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侵华日军战犯手记》一书由日本中国归还者联络会编,张惠才等译,22万字,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12月出版。此书汇集了部分日本战犯1955年至1956年间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写的坦白罪行的手记。这些手记,记述了日本侵略军对中国老百姓所施的烟熏、毒气、劈杀、用活人做试验、实行“三光政策”等残  相似文献   

2.
学理发割破头皮 毛泽东所制订的“改造政策”中有那么一条,即“经过劳动改造,使之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而战犯管理所的上层领导——公安部,则对接受改造的战犯采取了比较灵活的办法。因为这些人的劳动连自己的伙食费都挣不到,更谈不上“自食其力”了。所以对战犯们是以思想改造为主,劳动改造为辅,只是象征性地劳动一下,以示“思想改造与劳动改造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1950年至1956年,中国政府对关押在本国的千余名日本战犯进行了改造和审判。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政府充分重视日本战犯的人权,尊重日本战犯的人格,在改造期间在生活上给予日本战犯优待和照顾,在侦讯审判期间在司法上给予日本战犯应有的权利,并对罪责较轻、认罪态度较好的日本战犯进行宽释。中国政府之所以优待...  相似文献   

4.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投降签字仪式在东京湾“密苏里”美国军舰上举行。11月6日当时的中国政府依据有关规定,成立了“战争罪犯处理委员会”,从12月中旬起,陆续在北平、上海、太原、济南、沈阳、徐州、武汉、南京、广州、台北等10个城市设立审判战犯的军事法庭和战犯拘留所,对各地拘捕的日本战犯进行审判。由于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工商城市,交通便捷,通讯完备,当时不少日本战犯曾在上海关押和审判。建筑精良的提篮桥监狱是上海地区最早关押日本战犯的一个重要场所,那里曾先后关押过几百名将、佐、尉级的战犯。那里不仅是上海地区,而且是中国境内最早审判日本战犯的地方。据现有资料看,抗战胜利后至少有13名战犯被处决于提篮桥狱中,其中处绞刑的有5  相似文献   

5.
改造日本战犯十四年纪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教育改造战争罪犯的伟大成功,举世有口皆碑。上千名日本侵华战犯回到日本故土,一直把中国人民看作“再生父母”,不懈地为“日中永远不再战”而奔走呼号,这更为世人叹为观止。 昨日的仇敌,怎样变成了今日的知己;昨日的战争狂人,怎样变成了今日的反战友人?……面对这带有传奇色彩的问题,人们在思索,在探讨,在寻找其中的“奥秘”。 我作为一名研究人员,1964年4月到抚顺战犯管理所进行了实地调查:到监舍里体察两个月,访问工作人员,阅读战犯笔供,旁听战犯交谈。10年后的1975年3月,我作为一名报纸记者,又参加了在抚顺战犯管理所举行的最后一批战犯特赦大会。20多年过去了,现在,我将这些材料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纪敏 《文史精华》2011,(12):4-11,1
笔者在担任抚顺市政协文史委主任期间,先后采访了原公安部、东北公安部等相关部门的一些领导干部和各地战犯管理所的亲历者与知情人,以及日本“中归联”继任会长、委员长等日本战犯,因此,对新中国改造战犯情况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特别是在采访过程中,深深感受到周恩来总理为新中国成功改造日本战犯作出的重大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7.
特赦战犯公安部在华国锋部长领导下,进行了"特赦战犯"的工作。解放以后,从1959年开始,我们对于部分国民党、伪满高级战犯已经分别进行了六批特赦。l974年底,毛主席指示:"还有一批战犯,放下武器已关押二十多年了,还关着干什么。把他们释放了,可以来去自由。"1975年3月,华国锋召开核心小组会议,讨论贯彻毛主席这一指示,释放全部在押战犯。  相似文献   

8.
叔弓 《炎黄春秋》2008,(3):56-59
1964年3日6日,最后一批中国在押的日本战犯踏上了归途。4月,我置身抚顺战犯管理所狱中两个月,参与写作《十四年来教育改造日本战犯工作基本总结》。  相似文献   

9.
日本投降后,如何处置日本战犯成为同盟国共同关心的问题。1946年1月19日,驻日盟军最高统帅部成立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以审判在二战中犯下重大罪行的日本甲级战犯。作为国民政府的官方媒体,《中央日报》对日本战犯的处置问题给予了很大程度的关注。本文拟从《中央日报》对日本甲级战犯审判的相关报道中来管窥国民政府对审判日本战犯的态度...  相似文献   

10.
陈弘 《纵横》2014,(8):23-26
自今年7月起,中央档案馆开始陆续公布45名侵华日本战犯的供词。此举不仅有力地回击了以安倍晋三为首的日本右翼分子妄图否定侵华历史这一倒行逆施的行径,而且在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60多年前,我有幸亲身参加了对日本战犯的审判工作,这些日本战犯的供词,我大都经手翻译过。  相似文献   

11.
王国银 《江淮文史》2016,(6):150-155
正1964年4月2日,黄山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及国民党战犯特赦人员一行。三年困难时期结束之后,全国经济迅速恢复,社会形势趋于平稳。此时,溥仪及国民党战犯经过10多年的改造,思想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为了让这一特殊人群进一步了解解放后中国大好河山及发展变化情况,中共中央决定组织第一至第四批部  相似文献   

12.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联合国的框架内,基于国际法准则,反法西斯联盟各国先后对日本战犯进行了审判和处理,这是惩罚犯罪、伸张正义、明确战争责任、恢复人类尊严的必要措施。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政府创立了人民司法制度,对于日本战犯采取了法制与道德相结合、惩办与教育相结合的处理方法,给日本战犯以人道主义的待遇,在思想工作的基础上,使日本战犯逐渐自觉地认识到发动和进行侵略战争的罪行和责任,为战后中日关系的正常化打下了基础,创造了条件,具有不同于他国的特点和重要的意义。本将主要分析和论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日本战犯的政策和处理情况。  相似文献   

13.
1945-1949年,国民政府对侵华日本战犯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审判。作为东京审判的组成部分,中国设置了十个军事法庭,对两千多名日本战犯进行了审判。本文依据历史档案和记载,从前期准备、审判经过、重要个案审判、特殊案件的审判等方面对审判的全过程作了回顾和再现,首次披露许多具体史实。对国内政治因素导致的缺陷和冈村宁次案的重大误判,也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4.
陈弘  阎崑 《纵横》2014,(9):24-26
彭真说,证据不足宁可暂不起诉 苏联方面把这些人交给我们的时候,这批战犯的材料什么都没有,只有一张登记表,登记了姓名、出生年月和简单的履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去审判这些战犯呢?  相似文献   

15.
《湖南文史》2014,(7):42-42
各国科学家在加拿大举行的会议,已经闭幕发表声明,反对生产和使用细菌武器和化学武器。然而,就在加拿大毗邻的美国,正窝藏着世界上最穷凶极恶的细菌战犯和化学战犯。他们正在美国垄断资本家的豢养下试验和制造这些大规模屠杀人类的武器。美国已经成为这些战犯的大本营。  相似文献   

16.
正1928年6月4日,日本关东军以阴谋手段,在沈阳皇姑屯车站炸死张作霖,企图乘乱全面夺取中国东北地区。1948年11月4日,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判决书,依据"皇姑屯事件",将1928年1月1日确定为对日本战犯起诉的起始日。"安国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身亡1928年春夏时节,中国政局发生急剧的变化:南京的国民政府下令发动"第二次北伐",  相似文献   

17.
周恩来临终对台湾问题的批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纪敏 《炎黄春秋》2002,(6):7-14
毛泽东下令释放所有战犯,1996年,我有幸参与了《改造战犯纪实》一书的编纂工作。在这前后,我访问了当年主管这方面工作的原周总理办公室主任童小鹏、副主任罗青长,原公安部副部长凌云等几位领导,以及有关省公安厅长、战犯管理所所长和若干管教干部,还有部分获释的国民党战犯、日本战犯与伪满战犯等。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后,国民党高级战犯被集中关押在位于北京德胜门外的功德林监狱。1960年舂,这些战犯又被送到了“新家”秦城监狱。“四郎探母”事件被关在秦城监狱的大部分战犯,都能脚踏实地接受改造,但也有人态度消极。原国民党陆军副总司令汤尧,就是出了名的落后分子。他整天吊儿郎当,经常讽刺积极接受改造的人。有一次,汤尧为此受到批评后,在卫生间里高唱《四郎探母》——“我好比,笼中鸟,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胜利初期,南京国民政府曾枪毙过两名罪大恶极的日本战犯,总算替中国人民出了一口气。因我当时在行政院司法行政部工作,知道详情,特作如下记述。日本投降后的次年(194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军事委员会和行政院联合组成了“日本战犯罪行调查小组”,先出公文和《调查表》到各省、县,望各地受难同胞及其因日本侵略罪行造成全家灭绝的邻居,将日本战犯的各种侵略罪行填报上来。截至该年四月底止,已收到《调查表)30638件。1946年5月,将调查小组改组为“行政院处理战犯委员会”。到1947年委员会结束时,共收到《调查表》44万多份…  相似文献   

20.
1946年4月至1948年1月间北平军事法庭对所辖日本乙丙级战犯进行了审判。由于华北地区沦陷时间长,日军的流转范围较大,故实际拘捕的战犯嫌疑人大多是现地受降的日军现役人员。战犯嫌疑人的确定基本依靠民众检举,而战时负责地方治安工作的宪兵及警务人员成为追究的重点对象。北平审判具有在受害地对暴行实施者进行审判的鲜明特质,一方面反映了乙丙级战犯审判对于地方受害民众正义求偿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亦不能因此抹煞其建立在证据中心主义基础上的规范性与正义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