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6 毫秒
1.
从新石器时代到汉代,是中国文明化进程中的早期部分,也是中国历史从蛮荒进入到文明社会的重要阶段,更是政治经济制度和人类生活方式变动最剧烈的时期。作为历史时期人类社会生活元素之一的狗,其所对应的角色与当时人类社会背景的变化息息相关。自新石器时代中期狗进入到人类生活以来,其在人类不同时期所饰演的相应角色不断变化。概而言之,我们可将新石器时代狗的角色称之为"工具化",夏商西周时期为"宗教化",而春秋至两汉时期则为"实用化"。  相似文献   

2.
距今4000多年前,我们人类所居住的地球上,在北纬15度~40度之间,以城市起源为主要标志的古代文明曙光,分别从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北非的尼罗河、南亚的印度河、中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跃然升起,普照着亚非大地。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文明,它的诞生,使人类社会最终脱离了野蛮状态。由于城市对文明社会的形成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3.
作为人类物质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新石器时代经历了数千年的历程,上异于旧石器时代的蒙昧,下别于青铜时代的文明,是人类社会挣脱原始状态走向文明时代的重要转折时期,研究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对新石器时代的探讨显然必不可缺。  相似文献   

4.
近来,在讨论中国古代文明和文明起源时,往往把二者混淆起来。其实,文明和文明起源是相互关联而义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文明是指具备有城市、青铜器、文字等各种条件的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艺术的综合。而文明起源则是指这种文明社会所由产生的源头——某种社会形态下诸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艺术因素。就其时代来讲,文明是指阶级社会,文明起源则是在阶级社会产生之前。文明的起源孕育在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中。此间,阶级和阶级压迫出现,并逐步走向不可调合——呼唤国家机器的产生;村落聚邑向城市发展:冶铸工艺及最初的铜器出现:刻划符号逐步演变成单字,并不断成熟  相似文献   

5.
李莹 《黑龙江史志》2012,(13):26+30
<正>吴宝康教授在《档案学概论》中曾提到"档案是历史的原始记录,或说原始的历史记录。这是档案的本质属性",档案在与其他事物相比较而存在的过程中所显示的独有的特性,就是原始记录性。"可见,档案是人类文明的记忆,它是独立于具体的社会事件和个人行为之外的,它的服务对象是整个社会,对人类的历史和整个社会记忆负责。档案是文明的记忆。人事档案是组织、人事、劳动工资等部门在人事管理工作中形成的档案,它是以个人为单位保存的。主要来源于一定单位的人事管理活动。"所谓人事,并不是指人和事,而是指用人以治事,主要是指人的方面,以及同人有关的事的方面"。人事档案就  相似文献   

6.
<正>所谓文明,不论其词源如何,本意是指人类社会脱离了原始的蒙昧和野蛮状态而发展到一种高级水平。说某个人类社群进入文明社会,其根本内涵是指这个社群已演变成一种复杂的社会组织。学界论到的文明出现之标志,包括文字的诞生、青铜器的使用、城市的兴起、私有制的起源、阶级的形成、国家的产生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与“复杂的社会组织”相关。文字的诞生,在于复杂社会组织的成员之间、成员与组织之间、成员与外部人员之间需要交流,需要用可视形态将交流内容和结果固定下来,  相似文献   

7.
一、"文化部类"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文化部类是地方志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广义上说,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就是人类的文明,包括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明以及非物质文明。从广义的概念来说,地方志书所记载的,除了自然地理之外,都是"文化",即人类的文明创造。狭义的文化特指人类的  相似文献   

8.
正确认识史料与历史研究的关系,首先要弄清楚历史、历史学和史料的确切含义。作为区别于自然史的人类社会史,其最根本的含义是指人类过去的生活,也就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过程。正如李大钊所说:“历史就是人类的生活并为其产物的文化。”  相似文献   

9.
<正>文明是文化的实体,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涉及一个民族全面的生活方式,用布罗代尔的话说即是"为一个时期或一个群体的集体生活所共有的各种特征"。①人类历史上曾先后或同时存在多种不同的文明,有的已经完结,有的存活下来,最早出现在8世纪至9世纪的欧洲文明与中华文明、伊斯兰文明等一样,是至今尚存的重要文明。当下头号大国美国,其实是欧洲文明的移植和发展,北美文化之根还是在欧洲,因此欧洲文明在现代时期又被称为欧美文明或北大西洋文明。  相似文献   

10.
林骏 《神州》2013,(7):27-27
生态文明所象征的就是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一种进步的状态。包括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同时也包括了生态安全意识以及法律制度和政策,以及对生态平衡的维护,是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生态文明,是解决目前我国多种社会矛盾的必然选择,是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刘奕 《贵阳文史》2012,(4):30-32
城市是历史的聚合,也是生活的场域。唯其有人,城市才有自己的形象,才有自己的精神特质。纵观人类历史,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开启了人们的现代生活方式。进入21世纪,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是人类历史进程绕不开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文化部类是地方志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广义上说,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就是人类的文明,包括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明以及非物质文明。从广义的概念来说,地方志书所记载的,除了自然地理之外,都是“文化”,即人类的文明创造。狭义的文化特指人类的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体育、卫生、科学等。这就是地方志“文化部类”要记述的“文化”的概念。  相似文献   

13.
《贵阳文史》2013,(4):14-15
生态,源于古希腊语,指一切的生存活动与环境之间互生、共生的环环相扣。逐渐的,"生态"被用来定义美好的事物,比如那些健康的、美的、和谐的……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主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达成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人类文明大体上经历了上百万年的原始义明、几千年的农业文明以及几百年的工业文明阶段。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现代化生活,以人类征服自然、向自然索取为主要特征,以消耗不可再生资源的增长为基础。工业文明用300年的时间,证明了高代价、高耗能、高污染为主要特点的工业文明在给人类带来极大的物质满足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破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危机和生态危机,人类开始对自己的生存空间、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进行反思。世界需要一场变革来摆脱目前的生存困境,人类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  相似文献   

14.
以文化人     
以文化人,即是要以文化、文明教化、变化、转化人。因其浩大、繁杂。文化、文明出现很早、很多、很杂,故几千年来至今,对文化、文明,全世界都难有一个明确的定论。善于厘清、敢于结论的《辞海》,也不得不下大包围地说,“文化”是泛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而“文明”似乎更难定义,直接说其“犹如文化”,指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与“野蛮”相对。  相似文献   

15.
文明冲突是客观存在 文明冲突是客观存在的,自古以来就有,是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的普遍现象。当两种孤立的文明相互接触时就会产生碰撞,就会有矛盾,任何两种文明之间都存在差异。“世界上的每一差异中就已经包含着矛盾,差异就是矛盾”。文明之间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两种文明、两种文化、两个社会、两个民族或两个国家之间都存在差异。差异不仅仅指两者之间的不同,也指两者之间的差距。所谓“差”是指它们发展程度的高与  相似文献   

16.
品味盐文明     
在人类文明漫长的历史演进中,人们对盐资源的认识、利用与开发关系到人类自身的进步和社会文明的发展。盐是维持人体及其他生命体内部机能正常运行不可缺少的主要元素,是人类祖先得以生存和生活的重要物质资源。  相似文献   

17.
文化,广义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科学等。村落文化,主要指村落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它具有更多传承的文化艺术生活民俗性色彩。  相似文献   

18.
古代世界的商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代世界的商文明著张光直,陈星灿译研究古代史的学者,对人类一般社会进化法则的概括,从前总是立足于西方文明的历史,不过他们现在很少这样做了。为此,我们感谢新大陆的史前学家,是他们在过去的百年里向人们证明:东半球的人类在与西方文明隔绝的状态下,取得了高度...  相似文献   

19.
近代大工业于18世纪最后30年在英国发端,漫长的工业化时代和繁荣的工业文明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这些遗迹反映了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沧桑历程,见证了工业文明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产生的巨大影响。然而在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下,它们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这既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也意味着一种文明的衰落。  相似文献   

20.
民俗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广大民众(指社会中、下层人员或者说市民和农民)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既包括少数统治者或英雄人物的历史,也包括广大民众的生活史和文化史。所以,要全面了解人类文化的创造传播过程,要追溯自己的历史传统与民族精神,不仅要了解一个民族的上层文化,而且还要对一个民族的中、下层文化有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全面把握人类社会与民族文化的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