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泉窑属南方青瓷系统,窑址在今浙江省龙泉县境内。它是在继承越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初创期的产品与越窑没有多大区别,至北宋时期已脱颖而出,南宋是其鼎盛期,元代龙泉青瓷的产地、产量继续扩大,尤其在烧造大件器物的技术上有所突破,明中期后渐趋衰落,清康熙以后龙泉窑停烧。龙泉窑是一个庞大的青瓷窑系,其产品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发现。江西地区明代纪年墓中出土了一批龙泉釉青瓷,并且大多集中在藩王、高官及其家族墓中,这批青瓷究竟是浙江龙泉窑烧造的还是江西地区仿烧的,有不同的意见。本文拟对这批青瓷集中地作一详细介绍,并试着对窑…  相似文献   

2.
正一、明代早期龙泉窑青瓷的官器特征明代初期至成化时期,龙泉窑青瓷质量仍然较高,并为宫廷烧造御用器。浙江处州龙泉窑枫洞岩等窑场曾烧造宫廷用瓷,为明代龙泉窑发展高峰期。《大明会典》记有"洪武二十六年(1393)定,凡烧造供用器皿等物,须定夺样制,计算人工物料如果数多,起取人匠赴京,置窑兴工,或数少,行移饶、处等府烧造。"《明宣宗实录》记载:"成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烧造瓷器的国家,中国瓷器的起源就在浙江。早在东汉时期,越窑便已经能够烧造成熟青瓷,自那时起,浙江便一直都是中国青瓷的生产中心,越窑和龙泉窑是浙江最重要的两个青瓷窑场。北宋时期越窑衰落,龙泉窑开始崛起,取代越窑成为全国的青瓷生产中心。考古调查工作表明,早在三国西晋时期,龙泉地区就已经开始烧造瓷器,但直到北宋时期,才开始生产我们现在所熟知的龙泉窑风格的瓷器。宋代是龙泉窑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北宋时期,龙泉窑受越窑、瓯窑等周边  相似文献   

4.
清宫旧藏明代龙泉青瓷,应是明朝宫廷的原藏之物,反映了明初龙泉青瓷"官器"的烧制面貌。这批青瓷的制作工艺具有元代遗风,以礼器和陈列器为主。相关文献和近年窑址考古发现的新资料表明,在明代早期,处州龙泉与景德镇窑一样,也按照宫廷定样烧制了一定数量的青瓷"官器",其中部分器物应该是龙泉大窑枫洞岩窑场的产品。明代早期是龙泉窑发展的又一个高峰。  相似文献   

5.
龙泉窑是宋代著名瓷窑之一,在今浙江省龙泉县,是我国古代烧造青釉瓷器的重要产地。自宋至清代龙泉窑青瓷不仅供应国内各地人民需要,并大量销往国外,是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之一。关于龙泉窑烧瓷年代的下限问题,过去有些文章对明代中期以前的龙泉窑研究较为重视,这与明代中期以后龙泉窑生产逐渐趋向衰落有关,至于清代龙泉窑烧瓷状况如何,就很少有人探讨。现  相似文献   

6.
宋元明时期闽北(福建北部)地区的青瓷生产受到了龙泉窑的影响,其仿龙泉青瓷的生产在宋代最盛,元代渐衰,明代仅余零星几处。闽北窑场对龙泉青瓷的仿烧程度不同并呈现出一定的分布规律,即同一水系上的窑场受龙泉窑影响程度近似,距离龙泉窑中心产区愈近的流域所受影响愈大,反之则愈小。闽北仿龙泉青瓷主要为外销而生产,至迟在北宋末年,其产品已运销东南亚地区,到南宋早中期仍是重要的外销船货。  相似文献   

7.
季寿山 《收藏家》2006,(4):47-48
龙泉窑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青瓷窑系,因窑址主要分布在浙江西南山区的龙泉境内而得名。它烧造历史悠久,早在北宋时期创烧,至明代盛烧不止,到清代结束。在我国青瓷发展史上,龙泉窑是在越窑衰落之后兴起的一个青瓷窑,但它发展迅速,延绵时间超过了越窑,约有800年左右的历史,是我国制瓷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瓷窑体系。龙泉窑历史悠久,窑场分布范围广,产量甚大。据考古调查,已发现龙泉青瓷窑址500多处。龙泉市是龙泉窑的主要产区,在龙泉市境内已发现古窑址360余处。龙泉市不但窑址多、产量大,且制瓷工艺技术高,出现了大窑、溪口等名窑。在龙泉窑漫长的制…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近年来的出土资料与相关文献对景德镇地区明代仿龙泉窑瓷器作了较为全面的考察,考察对象主要包括御窑厂遗址出土的明代官窑仿龙泉窑器,以及景德镇地区明代民窑仿烧的龙泉窑器。研究表明,明初景德镇地区受浙江龙泉窑的影响,仿烧技术已达较高水平。随着明代官窑仿烧技术的完善,以及景德镇地区仿龙泉窑的成功,龙泉青瓷的地位逐渐被景德镇窑所替代。  相似文献   

9.
伍显军 《收藏家》2014,(8):47-52
龙泉窑是中国制瓷历史最长的瓷窑。鼎盛时期的龙泉窑粉青、梅子青釉瓷器把青瓷釉色之美推到顶峰极致。龙泉、温州分处瓯江上、下游,特殊的地缘关系决定了龙泉窑青瓷与瓯窑青瓷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0.
对于古代陶瓷器的鉴定,有多种方法,各有利弊,对瓷器的微观研究已引起许多学者的注意。对历代龙泉窑青瓷胎釉显微观察研究,也已有人涉及。丽水龙泉是龙泉窑青瓷的原产地,丽水市博物馆的历代龙泉窑青瓷收藏较多。我们选择部分馆藏重要龙泉窑青瓷,进行显微微观探索,以期取得经验,便于今后开展系列研究。本文公布这次实验情况,借以揭示龙泉窑青瓷在自然老化过程中显微变化情况,探讨简易手段鉴定龙泉窑青瓷的途径,促进龙泉窑青瓷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前言“龙泉青瓷”,产于浙江省西南部的龙泉、云和、庆元、丽水等地,即古代的处州地区,亦称“处瓷”。又因龙泉县是其中心,故称“龙泉青瓷”。据调查了解,在龙泉县以东至云和县境内,即龙泉窑东区,分布于瓯江上游大溪两岸的古瓷窑址甚多,保存也较好,而且自北宋以来至明代各个时期的窑址均有。1979年,为配合基建工程积极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境内的龙泉窑是宋、元、明早期著名的青瓷窑场,尽管考古资料揭示龙泉窑的始烧年代可能早至东汉,但形成龙泉地区青瓷风格的制品则是起于北宋。  相似文献   

13.
简讯     
《收藏家》2011,(10)
大雅·传承—2011龙泉青瓷展在北京开幕由浙江省龙泉青瓷行业协会主办,北京闽龙陶瓷艺术馆承办的大雅·传承-2011龙泉青瓷展近日在北京闽龙陶瓷艺术馆开幕。龙泉窑是中国陶瓷史上烧制年代最长、窑址分布最广、产品质量最高、生产规模和外销范围最大的青瓷  相似文献   

14.
<正>龙泉窑是我国南方著名的青瓷窑场,是中国青瓷工艺发展史上的高峰,代表了中国青瓷发展的最高水平。南宋龙泉窑集古代青瓷生产工艺之大成,所创梅子青、粉青为青瓷釉色之冠,釉色如冰似玉,洁净莹泽,耀青流翠,为世所珍。冯先铭称赞:"它是巧夺天工的人工制造的青玉,宋代龙泉青瓷的每一个碎片,至今仍令我们为它的釉色所倾倒。"国家博物馆藏龙泉窑青瓷非常丰富,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古典戏曲在宋金元时期逐渐形成、发展并成熟。戏曲故事的情节、对白和人物形象深入人心,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符号,并作为装饰图案呈现在日常器用之上。受此影响,元明时期的龙泉窑大胆引入戏曲元素作装饰题材,用自身擅长的精美印花及刻划花直观地表现戏曲故事,丰富了装饰纹样,为青瓷的生产注入了新鲜活力,从而为龙泉窑在元代的大发展以及明代前期的继续繁荣提供了助力。将戏曲元素融入青瓷装饰,不见于宋代龙泉窑,是元明时期伴随戏曲艺术繁荣在龙泉青瓷装饰中出现的新情况。  相似文献   

16.
<正>龙泉窑是继越窑、耀州窑、汝窑、南宋官窑之后青瓷生产的又一高峰,是青瓷生产发展到后期的杰出代表。晚唐、五代时期,龙泉、庆元等地的窑业生产开始形成规模,并且渐成体系,成为龙泉青瓷生产的发端。两宋之际动乱,北方制瓷业中一些重要工艺技术传播到南方。其中,胎釉配方的改进和厚釉工艺对龙泉窑制瓷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北宋后期,龙泉窑发展成为具有举足  相似文献   

17.
闪淑华 《收藏家》2011,(4):85-86
龙泉窑位于浙江省西南部龙泉县,是宋代著名的青瓷产地。龙泉窑创烧于北宋,南宋为极盛时期,元代有较大发展,其下限可至康熙,具有七八百年的烧造历史。  相似文献   

18.
《文物》2017,(8)
本文通过对龙泉窑青瓷的出土品及传世品与宋元金银器对比,发现龙泉窑仿金银器青瓷的器形元代种类大增,龙泉窑元代新增器形的金银器原型早见于宋代,而龙泉青瓷对其追模却集中出现于元代而非宋代,表现出不同步性,反映出金银器在元代地位的相对上升。元代龙泉窑引入金银器元素,丰富了自身的造型、装饰形式,为龙泉窑在元代的大发展提供了助力。  相似文献   

19.
历代龙泉青瓷釉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龙泉窑是我国陶瓷生产业中最重要的窑场之一,其制瓷业有着一千多年的发展历史。现代仿古龙泉青瓷的生产水平也达到了一定高度。为研究不同时代龙泉青瓷产品的特征,特采集一组宋、元、明及现代龙泉青瓷样品,通过显微观察、色度测定及对瓷釉的主量、微量化学组成进行X荧光分析,实验数据分析表明龙泉青瓷釉的制作有一定的年代特征,宋早期青瓷釉中存在石灰釉产品,而南宋以后,龙泉青瓷釉逐渐成为石灰碱釉。现代仿古龙泉青瓷的主量化学组成与古龙泉青瓷有很大相似性,但微量组成的不同反映出在原料配方上还存在很大差异。分析结果将为龙泉青瓷的研究与鉴定提供部分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20.
叶英挺 《收藏家》2007,(5):47-50
一般认为,在龙泉窑的烧造历史上没有出现过支钉支烧,然而笔者自收藏龙泉窑瓷器以来却收集到一些带支钉痕的龙泉窑青瓷残片及相关的支烧工具,这些残片和窑具都是南宋龙泉窑的产物。南宋龙泉窑总能带给人惊喜和意外,支钉现象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