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旗人好奇     
老张是个旗人。据老张说,他的老老爷爷还是个铁帽子王爷。不过到了老张这一代,只剩下家门口那对石头狮子还留着当年的神气了。架子没了,派头还在。老张虽然每天吃着炸酱面和卤煮火烧,喝着刺人喉咙的二锅头,可他秋天还是要到香山看红叶,冬天还是要在银锭桥头  相似文献   

2.
正【经典美文】被我们设计的孩子朋友聚会,话题不知不觉又扯到孩子身上。我们这个年龄,有的孩子还在上学,有的已经工作了。说到孩子,老张重重地叹了口气。他的儿子去年大学毕业了,至今还在家呆着。不是没有单位要,是他自己不肯去啊。老张愁眉苦脸地说,早在儿子读大学的时候,他就四处托人,为儿子联系好了一家事业单位,笔试和面试也总算通过了,儿子却不知道哪根筋出了问题,死活不肯去报到上班。原来儿子对老张描绘的人生蓝图一点不感兴趣,他的想法是自己开个网  相似文献   

3.
顶着火盆般的烈日,在郊外画了一天,回到这花园式的州招待所,洗个冷水浴,用过晚餐,把藤椅搬到凉台上,同记者老张海阔天空的谈古说今,实在是一种享受。我同记者老张素昧平生,他刚采访归来,偶然住在一起,为了消除客居中的寂寞,我们彼此就象老朋友那样交谈起来了。老张很健谈,光是“简明新闻”就报告了半个多小时。当扯到下一步的采访计划时,他说,他明天还要到边城县河西公社曼崙寨采访。这个寨子过去很穷,近几年来变化很大,  相似文献   

4.
在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过程中,日军第1军司令官香月清司与"北支那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发生系列"大纠葛"。香月清司在日军制造七七事变后担任驻屯军司令官,策划侵占平津地区。他企图以此"贡献"出任"北支那方面军"司令官,统帅日军夺取全华北,但因日本军部以陆军中三大将之一的寺内寿一出任而未果。寺内寿一上任后,香月清司与他在如何侵占河北、如何夺取山西、如何进行徐州会战等一系列问题上发生激烈冲突。香月清司企图沿着平汉线猛追猛打一直至黄河沿线,反对对山西作战。在对华北作战时,寺内寿一下令先侵占山西,规定香月清司的作战界线和作战任务;在企图打通华北与华东的连接时,下令香月清司配合第2军作战。在这各自如何进行侵华战争的考虑下,香月清司指责寺内寿一不断以"直辖"名义划走第1军战斗序列上的部队,致使其消灭中国军队的企图落空。这一系列"大纠葛",本质是如何夺取全华北的不同战略考虑,反映了侵华日军中将权与帅权的冲突。香月清司作为典型的法西斯悍将,并不服从寺内寿一的统帅。  相似文献   

5.
1981年3月,我从武昌县调到洪山区任区长。洪山区是武汉市的近郊区,主要任务是种菜供应大城市,所以我刚来不久,市政府召开各区区长会时,我一走进小礼堂,市长黎智就打招呼:"老张来了!哎,今天正式宣布,您以后就姓菜不姓张。"并对在场的市直部门领导说:"大家都称他为菜区长!"  相似文献   

6.
杨国强的这次超常之举,除了各种利益考虑,也可能是他面对危机的一个过激反应最浪漫举动"最土"的中国大陆首富杨国强,干了一件他这一辈子"最浪漫的事",以致暂时陷入四处借贷、见钱眼开的境况中。2007年4月20日,随着碧桂园在香  相似文献   

7.
当徽菜已经成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正在努力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让我们走近一位名满中国烹坛的徽菜技艺传承人,走进他那一辈子用"色、香、味、形"装点祖国美食园地、扮香百姓餐饮的传奇人生.他,就是中国烹饪大师方乃根先生.  相似文献   

8.
风气变好了     
正那是前年的一个场景:"可乐鸡翅"、"红烧排骨"……看着一桌子色香俱全的好菜,我忍不住尝了一口,哇,真香啊!这顿晚餐是为老爸准备的。我已经好几天没有看见他了。那天晚上,我已经进入梦乡了,爸爸还在外面陪别人。早上,他还很早赶去处理事情。妈妈高兴地告诉我,今天爸爸可以好好呆在家里陪我们吃一顿饭了。呵  相似文献   

9.
<正>单鼓烧香,又称太平鼓、答祖宗、唱家班、唱阴阳戏等。曾在黑龙江农村广泛流行。单鼓是一种民间祭祀活动,它烧"愿香"以酬神祭祖、免灾除病、祈求昌盛;烧"乐香"以欢庆丰收、祝贺婚嫁、庆幸平安,又称"太平香",多在中秋节至年末、正月至端午节期间活动。前者称"秋香",后者称"春香"。单鼓在表演时,不仅亲戚朋友前来"送礼"(上礼钱),而且附近村屯、左邻右舍的男女老少都来看热闹。  相似文献   

10.
王明锐 《纵横》2011,(3):16-18
“邓稼先”这个名字,现在已为广大中国人民所熟悉。他是“两弹元勋”,是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将自己的智慧、个人幸福以及生命,毫无保留地献给了中国的国防事业,赢得了人民的尊敬。他是一位英雄,同时又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我们有个好传统,对领导,对专家,不称呼官衔,而是以“老张”、“老李”相称。  相似文献   

11.
<正>1990年6月1日,云淡天高,晴空万里,全国政协副主席王任重来到当阳市视察。同行的中共湖北省委书记关广富和省政协主席沈因洛,向他介绍着当阳的近况。中共宜昌地委书记艾光忠插话说:"六十年代您来检查工作时,我们正在大搞水利建设。当时当阳跑马水库有个搞车子化提高工效数倍的老张,您还记得吧?"是呵,当时当阳搞水利建设大搞车子化提高工效数倍是出了名的。毛泽东1958年3月在成都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曾赞扬:"湖北省当阳县的车子化  相似文献   

12.
香坊     
正香坊是制作线香的作坊,早在宋明时期就已经出现。线香即无竹芯的香,因其燃烧时间长,所以又被称为"仙香"或"长寿香",是由香料、骨料、粘结料及多种辅助材料加水调合,经模压或挤压、晾干而成,以供人们祭祖、礼佛之用。  相似文献   

13.
王小帅:"中庸"的第六代导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小帅是导演,这在中国,尤其在是北京是许多人都知道的事,可如果冲着这些知道他的人喊一嗓子:看过王小帅电影的人请举手!那肯定是寥寥几只数得过来的手。这寥寥的几只手的主人不知是用什么"非法"途径看到王小帅电影的。王小帅虽是著名的导演,但他的片子在中国的众多影迷面前也是"只能闻其名,不能睹其影"的时候为多,他的大多数片子在国内都遭受着差不多的命运--未能获准公映。这种结果不知是否与他的独立电影人的身份或是他"过于"个人化的电影思想有些瓜葛。"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王小帅越是这样,越是挡不住人们对他拍的电影关注的眼神,  相似文献   

14.
董其昌(1555—1636年),江苏华亭人。字思白,号玄宰,别署香光居士。他是明代嘉靖到崇祯间的一位著名的书画家。他的书法学宋代的米芾,远师晋唐大家。《松江志》上说他:"少好书画,临摹真迹,至忘寝食。中年人微际,遂自名家。行楷之妙,跨绝一代。"他的书法有相当大的成就,但更著称于世的还是他的绘画。董其昌是倡导文人画最力的一个人,他也极力倡说绘画上的所谓"南北宗",他是把所谓"南宗"的文人画奉为"正宗"的。董其昌注重学习前人的技法,他对董  相似文献   

15.
彼亦一是非     
半年前的一次小中风,让老张的母亲躺倒了。做过居委干部特别能说会道的老人,如今只能用眼神传达情绪。老张是个孝子,可到底也年过半百了,每天又要上  相似文献   

16.
<正>兰花是中国传统名花,是一种以香著称的花卉。它幽香清远,一枝在室,满屋飘香。其花素而不艳,亭亭玉立,姿态端秀,别具神韵。古人赞曰:"兰之香,盖一国",故有"国香"的别称。兰花的花叶、花形、花香皆可赏。其叶终年常绿,多而不乱,仰俯自如。兰花以其叶、花、香独具"四清"——气清、色清、神清、韵清,给人以极高洁、清雅的优美形象,备受人们的喜爱,与竹、菊、梅合称"四君子"。古人常把诗文之美喻为"兰章",把友谊之真喻为"兰交",把良友喻为"兰客"。战国楚诗人屈原(前339一前278年)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  相似文献   

17.
江鲲池 《江淮文史》2015,(2):116-123
2014年6月5日,安徽省政协原主席史钧杰,离开了他日夜惦念的江淮儿女,永远地走了。作为一名曾经在他身边工作过的人员,我该拿点什么来纪念这位为党和人民赤胆忠心奋斗一生的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呢?思考再三,我将我知道的他的"三农"情结若干片断整理成文,算是心香一瓣慰忠魂吧。  相似文献   

18.
<正>郭松龄发动兵变的目的,见仁见智,姑且不论;然仅就其不明白"吃老张家饭不打老张家人"这一点,足见其政治上的弱视。郭松龄其人郭松龄,字茂宸,1883年出生于沈阳东陵区,其父是个私塾先生。早年入私塾读书,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焚香的历史已经有2000多年了。现代人到寺庙里进香的场面,我见过不少,但在我的印象里,惟有阳宗镇龙泉寺"上元胜会"进大香的场面最为壮观,惟有"上元胜会"的那两炷专用的大香体积最为硕大。 农历正月十四日,是"上元胜会"的第一天,也就是送大香、点大香的日子。这一习俗也不知始于何年,每年的这一天,整个阳宗镇便沸腾了,送香的群众和看热闹的人,从四面八方涌向新街,小小的新街被成千上万的人充塞得水泄不通。  相似文献   

20.
正野味香三年困难时期,武汉最火爆的餐馆要数"野味香"。野味香餐馆位于汉阳江堤之上,建筑古朴,其野味曾让许许多多来此品尝的外宾赞不绝口。我所居住的汉口单洞门曾有几位被饥饿折磨不过的老人慕名到"野味香"吃面条,回来后把"野味香"的面条夸成了"天堂食品",当说到汤面上的那一层油以及用野鸡、野兔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