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8 毫秒
1.
赤峰地区红山文化遗址的分布较为普遍,但红山文化积石冢却鲜有介绍。通过对赤峰市喀喇沁旗发现的7处红山文化积石冢分布情况、地理环境及采集遗物进行详细介绍,对积石冢典型器——筒形器及其他实用器进行分析,比对与相邻地区的红山文化积石冢相互关系,探索与相关考古学文化积石墓的渊源,为研究红山文化积石冢、进一步探讨红山文化以及与周边考古学文化的关系等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2.
2012年12月至2013年1月,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位于金州新区的张家岚后山积石冢进行了发掘。该积石冢为单体积石冢,被严重破坏,冢内仅发现11个墓室,出土陶器、石器和玉器等。时代为小珠山三期至双砣子一期。  相似文献   

3.
在牛河梁积石冢发掘所提供的层位关系基础上,分析出土陶筒形器的形态变化,建立牛河梁地区积石冢的整体分期方案,可以分为两期四段。在此基础上,结合碳十四测年以及与其他考古学文化的比较,进一步推定积石冢所处时期的绝对年代在距今5700~5100年之间。  相似文献   

4.
辽宁牛河梁第二地点四号冢筒形器墓的发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第二地点经多年连续发掘,共揭露出6个大型积石建筑单元。以圆形祭坛为中心,其他5座积石冢丘分别排列其东西两翼和北侧。四号积石冢紧邻祭坛的东侧,是该地点中面积最大,结构也最为复杂的石筑冢丘,在它的南半部叠压有一片人工铺砌的碎石层面,其间分布多座形制特殊的彩陶筒形器墓。1989~1996年间在这里先后清理了6座此类形制的墓葬,因四号冢全部发掘工作尚未结束,现择其中3座(编号:89NⅡZ4M5、93NⅡZ4M6、96NⅡZ4M7)  相似文献   

5.
辽宁阜新县胡头沟红山文化积石冢的再一次调查与发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3年10月底,我们通过对胡头沟红山文化积石冢的再一次调查与发掘,对该积石冢的全貌与结构有了翔实的了解,并新发现2座小型墓葬.  相似文献   

6.
在以往的考古报道和研究中,学者们多使用老铁山积石墓、将军山积石墓等遗址名称.经查,这两地点相距不远,而且积石墓相连成片①,同时有学者指出:"过去所谓老铁山积石冢,实际上是包括将军山积石冢在内" ②.因此笔者以为这两个遗址名称名义上指代的是两个遗址,实为同一墓地的两个不同称谓.为避免引起混淆,笔者建议将该遗址合称为老铁山·将军山积石墓.  相似文献   

7.
2005年,对辽宁大连市土龙子4~7号积石冢进行清理。各冢均由数座长方形石砌墓室组成。墓室铺垫地石,再以石板、石块砌筑四壁,墓顶用多块石板封盖,墓室之上再积石堆垒。埋葬方式为多人二次或多人多次葬。出土遗物以陶片为主。冢群的年代应为庙山青铜时代遗址上层文化时期,距今约3000年。  相似文献   

8.
在鸭绿江和浑江流域的集安和桓仁地区,分布着壁画坟。集安地区确认有一万数千座古坟,壁画坟则为21座。如按古坟群和墓区分别列举,则如下述。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究夏家店上层文化与大连岗上类型积石冢和欧亚草原石板墓文化的关系,证明了岗上类型积石冢产生的变化应与石板墓文化向东南的输出有关。在相距如此之远的两种文化之间产生的交流与影响,萨满教文化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辽宁牛河梁第五地点一号冢中心大墓(M1)发掘简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7年9月18日,在清理牛河梁红山文化第五地点一号积石冢时,在积石冢的中心部位,发现了1座中心大墓(M1),遂对其进行了正式发掘,至20日清理发掘结束。现将发现情况简报如下: 一牛河梁红山文化第五地点东北直线距第一地点神庙遗址约2公里,系一略呈北陡南缓、有多处片麻岩露于地表的  相似文献   

11.
访日随笔     
披着西北高原的黄土,裹着中国北方的寒气,在新年的大年初一,我暂别了故土,踏上了异国的土地。这次远行,是应日本奈良文化财研究所泽田正昭先生的邀请,参加为期14天的文物保护技术交流活动。在日期间,我先后参观了奈良文研所、奈良博物馆、奈良唐招提寺、奈良平城宫遗址、东大寺、京都东本愿寺、熊本古城、熊本县立装饰古坟馆、福冈县竹原古坟馆和王冢古坟馆、北海道开拓纪念馆、北海道小樽手宫洞窟等遗迹。  相似文献   

12.
徐昭峰 《考古学报》2019,(2):143-162
<正>目次一典型遗址二文化编年三文化辨析四文化谱系五交流与融合六余论辽东半岛南端指西起渤海东海岸、东至长海县的海洋岛、东北至丹东,南起黄渤海交界处的旅顺老铁山,北至瓦房店、普兰店、庄河与营口、鞍山交界的千山山脉一线以南。这一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发现与研究,可以追溯至1949年以前对老铁山积石冢、文家屯、四平山积石冢等的调查研究。1949年以后,发现了一系列相关遗存。具有编年意义的发掘是在1978  相似文献   

13.
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头像的发现与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牛河梁"女神庙"和积石冢遗迹群,是继喀左县东山嘴遗址之后,有关红山文化的又一重大发现。目前,发掘工作还刚刚开始,就已出土了"女神庙"的泥塑人像、动物塑像,陶祭器和积石冢内随葬的玉雕猪龙等重要文物。其中尤为珍贵的,是在"女神庙"主室西侧发现的群像中,有一尊基本接近真人大小的彩塑女神像,其肢体虽已残碎,但头部基本完好(编为一号女神头像,见彩色插页壹),这里特为介绍,并试作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西部山区是“红山文化”的发源地,而“红山文化”又是构成“北方古文化”的主要支柱。经1983年至1985年的多次试掘,在东经119°30′、北纬41°20′的地域内,发现了距今5000多年的大型祭坛、女神庙和积石冢群址。据1986年7月25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报道:“这一重大发现不仅把中华古史的研究从黄河流域扩大到燕山以北的西辽河流域,而  相似文献   

15.
辽宁牛河梁第二地点一号冢21号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89年秋季,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牛河梁工作站在牛河梁红山文化第二地点积石冢的发掘过程中,发现一座较大型墓葬,遂即做了清理,墓葬顺序编号为89N Ⅱ Z1M21。  相似文献   

16.
红山文化的“唯玉为葬”与辽河文明起源特征再认识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牛河梁遗址的红山文化墓葬有许多引人瞩目的特点。只葬玉器,不葬或基本不葬陶、石器就是其中最突出的特点之一。牛河梁遗址已正式发掘的积石冢共4个地点,它们是第二、三、五和十六地点。牛河梁第二地点(编号牛2)为多冢组合,东西一线铺开四冢一坛,一、二、四号冢都出有多座墓葬。一号冢(Z1)已发掘墓葬26座,它们的随葬品出土情况是:只随葬玉器墓14座,随葬玉器同时随葬石器墓1座(石器为石钺1件),无随葬品墓11座。未见有随葬  相似文献   

17.
上个世纪80年代,辽西发现五千年前祭坛女神庙积石冢群址。考古学家根据已经出土的大批文物推断,五千年前这里曾存在过一个具有国家雏形的原始文明社会。这一重大发现使中华文明史提前了一千多年。  相似文献   

18.
关于红山文化勾云形类玉器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军  栾兆鹏 《文物春秋》2001,(1):8-14,21
红山文化是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中最早被认识的一种文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红山文化祭坛、女神庙、积石冢的重大考古发现以及大量玉器的相继出土,不仅进一步证实了东北是我国远古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而且为探讨我国古代文明起源提  相似文献   

19.
一高松冢古坟位于日本奈良县高市郡明日香村。1972年3月(日本昭和47年)由明日香村与(?)原考古学研究所发掘,发现了彩色壁画,被日本舆论界誉为日本本世纪考古界最大发现。日本奈良县明日香村为中心的“飞鸟”地方,是公元六世纪末期到八世纪初期日本“飞鸟时代”的政治、文化中心,留下来的文化遗迹十分丰富。当时活跃在此地的《日本书纪》与《万叶集》中的主人公们就是在这里寻求他们死后的世界。除大型的宫殿、寺庙遗迹外,这里的古坟很多,如日本天皇  相似文献   

20.
禹山41号墓是高句丽重要的积石石室壁画墓,以往学界对于该墓时代的推断分歧颇大。本文通过该墓与将军坟及其陪冢的形制对比,主室正壁壁画的时代特征,以及该墓出土遗物的类型学研究,将禹山41号墓的时代推定为5世纪后叶晚段,并根据这一结果,将高句丽墓制由积石墓向封土墓的过渡下限定为5世纪—5世纪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