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5 毫秒
1.
恰芒波拉康为典型的藏式传统密梁平顶建筑。根据建筑的布局、形制、结构特点,结合建筑的装饰题材,通过考古学的调查和研究方法,推测建筑时代为12至13世纪,为研究10至13世纪西藏寺院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2.
孙芙蓉 《文物世界》2007,(2):38-39,72
我国古代建筑发展至明代,砖结构建筑大为兴盛,许多城池在明代都进行过扩建和大修;民居当中的砖结构建筑,山西平遥、祁县、太谷、襄汾、万荣、沁水等地达数十处之多;现存寺庙中的纯砖结构建筑,俗称无梁殿,虽为数不多,但体量较大,结构复杂,雕刻精细,堪称我国砖结构建筑典范,以下介绍几座明代砖结构佛寺建筑。  相似文献   

3.
1896年至1949年间,为黑龙江省近代历史文化建筑发展历程的重要节点。此段建筑发展史承载着在遭受列强侵略屈辱的大环境下的东北地区社会经济在近代的发展与文化交织,也反映着当时世界范围内建筑的潮流、特点、风格和缺陷。做好这批百年历史的建筑的保护工作,应准确掌握这一年代建筑的材料特点和结构特点,在现状基础上,有针对性提出结构与建筑协调的保护建议,利用合理的结构手段实现近代历史文化建筑的有效保护,实现其建筑艺术价值与安全性保障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4.
闵氏宗祠为豫南常见的清代穿斗式建筑,其结构、形式与江南、西南地区穿斗式建筑有相同和不同之处,同时又受北方抬梁式建筑影响,建筑有其鲜明的地方特征.  相似文献   

5.
中国佛教建筑艺术美学思想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建筑有着悠久的民族传统,是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建筑体系,它充分体现了结构的美,这种结构美的审美价值与伦理价值密切相关。中国古代建筑布局方整划一、主次分明,以中轴线布局为设计的主导思想,追求严格的对称结构。在建筑物上广泛运用极有规律的数的等差关系,表现出严格的封建伦理秩序。不仅重视单体建筑的雕饰,而更注重于环境序列的追求。以四合院形式为  相似文献   

6.
论山西元代以前木构建筑的保护杨子荣(山西省文物局)中国的古代建筑,以木构架为主要结构方式,由台基、梁架、屋顶三部分组成,以“间”为单位构成单体建筑,再以单体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和平面的组群,形成了中国建筑独特的体系,在世界建筑...  相似文献   

7.
赵丹宇  李萍 《风景名胜》2021,(1):0143-0143
建筑装饰不仅能提高建筑空间的美感,迎合居民的喜好,还能为建筑结构提供一层保护,有效地保护建筑结构。建筑结构主体是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必要载体。装饰装修工程只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建筑装饰企业必须明确影响具体施工质量的因素,并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以确保建筑装饰工程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控制。本文分析了当前建筑装修装饰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并提出了加强建筑装饰工程施工管理保障施工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提高对于美的追求更为强烈。建筑景观设计中色彩对结构和空间的情感化、人性化的设计回归,对于色彩的应用更为广泛,从而与现今人们的审美需求相吻合。文章在概述色彩对建筑景观结构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建筑景观设计中色彩对结构感的影响,期望为相关设计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依据秦汉骊山汤遗址,当时一般为单层的居住建筑,大多采用外围承重墙、内为木构架的土木混合结构;但考古也发现有内部木构架、三边夯土墙(带有壁柱)的结构,说明秦汉时期的单层建筑结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相似文献   

10.
戏台是供演戏使用的建筑,蒲州府是全国戏曲艺术的中心,董村戏台主体结构为元代建筑风格,形制、结构保存较为完整,木雕精致华丽,是研究元代建筑及中国古代戏台演变和演戏形式发展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存的百余处元代建筑中,只有永乐宫是官式建筑,无极门是永乐宫的元代山门,其独特的建筑风格、艺术特色、道教色彩,为研究探讨元代宫廷式、道观式门庑建筑结构,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2.
民族村寨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综合地理实体。本文以水葩传统民族村寨及民居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村寨整体布局和单体民居建筑结构,认为水族村寨形态包括山、水、田地、林地、墓地、道路、公共空间等基本元素,各元素之间存在着一定关系,民居建筑结构形制与村寨集群聚落景观相辅相成,是人与自然相互融合的典范。  相似文献   

13.
(2)南部区域 山西南部现存宋、金建筑占全省同期遗构比例巨大,尤其是晋东南所遗存的宋、金建筑名列全省前茅。这些建筑规模不大,多三到五间之构,其主体梁架与宋《营造法式》接近,而不拘泥于官式作法。北部辽、宋时期木构建筑梁袱之下横向出跳斗拱的结构形制,在晋东南无一实例。其宋、金两代建筑所施减柱造多减去前或内柱,梁架结构多为四椽袱前或  相似文献   

14.
靳文法 《风景名胜》2021,(7):0044-0045
本文重点针对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工作展开相关分析和研究,对预制装配时间的结构展开分类分析,同时提出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关键技术要点,全面提高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和稳定性,为人们营造出更加安全和舒适的建筑居住环境,同时为后续类似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提供必要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段小群  巨东  闫鹏武 《文博》2014,(3):89-91
钟楼作为西安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明代,其建筑形制、结构特点彩画及装饰手法保留了明代的营造技法,是一座四角攒尖顶三重檐古建筑,为研究明代楼阁式建筑提供了典型的实物例证。  相似文献   

16.
侯磊 《风景名胜》2021,(4):0067-0067
建筑结构设计作为建筑工程中基础的一点,对于整个工程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工程的建筑结构设计将决定着这个工程是否能够顺利进行。而建筑结构设计具体又体现在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这两方面,唯有将这两方面都做好,才能够使整个建筑结构设计都比较完整。因此对于相关工作人员来说,做好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是一件不可忽略的事情,而本文就将以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为话题展开叙述。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广汉龙居寺中殿建筑热湿环境特征,采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环境温湿度监测系统对建筑空间温度和相对湿度进行监测,分析建筑空间温湿度时空变化规律,评估建筑热湿环境特征,探讨热湿环境对文物保存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建筑对外界环境温湿度变化具有较好的缓冲和隔离作用,建筑内部热湿环境对文物保存不利,主要体现在相对湿度高、波动大,湿度调控将是文物预防性保护的关键。建筑热湿环境为壁画酥碱和霉斑病害主要成因,同时促进了编竹夹泥墙体结构安全问题的发生。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对四川地区明代编竹夹泥墙木结构古建筑热湿环境特征的认识,而且为该建筑壁画病害和墙体结构安全问题的成因分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侗乡风雨桥     
风雨桥,又叫回龙桥或花桥,它和鼓楼一样,是侗族的特有建筑,以其独特的艺术结构和高度的建筑技艺而久负盛名。为民族建筑艺术群中一颗独放异采、闪闪发光的瑰宝;也是我国桥梁建筑艺术群中独具一格的一朵奇葩而成为桥梁建筑史上的珍品,被人们交口赞誉。  相似文献   

19.
民国时期,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为全新的建筑结构形式由西方传入中国,与之相对应的建筑构造设计结合了西方的设计元素和中国本土的工艺材料,出现了很多民国时期特有的构造做法。通过对十几座江浙地区民国钢筋混凝土建筑的调研分析,对建筑典型部位的构造做法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基础的构造设计方法、楼地面的构造设计、墙体饰面的构造设计、屋顶的构造设计、门窗的构造设计、楼梯的构造设计、结构构件的尺寸构造设计等,并与现行常规构造做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民国时期钢筋混凝土建筑的诸多构造设计与现代钢筋混凝土建筑的构造设计有所差别,主要体现在材料性能、尺寸比例、施工工艺等方面,研究成果可以为江浙地区民国时期钢筋混凝土建筑遗产的修缮设计和保护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建筑,包括用砖、木、石等材料建造的各种宗教建筑、城市、宫殿、住宅、祠庙、桥梁、陵墓、园林、防御性建筑等,不仅在结构、平面布局、外观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而且它的环境选择也为国内外从事建筑和古建筑研究保护的专家学者所关注。本文拟就中国古代建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