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奕 《风景名胜》2021,(1):0072-0072
湖泊型湿地是湖泊生态系统与湿地生态系统综合体,是地表水平衡的调节器,也是动植物栖息和居民亲近自然的重要生态空间,湖泊型湿地公园生态规划与设计对维持湖区生态系统平衡和旅游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生态保护、生态恢复两个方面出发,提出了鸳鸯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规划策略与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卜文娟  陆诤岚 《人文地理》2009,24(4):110-114
随着湿地公园旅游热的兴起,更为生态化的公园设计显得尤为重要,而游步道作为游客游览的主要通道,正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以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为例,阐述了游步道设计在湿地公园保护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炼出湿地公园游步道设计的遵循原则,并针对设计中的各个要素进行详细地分析和研究,提出湿地公园游步道的设计应充分体现旅游行为与生态保护的融合。  相似文献   

3.
何达兴  赵洪容 《风景名胜》2009,(11):114-115
不知道上苍为何如此厚待临海,不仅给了它山海湖江,还不忘留下一方湿地。 三江湿地公园位于灵江、永安溪、始丰溪三条江的汇合之处,不仅是台州市首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也是世界上典型的潮汐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4.
程奇 《旅游纵览》2023,(13):15-18
本文以携程网抓取的网络评论文本为研究素材,利用ROST Content Mining软件,从游客评论高频词、情感等方面研究其对抚仙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旅游形象感知。结果表明:第一,游客对抚仙湖国家湿地公园的认可度较高,对湿地景区旅游的整体感知和旅游体验总体较好;第二,79.31%的游客对抚仙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整体形象评价为正面评论;第三,从旅游吸引物、旅游环境、旅游设施与服务、旅游体验、旅游评价等角度分析游客对抚仙湖国家湿地公园形象感知的特征与差异,发现该湿地公园仍存在较多有待改善的地方。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最后提出抚仙湖国家湿地公园旅游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吴江  周年兴  黄金文  丁正山 《人文地理》2007,22(5):124-127,123
本文从湿地公园的概念与研究动态入手,以江苏、上海沿海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例,提出了湿地公园建设与湿地旅游资源保护的协调机制,从理念、目标、规划与政策、技术和管理、决策调控五个层面提出协调机制实施的基本模式。通过研究,希望能丰富湿地旅游资源保护的方法和途径,对湿地生态功能结构的维护和资源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朱立  刘霞 《旅游纵览》2015,(3):214-216,218
生态旅游资源是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的基础,同时,科学地评价生态旅游资源,是合理的规划和开发生态旅游的前提。随着人们生活和消费习惯的改变,生态旅游将成为新世纪最重要的旅游发展方向。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长春北湖国家湿地公园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长春北湖国家湿地公园的观赏价值所占权重最大,旅游饮食、住宿以及人员素质等方面较低。根据评价结果,对长春北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为科学的完善北湖湿地公园,以及湿地旅游的发展提供科学的数据以及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浙江省杭州市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以在携程网、马蜂窝、美团网和去哪儿四大旅游平台抓取的网络评论为数据样本,通过产品层次理论和体验经济模型,运用文本分析法分析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智慧产品现状与旅游者对智慧旅游产品的体验,最后提出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智慧产品和游客体验优化路径,希望能够为智慧景区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栗兴超 《风景名胜》2021,(2):0018-0018,0021
湿地是一种独特的自然环境,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逐渐得到人们的喜爱,建设湿地公园是对湿地的一种欣赏,一种爱护。湿地公园实际上是将景观和湿地融合在一起,然后实现 1+1 大于 2 的作用。本文会对湿地公园进行一个说明,强调建设湿地公园的意义,然后讲述设计湿地公园所遵循的原则,最后说出如何设计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浙江省杭州市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以在携程网、马蜂窝、美团网和去哪儿四大旅游平台抓取的网络评论为数据样本,通过产品层次理论和体验经济模型,运用文本分析法分析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智慧产品现状与旅游者对智慧旅游产品的体验,最后提出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智慧产品和游客体验优化路径,希望能够为智慧景区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潘淼  魏静宇 《风景名胜》2021,(2):0070-0070
近年来,我国不断提高建设数量,许多大型湿地公园也逐渐成为旅游胜地,并且低位逐渐增强。西溪湿地公园是国家级湿地公园位于浙江省杭州市,面积约10平方公里,属“杭州三西”之一。无论是湿地规模还是公园建设水平都是在城市次生湿地中罕见的。本文主要对西溪湿地公园的立意、主题、布局、要素组织等方面进行分析,来为今后湿地公园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吴倩 《风景名胜》2021,(4):0298-0299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在人类的发展进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湿地对整个生态系统来说,也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当下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对于湿地的研究与保护也成了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研究湿地生态系统进展及修复技术,对于湿地系统及人类自身都十分有益。本文基于国内外对湿地相关的研究进展,通过理论及实地调查等方法。研究了如何修复湿地生态系统,使湿地能够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发挥自身作用,并在赛里木湖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深化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2.
李萌萌 《风景名胜》2021,(4):0010-0010,0012
随着生态旅游文化的发展,湿地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湿地文化形象的构建是打造特色旅游标志的有效途径。蚌埠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有着得天独厚地区资源优势,本文从景观规划和品牌形象设计为出发点,打造具有浓郁淮河文化和地域特色的区域性湿地公园标志文化,展示淮河流域城市的新形象,打造具有独特魅力和活力的湿地形象,形成具有湿地特色的生态旅游文化精品项目,打造与湿地城市公园经济效益相一致的旅游文化品牌,是一种新的整合模式,建构城市湿地公园旅游文化品牌与经济效益结合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丝绸之路》2012,(3):77-77
近日,由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联合湿地国际中国办事处共同主办的“寻找中国最美湿地”评选活动在北京完美谢幕。根据中国湿地的特点,参照《湿地公约》的相关标准,银川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从全国近700家国家和地方级的湿地保护区及湿地公园候选单位中脱颖而出,凭借生态系统完整,景观美丽奇特。  相似文献   

14.
徐伊  王毅 《风景名胜》2014,(8):152-157
在树荫浓密的湿地水域,乘一叶随波飘摇的小舟,乌篷之下品一杯温润的绿茶.在天堂杭州,除了有一面名声在外的碧湖之外,还有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是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公园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区西部,距离杭州西湖五公里,在杭州天目山路延伸段,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园区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正所谓“一曲溪流一曲烟”,整个园区六条河流纵横交汇,水道如巷、河汉如网、鱼塘栉比如鳞、诸岛棋布,形成了西溪独特的湿地景致.  相似文献   

15.
《丝绸之路》2009,(21):74-75
金张掖“半城芦苇半城塔”这个美丽传说是源于张掖人民对黑河湿地抢救性保护、恢复,倾力打造黑河湿地公园而引起的话题。  相似文献   

16.
赵霞  袁建琼 《旅游纵览》2014,(4):250-251
湿地作为一种地表生态系统为人类认识和利用较晚。我国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近年才刚刚开始。湿地具有旅游的功能,对湿地进行旅游开发是湿地利用的一个方面,而对于城市湿地来说,湿地旅游的开展更是赢得了人们的青睐。本文在情感认知视角下,以长沙洋湖湿地公园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SPSS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对城市湿地公园的游憩产品供给进行相关分析研究,最后提出对于城市湿地公园游憩产品供给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日,宁夏石嘴山星海湖湿地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全国20处国家湿地公园之一。截至目前,我国已建立国家湿地公园38处,面积36万公顷。星海湖位于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城区东部,山水大道穿湖而过。总面积43平方公里,湖水面积20多平方公里。这里曾是明代古沙湖遗址,原为城市边缘的一片湿地。近年来,石嘴山市委、市政府以湿地生态环境抢救性保护和开发利用为出发点,以防洪、调洪、  相似文献   

18.
良好的形象对旅游目的地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是实现其高质量发展的保障.湿地公园是居民休闲、度假和健身的理想场所,其形象数据为公园的识别、管理等提供了支撑.本文以六盘水明湖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收集2012-2022年小红书、抖音、快手与微博等社交自媒体平台上有关六盘水明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游记与评论,运用网络文本分析法和ROST CM 6.0软件对该公园的旅游形象感知进行认知分析和情感分析,并提出优化管理组织,加强景区管理;依托区域优势,发展特色业态;加快数字化转型,完善基础设施等建议,在进一步提升该公园旅游形象的同时为同类公园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旅游+互联网"的发展趋势,通过网络文本进行旅游体验的研究成为目前较为成熟的研究方式。本文以咸阳渭柳湿地公园为例,综合利用词频统计、语义网络分析、情感分析等手段,分析游客在城市湿地公园的旅游体验。结果发现:影响城市湿地公园旅游体验的因素包括旅游吸引物、旅游形象、服务管理、主观体验四大类,呈现"核心-边缘"的结构分布;城市湿地公园旅游体验中积极情感占主导地位,消极情感比重较低。在分析研究基础上,提出改善城市湿地公园管理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生态系统文化服务连接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与其实际供给与受益者,即人类的自身特征有关.研究受益人特征对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供给的影响对公园的优化管理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太湖周边25个湿地公园为研究区,采用问卷调查法调研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特征,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文化服务受益者属性对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供给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