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国际敦煌项目是促进敦煌文献保护、研究以及数字化的国际合作组织。自成立以来,曾先后在英国萨塞克斯、法国巴黎、德国柏林、俄罗斯圣彼得堡、瑞典斯德哥尔摩分别举办过五次国际会议,在敦煌遗书的修复、保护以及数字化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005年4月22~25日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办第六次会议,会议以敦煌遗书的保护与修复、敦煌纸张分析、敦煌文献数字化以及古籍修复等四个方面为主题,必将推动敦煌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向更深入的层次迈进,并结出硕果。  相似文献   

2.
为纪念名敦煌学家王重年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暨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由中国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共同主办的“敦煌写本研究、遗书修复及数字化国际研讨会”于2003年9月17—19日在北京湖北大厦召开,与会代表共70余人,分别来自中国、英国、日本等国。会议收到学术论约60篇,就敦煌遗书的收藏保护与数字化、敦煌写本研究、敦煌遗书修复、追念王重民先生敦煌学研究贡献等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且参观了“王重民先生生平展”与“新中国古籍整理出版成就展”。本对这次学术会议进行综述介绍。  相似文献   

3.
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一九八五年学术讨论会于八月三日至八月九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来自全国各地从事敦煌吐鲁番学研究工作的学者专家,一百五十余人出席了会议。日本、美国和印度等国的学者应邀参加了会议。这次学术讨论会是继1983年8月学会成立会和全国敦煌学讨论会之后的又一次学术讨论会。收到论文105篇,专业书籍刊物8种,其内容相当广泛丰富,有历史、考古、文献目录、民族、宗教、语言文字、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6月13日至16日,第六届全国文物修复技术研讨会在广西南宁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专业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局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考古研究所承办。来自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中国农业博物馆等全国各地文博单位,100多位文物保护、修复行业的工作者和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学者参加了此次盛会。研讨会共收到学术论文50余篇。此次会议是在国家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背景下召开的,主题围绕"非物质文物遗产保护与传统文物修复",这是广大文物修复工作者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高度责任感与自觉抢救行动。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国家图书馆主办,中国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英国图书馆国际敦煌项目承办,福特基金会资助的"西域文献学术座谈会",以《金光明经》的翻译与流传为中心,于2006年11月20-22日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举行.来自中国、英国、美国、俄罗斯和印度等西域文献收藏单位和研究机构的43位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其中海外代表22人,国内代表21人.本次座谈会收到的24篇论文,讨论的范围涉及《金光明经》的源流与演变、保护与修复、以及写本数字化等内容,下面分别加以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初敦煌藏经洞被发现以来,绍兴籍的人、学以及曾在甘肃任职的官吏,对敦煌学的勃兴作出过重要贡献。其中,叶昌炽、罗振玉和陈季侃等人在不同程度上对敦煌遗书的收集、保存、整理和研究起到过重要作用。他们重视保护敦煌古代物和献的思想与行动,以及严谨治学的精神,值得后人学习。  相似文献   

7.
2002年敦煌学研究论著目录索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据我们不完全统计,2002年中国大陆出版敦煌学研究的相关作共56部,公开发表论404篇。本拟分专与论两个部分对当年敦煌学的研究状况进行介绍。其中论部分又以敦煌献、敦煌宗教、敦煌史地、敦煌石窟艺术考古与保护、敦煌语言字与学、敦煌学史、专评介、学术动态及其他等专题分类索引,以供学界查阅。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山东博物馆2014年一个青铜修复项目中的一件铜鎏金鸭形香薰的研究与保护。这件铜鎏金鸭形香薰,出土于山东邹平黄山三路西首路北,现保存于邹平县文管所。此次保护与修复目的是使此件精美鎏金鸭形香薰得到更好地保存,并且满足展示陈列、供观众欣赏的需要。文章分为文物基本信息、保存现状、修复与保护、心得总结四个方面。其中铜鎏金鸭形香薰修复与保护主要包括建立修复档案、清洗、除锈、缓蚀、封护、粘接上色等。  相似文献   

9.
敦煌研究院(Dunhuang Academy) 敦煌研究院是国家设立的负责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西榆林窟和敦煌西千佛洞保护.管理和研究的综合性学术机构。办院方针为“保护、研究、弘扬”。其前身是1944年成立的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常书鸿任所长.下设考古、总务两个组.有员工10余人。他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开始了清理、保护、调查.临摹工作,有效阻止了一切人为破坏.出版了《敦煌石窟画像题识》。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改名为敦煌文物研究所.常书鸿继任所长。所内分设保护、考古、美术.资料,摄影等组室.人员增至40多人。国家拨出巨款对莫高窟危崖实施了大规模的加固保护:修复了许多病害壁画和彩塑.配合保护工程.开展了窟前考古清理发掘;出版有《敦煌壁画》、《敦煌彩塑》,《敦煌唐代图案(临本)选》、《敦煌壁画(临本)选集》和《敦煌艺术小画库》丛书等:在国内外举办了多次敦煌艺术展.“文化大革命”中被迫中止了工作.“文革“后涿渐恢复了  相似文献   

10.
敦煌遗书被誉为"中国中古时代的百科全书",自其发现至今,我国古籍保护工作者围绕敦煌遗书的原生性和再生性保护做了大量工作,并由此助推"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诞生。这是我国历史上首个由政府主持开展的古籍保护领域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从敦煌遗书修复实践中提炼总结出的修复原则已成为目前我国最通行的古籍修复原则。海外敦煌遗书的数字化回归及国际敦煌项目(IDP)的建设也为未来海内外存藏的中国古籍数字化工作指明新的方向。敦煌文献中记载的十世纪中期三界寺道真和尚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修经事业,也予以后世古籍保护者激励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12.
刘丽华 《丝绸之路》2009,(18):56-59
《后西游记》是《西游记》续书中影响较大的一部,虽然沿袭了神魔小说的题材,但是它却和现实贴得很近。作者利用西游故事传达了对现实生活的真切感受,代表着晚明文人的价值观。小说抨击虚伪道德.否定救世的可能性,价值观的最终走向是消极的,而经济发展、社会风气以及思想界的活跃是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14.
史宁中 《历史研究》2012,(6):4-15,191
"中国"称谓的形成,当与"地中"(即所谓"天下的中心")这个表述地理方位的概念有关。周代"天下"的范围大致南起广东番禺、北至内蒙阴山、东起山东半岛、西至甘肃渭源,而登封告成恰为其中。这就是周公通过"夏至正午,表长八尺,景尺有五寸"得到的结果,以此判定"地中"的思路是科学的,得到的结果也是可信的。对于"中"的重视来自文王及夏商时期"建中于民"的理念。上古时代形成的"建中于民"的思想深刻影响后世的诸子百家,它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的核心。  相似文献   

15.
2013年1月18日,“吉祥如意——浙江翰越堂藏古代艺术品精粹”展览在西子湖畔的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开幕。这是浙江省博物馆近年举办的浙江私人收藏精品系列展览之一,主办方选取了王永良翰越堂3万余件文物艺术品中含有较明确吉祥寓意的精减143件,以为贺岁特展。  相似文献   

16.
《Political Theology》2013,14(4):483-492
Abstract

Instead of focusing on what characteristics the next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should have, we need to focus on the institutional realities of the presidency. Those realities consistently reflect a system dedicated to maintaining the dominance of the United States through economic and military power, and maintaining the ruling elite's control of economic and political power in this country. Persons committed to the practice of the Gospel, especially in solidarity with the poor, must name, confront and resist those institutional and cultural realities. This truth-telling can take many forms, such as life in community with the poor, public speaking, preaching, writing, demonstrations, civil disobedience, and some involvement in electoral politics. All of these will be informed by a realism that struggles faithfully without placing undue hope on presidential politics.  相似文献   

17.
杨红林 《史学月刊》2005,(12):61-65
关于北京政府时期的外交,尽管学术界近来已开始有了较为客观的评价,不过对于其背后因素的考察还有待深入。实际上,在北京政府时期,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各种社会舆论被全面动员起来,以汹涌澎湃之势冲击着外交这一特殊的政治领域,从而形成了近代史上国民外交的黄金时期。于是,由于中央政府统治的虚弱,在其决策者进行外交运作时,就处处受到来自舆论界的影响,这是一个极为明显的历史特色,通过对当时舆论的考察,就会更深层次地探究北京政府外交的两难境地。笔者在考察时,主要以关税特别会议为个案,以上海舆论为核心,以《申报》、《东方杂志》等报刊为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明清时期东北边疆城镇兴衰过程进行了探讨。认为由于战略地位的重要和军事斗争的需要 ,明在辽东兴建了大批城镇 ,但至明清之际 ,因后金 (清 )采取了“毁城迁民”的政策 ,明代以来在辽东地区兴起的城镇遭到了毁灭性打击。至康熙中期 ,辽东城镇仍未恢复元气 ,其原因主要在于大量人口的外迁和清在东北实行封禁政策。  相似文献   

19.
朱军 《文物世界》2002,(4):38-42
觚,新石器时代马家浜化遗址即有陶制品出土,其用途为酒器。夏商较流行,西周后逐渐减少。部分器型仿青铜礼器,多用作陪葬冥器。  相似文献   

20.
刘宗洪 《攀登》2004,23(2):1-3
我们党要扩大社会基础,不仅要关注新的枉会阶层,更要重视农民阶级。在现代化进程中,执政党如果没有农民的支持,其执政地位就不可能巩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民阶级内部出现分化,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特别农民的生存状况和农村自办组织的发展,对党的执政基础提出了挑战。因此,党要在农村巩固自身的执政基础,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农民负担,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设,吸收优秀农民入党,并引导农村自办组织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