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边疆研究领域唯一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本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双百”方针,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争鸣,为促进中国边疆地区的发展、中国边疆研究学科的发展服务。《中国边疆史地研究》设置有:边疆理论研究、边政研究、历代疆域、边疆开发、边疆民族、边务交涉、边疆地理、边界研究、海疆研究、周边地区研究、边疆研究史、新书评介、边疆考察、学术动态等十几个栏目,并不定期设置笔谈专栏,刊登针对学科发展或学者们…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在海疆史地研究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学术成果大量问世,不仅在传统的研究领域出现新的观点、取得新的突破,而且还拓宽了研究领域,过去研究较少甚至未曾涉及的学术内涵,在这一时期被广泛论及,相关成果纷纷涌现。“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在新世纪人们对海洋普遍关注的前提下,如何深入开展中国海疆史地的学术研究,进而使中国边疆学不断进步并日益完善,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为此,我们编辑了这组章,希望对未来中国海疆的学术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联合筹办的“中国边疆史地学术讨论会”于10月22日至26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期间,来自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的百余名代表就中国历代边疆政策、边疆管辖、边疆开发、边疆经济与文化、边疆民族与民族关系、疆域和边界研究概况、近代边界和现代海疆等问题展开了认真的讨论。与会者认为,新时期的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必须体现时代精神和符合时代要求,在继承前人研究遗产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1年创刊,似乎转眼间功夫就迎来正式出刊一百期了,这的确是可喜可贺之事。在25年间,它实现了从《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导报》到《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过渡,见证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向中国边疆研究所的转型,承载了边疆史地研究学科建构渐趋明晰、逐步拓展、蒸蒸日上的成长历程。《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不只是边疆研究者重要的学术园地,更是中国边疆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孵化器和助推器。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边疆,包括陆疆和海疆。中国边疆史地的研究历来多注重于陆疆,而对于海疆的研究却很不够。这也许是因为,正如本文作者所指出的那样,在中国,很少有人把沿海各省看成是边疆地区。本文作者郭东华(译音)先生是台湾前中国国民军校校长,现为战略研究会会长.《中国的海疆》(英文)一文是提交于1984年在台北举行的“国际中国边疆学术会议”的论文。  相似文献   

6.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一部中国史,上下五千年,东西南北中,均有边疆史地研究的对象。为了推动我国边疆史地研究的发展,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在《西北史地》编辑部的鼎力相助下,从1987年9月始在《西北史地》上创办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学术专栏。以中国边疆史地作为研究主体而独辟学术专栏,在40年的大陆史坛上尚属首次。因而,颇得历史学界,特别是地方史、中外关系史、民族史研究同仁的关心与支持,使专栏成为发表边疆史地研究论文、沟通彼此信息的小小园地。  相似文献   

7.
1991年是中国边疆史地研究蓬勃发展的一年。这一年,历史研究工作者一方面对中国边疆史地学科本身的框架、模式、性质、任务,继续作深层次的研究,另一方面对该学科的内涵做了更广泛的、颇具学术价值的研究,在中国边疆史地许多重要研究层面上,都有专著和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作为组织、协调这一研究的机构,在  相似文献   

8.
论鸦片战争前后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热潮中的史书编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史书编纂在鸦片战争前后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向 ,主要表现在 :由边疆史地研究引发对域外史地的研究 ;史地学者能够根据社会变动的需要 ,灵活变通地运用史书体裁、体例 ,撰述了一批具有个性色彩和时代特色的史地著作。这是对章学诚寻求史学变革之道的有力回应 ,反映了中国传统学术的重要变化。  相似文献   

9.
中国边疆史地学术讨论会10月22日在北京大学开幕。建国39年第一次举行的这次学术会议,表明边疆史地问题将不再是一个学术禁区。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内容包括中国疆域史、中国近代边界史、中国历代边疆治理与开发政策等.受“左”的思想影响,过去这一研究领域一直被视为禁区,一些数百年前的档案史料被作为“机密”,查阅受到种种限制。在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大潮的拍击下,这一封冻数10年的坚冰终于被逐渐打破。近年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工作者经过艰苦努力,完成了一批重要学术成果.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任吕一燃呼吁:首先要进一步放宽研究人员查阅边界  相似文献   

10.
时局变动与经学变动,是对嘉道之际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兴起原因的简要概括。该研究的兴起,首先与国际局势重大变动密切相关。其次就国内社会环境变化来说,一是社会矛盾的激化促使士人关注边疆问题;二是清政府的边疆政策失误激发了这类研究;三是清政府在边疆问题上麻木昏聩与无知,促使有为的士大夫更为关注边疆的研究。再次,在学术根源上,主要有复兴的经世致用思潮与边疆史地的学术积累。此外,西学东传作为一种重要的外部学术因素,对嘉道之际的边疆史地研究也产生了尤为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陆贾《新语》是西汉初年的重要作,但历来研究甚少。近年王利器先生汇旧注古本,撰为《新语校注》一书,甚为精当。本从校勘、注释两个方面对王进行了补正。  相似文献   

12.
13.
根据汉籍史料和阿拉伯地理文献,区分了中外史料记述的不同,考辨了千泉、白水城和恭御城的方位。玄奘所言"千泉",当在今哈萨克斯坦的梅尔克;玄奘所言千泉与阿拉伯地理学家所记之千泉,并非指称同一地方。玄奘所记白水城与阿拉伯地理学家所记之白水城(Isfijab)不能相等同;玄奘所记"白水",似应"泉"字之讹,即为阿拉伯地理学家所记之千泉(Abarjaj);而玄奘所记"恭御城"是阿拉伯地理学家所记之白水城。  相似文献   

14.
15.
ABSTRACT

Kant maintains in the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that both materialism and spiritualism cannot explain our existence. This paper argues that Kant’s relation to (psychological) materialism is more complex than this rejection suggests and is usually thought, and it evaluates this relation in a new and more positive light. The paper shows that Priestley anticipates some of Kant’s arguments against rationalist psychology, and that Kant’s rejection of materialism does not commit him to an immaterialist metaphysics of the soul. These arguments involve a discussion of the problem of the unity of consciousness and of notions such as simplicity and identity.  相似文献   

16.
17.
德治 《旅游纵览》2010,(2):30-33
究竟摄影体裁如何划分,又有多少种呢?从体裁的定义上看,普遍说法是,"体裁指一切艺术作品的种类和样式,其艺术结构在历史上具有某种稳定的形式。"前苏联奥夫相尼柯夫在撰写的《简明美学辞典》中说,体裁"表示一门艺术内部分类的概念,每一种体裁都有一整套相对稳定的艺术手段,这些艺术手段就是体裁的独特辨认标志。  相似文献   

18.
19.
《神仙传》是一部道家的著作,其中的语言多有特色。本文以《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他书,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讹误汇录成文。  相似文献   

20.
Suganami, Hidemi, On the Causes of War
Kagan, Donald, On the Origins of War and the Preservation of Pea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