),万国鼎的《中国田制史》(上海南京书店,1934年),唐启宇的《历代屯垦研究》(正中书局,1944年)。论文方面有束世泟的  相似文献   

15.
邯郸古城     
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境内西南部 ,有一座古城遗址 ,系我国战国时期赵国都城遗址 ,现部分残垣尚存。 1961年 ,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邯郸之名 ,最早见于《春秋·谷梁传》。战国币铭文有 :“甘丹”。三国时魏人张晏释曰 :“邯郸山在东城下。单 ,尽也 ,城廓从邑故加邑云。”故“邯郸”沿称至今。盘庚迁殷之后 ,邯郸市境内是殷商“畿内地”的“离宫别馆”。春秋时期 ,邯郸先属卫 ,后属晋。公元前五世纪 ,邯郸开始作为一个地方经济中心城邑见诸史册 ,昌盛时间达 5 0 0年。公元前 4 0 3年 ,晋国的赵、魏、韩氏立为侯 ,邯郸为赵氏封邑…  相似文献   

16.
文史快车     
正"下里巴人"不是人"下里巴人"最早见于南朝萧统的《文选·宋玉〈对楚王问〉》,书曰:"客有歌于郢中(楚国国都)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下里》和《巴人》原来都是战国时期楚地民间歌曲(下里即乡里,巴人指巴蜀一带的人,  相似文献   

17.
《文献》2010,(4)
<正>韩应陛(?-1860),字鸣塘,又字对虞,号绿卿,江苏松江(今属上海)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举人,曾官内阁中书。他是清末重要藏书家,其藏书处名曰"读有用书斋",著有《读有用书斋杂著》。其藏书甚富,不乏宋元善本,尤多旧钞精校本。韩氏不仅藏书,且有的亲手抄录,有的精加雠校。韩氏藏书主要得自黄丕烈、汪士钟、戈载等吴中名家所藏,此外又自湖州  相似文献   

18.
1975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发掘出土的秦简《为吏之道》,为我们研究战国时期秦国的吏治制度及思想特点提供了非常珍贵的文献资料。简文出土以后,有学者指出《为吏之道》是秦代官府培训学吏的道德教材(吴福助:《睡虎地秦简论考》,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第176页),在性质上它类似后世封建统治者称颂为‘可为牧令圭臬’的‘官箴’(刘海年:《战国秦代法制管窥》,法律出版社  相似文献   

19.
《战国时期韩国疆域变迁考》补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国时期各国疆域的变化比较复杂,加上史料记载有缺漏,给研究战国史造成了许多不便,尤其是三晋各国的疆域变迁,前人虽有一定的整理与探索,但限于材料,许多问题还说不清楚。最近,《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3期刊发了李晓杰先生《战国时期韩国疆域变迁考》(以下简称李文),对韩国疆域的变化作了比较细致的梳理,为考察三晋疆土的变化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李文主要依据《史记》等文献,没有更多地注意古本《竹书纪年》中的有关韩、魏领土变化的记载(只引用了五处),对考古资料也注意得较少(文中仅引  相似文献   

20.
宋人路振出使辽朝,写成《乘轺录》上交宋廷,其中关于萧后与韩德让生有"韩氏子"之记载是无中生有。经考证,此"韩氏子"乃韩德让侄孙耶律宗福(滌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