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如何让文物活起来”已成为当今博物馆最关注的问题,博物馆人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使束之高阁的文物走进人民大众的生活,促进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实现,使博物馆逐渐成为社会教育的主力军、提升公民素质的社会大学、激发青少年儿童求知欲的场所、中华文明世代相传的重要传承基地。强化博物馆的青少年教育功能,主要形式是通过开展研学活动。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自建馆以来,积极申报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打造蓝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研学品牌,创新博物馆研学模式。文章通过探讨博物馆研学工作背景、开展研学工作的方式方法、研学课程设置等,阐述了南海博物馆在研学工作实践中,逐步探索出具有南海文化特色的研学品牌和开展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2.
正周口店遗址是世界上同时期中材料最丰富、最齐全和最有价值的古人类遗址及古生物遗址群,在世界古人类文化遗存中占有突出的地位。以遗址为依托的周口店遗址博物馆作为世界著名的史前古人类遗址博物馆,以其广泛而丰富的社会教育资源,成为北京乃至全国重要的科普基地。1992年,博物馆被北京市政府授予"北京市青少年教育基地"称号;1997年,博物馆被中宣部列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市院共建"后,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充分利用独特而丰富的古人类文化资源,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科普工作更富有开拓性、建设性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3.
2016年教育部等部门联合推出《关于全面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许多中小博物馆成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这给博物馆等传统社会教育机构在教育人员、教育理念、项目评估等方面带来了诸多挑战。博物馆人应积极迎接挑战,做好承接研学旅行的工作,如更新教育理念,重视博物馆与学校、家庭等社会部门合作,整合教育队伍;结合青少年不同学段的特点,依托馆藏资源,研发相关教育项目;充分尊重青少年的学习主体地位,并不断完善相关评估体系等。  相似文献   

4.
数字化在博物馆事业中的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博物馆界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使用计算机。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互联网已成为展示、传递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博物馆作为科学教育的基地应该实现数字化, 利用互联网优势,建立起网上博物馆。国外一些博物馆已在这方面取得成功的经验,我国正在着手这方面的工作,将博物馆的收藏、陈列、研究、教育、娱乐等功能在互联网上表现出来,使博物馆的文物、标本及其相关信息展现在广阔的社会文化中,探索21世纪博物馆发展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5.
<正>淮北市博物馆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淮北市新城区中心,与市政府遥遥相对。1999年淮北柳孜隋唐运河遗址的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加之社会各界捐赠的大批运河出土瓷器,极大丰富了淮北市博物馆的馆藏,这也使得这座曾经的地方性综合博物馆被赋予了得天独厚的运河文化特色。2009年11月,为配合大运河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淮北市博物馆隆重加挂"隋唐大运河博物馆",馆名由我国著名古建筑学家罗哲文先生亲自题写。淮北市博物馆为国家二级博物馆、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科普教育基地,是一个全方位、多  相似文献   

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于2010年6月推出的以民族团结教育为主题的历史文物陈列"永远和祖国在一起",作为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的生动教材,受到新疆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截止2010年底,参观受教育人数达35万人次,在此基础上,2011年初新疆博物馆考虑新疆地处偏远、各民族群众到博物馆参观受限的实际情况,策划举办了"永远和祖国在一起系列之二—血脉相连"流动博物馆,把民族团结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送到基层、农村、巴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2010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展览的评选中,荣获"最佳宣传推广"奖。这种将展览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工作方式,不仅拉近了博物馆与广大农牧民之间的距离,同时也使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7.
博物馆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和对外宣传的重要基地和窗口,肩负着弘扬民族文化,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任。如何更好的充分发挥文物资源在爱国主义教育、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成为博物馆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博物馆是精神文明建设和对外宣传的重要基地和窗口,肩负着弘扬民族历史文化、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任。博物馆应更多地利用文物特有的爱国主义教育固有资源的文化魅力,去吸引观众、满足观众,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9.
苏芃芃 《百年潮》2020,(1):80-90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博物馆主要是致力于文物收藏、研究及发挥其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功能。改革开放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开始要求更加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因而促进了博物馆建设的发展,我国的博物馆事业迎来了新的春天,全国各地相继建设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博物馆和纪念馆。  相似文献   

10.
作为科普教育基地和青少年成长教育第二课堂的自然博物馆,如何在学校素质教育中发挥优势和作用,提高社会效益,这是所有自博人面对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在当前教育现状的背景下,对自然博物馆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具体作用及对策作了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周振华 《丝绸之路》2013,(2):149-150
2008年,中央有关部门要求全国重要的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行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制度,几年来参观观众大量增加,随之也出现一些问题。笔者结合工作实践,以革命纪念馆讲解工作为切人点,分析了革命纪念馆在免费开放后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
我国博物馆是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宣传教育则是它的重要职能.博物馆宣传系指对博物馆自身的宣传而言,一般称之为博物馆的对外宣传工作.博物馆的宣传和博物馆的教育,是密切联系而又有所区别的.由于博物馆的宣传,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所以习惯上把它和博物馆的教育联系起来,统称之为博物馆的宣传教育工作.又由于这种宣传工作是面向社会群众的,在我国博物馆界又称之为博物馆的群众教育工作.但严格来讲,它和博物馆的教育是有所不同的,两者有着不同的涵义. 博物馆的教育是指博物馆运用文物标本向群众  相似文献   

13.
刘萍 《神州》2013,(21):31-31
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是极具价值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本文从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角度分析了其价值特点,在深入了解与思索的过程中发现其建设与发展的一些问题,进而针对性的对其现状提出可行性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博物馆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缩影,未成年人是人类未来的创造者。利用博物馆的资源优势,将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博物馆在未成年人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是博物馆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以未成年人教育为主题,从安全管理,讲解介绍和活动组织三个方面,介绍了博物馆在未成年人教育工作中的经验成就,强调了博物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全文结合笔者对国内外博物馆教育工作的理解,对大都会博物馆的教育理念、教育资源、教育活动以及教育工作的统计数据进行了介绍与评析,认为大都会博物馆在教育理念为先、教育体系完善、教育以人为本以及注重基础数据的统计与研究等方面,都值得国内博物馆教育工作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科学研究工作是博物馆工作的基础,然而由于许多博物馆的工作重心过多地倾向于陈列展览和保管工作,研究工作一直在弱化,本文以基层历史类博物馆科研工作的实际,探讨了博物馆科学研究工作地位、现状、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对社会教育、陈列展览的能动作用和现实意义,并提出了改善博物馆科学研究状况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冯莉 《文物世界》2016,(4):61-63
本文从社会教育是博物馆的最终目的、博物馆教育灵活多样、网络教育的广泛应用、流动博物馆深入社区、对弱势群体的人性化服务、讲解用词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和要求、个性化"定制讲解"是将来讲解的发展趋势等七方面对博物馆教育新趋势进行深入阐述和探讨。从而说明新时期博物馆的教育工作者,应随时掌握博物馆教育的新趋势,创新、健全自身博物馆教育体系,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博物馆教育的工作,承担起博物馆应尽的社会使命与责任。  相似文献   

18.
建设博物馆中小学教育基地,是贯彻落实中宣部、国家教委、文化部、民政部、共青团中央、国家文物局联合发出的《关于充分运用文物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通知》精神的重要举措,1991年年底省委宣传部等六部委颁布29个单位为省内第一批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19.
肖锦秀 《南方文物》2003,(4):123-124
建设博物馆教育基地袁是贯彻落实中宣部等六部委叶关于充分运用文物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通知曳精神的重要举措遥员怨怨圆年年底江西省委宣传部等颁布猿园多个单位为省内第一批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院员怨怨猿年宜春地区颁布以野铜鼓秋收起义纪念馆冶为龙头的员园余所博物馆尧纪念馆尧烈士陵园尧古遗址等为文物教育基地遥圆园园员年员圆月高安尧婺源两馆又被命名为野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冶遥这些文物教育基地在帮助青少年和广大群众了解历史尧认识国情尧学习革命传统袁配合学校和社会有组织尧有计划地开展各种教育活动袁培…  相似文献   

20.
2008年起,中央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博物馆,各省级综合博物馆,各级宣传和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列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博物馆、纪念馆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浙江、福建、湖北、江西、安徽、甘肃和新疆七省(区)为试点省份。先期开展免费开放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