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湖北出土的爰金为什么这样少黄德馨楚国的黄金货币爰金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黄金货币之一,爰金中有“郢爰”。“陈爰”等多种币文,但绝大多数是“郢爰”。“郢”系地名,为今湖北省江陵纪南城。解放以来,考古工作者曾先后在7个省出土了大量爰金,但湖北省出土的数量却很少...  相似文献   

2.
古钱     
朱活 《文物》1981,(12)
爰金爰(音环)金,楚国的黄金铸币,有版状和饼状两类。爰是金币重量标度,也是币名,战国时期爰与镒、斤同级。已发现的爰金有郢爰、陈爰、鼒(眇)爰、专鍰、卢金、(鬲阝)爰共六种(图一)。郢爰,楚国都铸金。郢爰即楚爰。1970年,安徽阜南三塔出土三件整版郢爰,分别钤打十七、十八、十九个阴文方印,各重280、263.36、262.25克。1979年,安徽寿  相似文献   

3.
一九七五年元月,固始城郊公社北关大队北小队社员唐文英,劳动后回家,途经西街小队刚用推土机平整过的一块地里,发现三块有拇指盖大的“郢爰”。这件古老的货币,现藏河南省博物馆。三枚“郢爰”,大小不一略近方形,金质,重52.3克,每枚平均约1.5厘米见方。正面捶打有“郢爰”字样的方印,背面素平。四边留有分切痕迹。因是楚国郢都(今湖北江陵)制造的金币,故称“郢爰”。使用时从大版上一块块切下来,以重量定其价值,是一种称量货币。当时这种金币,只限于楚  相似文献   

4.
~~河南息县出土楚国“郢爰”铜戳@张泽松$河南省息县文管会  相似文献   

5.
1984年初,固始县陈集乡大王村农民余保珠在挖菜园时发现一块金币,献给国家,受到县文物部门的奖励。郢爰是春秋战国时楚国的货币。因是在楚国都城——郢(今湖北江陵县治)铸制的,故称郢爰。余保珠发现的这块金币为三  相似文献   

6.
信阳县长台关公社苏楼大队社员苏永斌同志献出了一块楚国金币。这块金币长2.2厘米、宽1.4厘米、厚0.4厘米,重25克。经信阳市人民银行有关人员鉴定,金币含纯金90%以上。金币上铸有“郢爰”、“爰”三个字,显然是一块半“郢爰”(见图)。根据党和政府的文物政策,并请示上级领导,经批准,地区文管会给长台关公社、苏楼大  相似文献   

7.
1986年2月13日,寿县东津乡周寨村周家油坊队农民在圩子西北挖鱼池时,发现了大量的楚国金质郢爰。我馆得知后,立即上报并派人前往现场进行调查、征集。现已征集郢爰38块。随后,我们在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大力协助下,对郢爰出土地进行了试掘。现将试掘及郢爰情况简报如下。郢爰出土地位于寿县城关东南约3公里的东津乡,距1979年出土楚郢爰的门朝西队东约1公里(图一)。此地早年略高于四周,  相似文献   

8.
2000年3月,长葛县官亭乡后白村砖厂在推土作业中,在一条深约2.5米、宽1.3米,东西走向的“土沟”里,发现了一些人骨和少量陶片。民工们在人骨附近挖出了三枚小金块和十余枚布币,现入藏长葛县文管所。清理后发现三枚小金块为战国时期楚国的“郢爰”金币;现将三枚“郢爰”金币的有关情况介绍如下(彩图见插一)。  相似文献   

9.
2000年3月,长葛县官亭乡后白村砖厂在推土作业中,在一条深约2.5m、宽1.3m,东西走向的“土沟”里,发现了一些人骨和少量陶片。民工在人骨附近挖出了三枚小金块。长葛市文物管理所得到消息后,会同当地公安部门及时地介入了此事,后经多方调查,终于使得出土文物全部收缴,现入藏长葛市文管所。清理后发现三枚小金块为战国时期楚国的“郢爰”金币,现将三枚“郢爰”金币的有关情况介绍如下。编号1,基本为正方形,有一完整的“郢爰”印,印的左下角加盖有一圆形戳记,金块最长边为18.5、短边17.8、厚4.4mm,重15克,下边边缘光滑,其它边缘有切割痕迹(封三…  相似文献   

10.
胡世平 《安徽钱币》2007,(4):20-20,40
“郢爰”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货币。自西周初年建国,楚国逐渐强盛起来,先后吞灭了几十个大大小小商代古国、周初分封的诸侯国和许多少数民族的原始部落与奴隶制政权,成为雄居江汉和江淮流域的强国。  相似文献   

11.
一、苏州地区楚国货币发现概貌苏州地区频频发现楚国钱币,这里就建国以来有报道的和钱币学会会员们收集到的情况作一简述: 1、楚国金币——郢爰  相似文献   

12.
印子金正名     
战国时期楚国所铸造的黄金钣,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金币。其币文亦有多种,以“郢爰”为多见。这类黄金币,在宋代已有著录。沈括《梦溪笔谈》云:“寿州八公山侧土中及溪涧之间,往往得小金饼,上有篆文刘主字,世传淮南王药金也。得之者至多,天下谓之印子金是也”。此即印子金得名之来由。今人多考“刘主”二字,即“郢爰”二字之误。历来学者,对楚国金币命名不一,略述如下: 清嘉庆年间李兆洛官凤台知县,纂《凤台县志》,记述凤台出土  相似文献   

13.
楚国金币(包括郢爰、陈爰、卢金、(鬲阝)爰、(专阝)爰、(卣少)字金版及 陵金版等)是战国时期的楚国以贵金属黄金做为币材而大量铸造发行的具有特殊形态的流通货币。它不但是我国古代最早的黄金铸币,而且也是世界古代最早的黄金铸币之一。建国以来,各地发现的楚金币,其分布范围之广,出土数量之大,确  相似文献   

14.
方馆 《文物》1959,(10)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楚国,就已有了郢爰、陈爰、(小目少)、(?)等数种金质货币。以实物和拓本来看,它的制作方法与铜质货币不同,大致可分为三个步驟:(一)熔金鑄版,(二)以印凿文,(三)切成单爰。金版一般是用长形下窄上寬的槽鑄成,印文时則上窄下寬,侧看如形,窄面印文处較平,寬面略凸。除长形版以外,还有方形和不規则形,金版鑄成后,以印凿文于版上,以前曾见有"郢爰"印,为一般凿形,铜貿,郢爰二字尚  相似文献   

15.
1988年6月初,荷泽市王浩屯镇西后刘庄村民刘守东在翻修房屋时,发现旧瓦内有方形黄金一块,上面印有文字,送交荷泽地区博物馆。经鉴定,为战国时期楚国金币郢爰。这枚郢爰呈长方形,横断面为梯形,面长1.6,宽1.1,底长2.1,宽1.6厘米,重19克,钤印篆文  相似文献   

16.
楚都鄢郢考     
目前,史学界关于楚国都城有两种观点:一为“郢在今纪南”说;一为“郢在宜城”说。唐代地理典籍《括地志》曾记载:“杜预云(楚)国都于郢,今南郡江陵县北纪南城也。”一千多年来,学者们对这一说法深信不疑,“郢在纪南”说似乎已成定论。但近几十年来,一些著名的历史学家对“郢在纪南”  相似文献   

17.
吴熙祥 《江淮文史》2015,(2):165-168
2003年初,我任安徽省石台县分管文教卫工作的副县长。一天,横渡镇文化站站长汪皖平来到办公室告诉我,他那里发现了楚国金币郢爰。我马上意识到这是一项重大发现,忙问:"郢爰呢?""在钓鱼台范文强手上。"他说的钓鱼台是横渡镇的一个村民组,拆乡并镇前叫横渡乡新桥生产队。见我一脸疑惑,汪皖平接着说,"我上门好几次了,对方就是不肯拿出来"。我说:"不行就花点钱收购呀!"汪皖平说:"对方说早就丢了。骗鬼呢!  相似文献   

18.
1977年,在常州市跃进新村工地,民工在距地表深约1米处,掘出1块郢爰。该郢爰呈长方形,上缺一角,长4.15、宽3.15、厚0.3厘米,重64克。郢爰正面钤阴文"郢爰"方印5枚(见图),背面为不  相似文献   

19.
论郢爰     
楚国的黄金铸币郢爰在古文献上毫无记载,直到北宋年间人们才从地下把它重新发掘出来。所以从沈括开始,九百多年来,学者对这“爰”字的含义还未能取得一致的看法。不过,经过长时间的反复辩难比较,多数人现在还是觉得清人吴大澄释“爰”为重量单位的说法比较接近事实。大凡在铸币上钤印和铸字,决不会仅仅为了表达某种抽象的观念,总是实有所指的,除标出产地外,不是指它的名称,就是指它的重量。而这二者之间又往往有其密切的渊源关系,同由某  相似文献   

20.
寿县再出大量郢爰寿县博物馆1986年2月13日,寿县东津乡周寨村周家油坊队在圩子西北发现大量郢爰。我馆即前往调查并征集到郢爰38块,又在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协助下对郢爰出土地进行了试掘。郢爰出土地位于寿县城关东南约3公里,距1979年出土郢爰的门朝西队约1公里。此地早年地势略高,现已成鱼池,郢爰出自深约1.2米的池底瓦砾层。我们就地布方6×5平方米,编号86DJT。探方地层清楚,文化内涵单一,第3层和灰坑内出陶片特征基本一致,应为同期遗物。陶器有罐、宽沿盆、豆盘、器座、板瓦、筒瓦等。据了解,共出完整郢爰42块,其中有戳记者28块,总重10050克。另外还有大量零碎散金伴出。碎金与门朝西队出土的相同。郢爰出土时拱背向上,层层叠放成两排,下面铺放碎金。郢爰外形略同,似龟壳,表面内凹,背隆起,有范模条纹痕,上宽下窄。有印记者背有间断条纹。表面往往有浇铸凹窝、穿孔和工具压痕。多数郢爰左侧平直,似刀削痕。印记15至24不等,印相对排列,为左2排,右2或3排,一般左侧印记排列较整齐紧凑。其中13块在一删或背面有刻划符号(如图)。郢爱长5.5—8.8、宽4.4—8、厚0.2—0.6厘米,块重256—972克。其中DJ:36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