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批判胡適的反动的唯心主义思想,来认识一下现存在考古工作中的资产阶级的唯心主义思想,是有一定的意义考古学界的唯心主义思想,首先反映在观察与记述材料的方法上。一种是只停止在对材料的繁琐描述;如某件陶片係泥质、表面磨光、砖红色地、上绘黑色花纹,以及与甘肃、河南、山西彩陶的异同等,千篇一律。因为整理材料只是考古学的第一步工作,不是考古学终极目的,不能把考古报告看作材料登记簿,必须从现象的片面的认识,提高到综合的  相似文献   

2.
建国初期党对胡适思想的批判涉及改造旧社会的意识形态、奠基新中国的意识形态这样一个思想文化领域的重大原则问题。对胡适思想的批判有其深刻的历史必然性,以胡适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学术思想体系在整体上与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的社会转型和主流思潮是格格不入的。这场批判运动从总体上是比较健康的,比较全面系统地清理了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在学术研究领域中的影响,从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但不容否认的是,理论界也存在着一些教条化的倾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批判所能达到的学术深度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3.
程前 《文物》1955,(11)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正展开宣传唯物主义,批判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的学习运动,这对我们文物工作者来说,是具有极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指道作用的。几年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道下,我们的保護文物工作取得了极大的成绩;但是工作中也仍存在着很多缺点。例  相似文献   

4.
正邓小平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与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在当前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新时期,认真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思想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一、邓小平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批判1979年3月,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作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想,并指出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与四项基本原则是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考古学史研究的起步很早。1921年中国考古学诞生,卫聚贤在数十年后就相继出版了《中国考古小史》[1](1933年)和《中国考古学史》[2](1937年)这两本书。但此后因为战争的原因,以及五十年代初对考古学中资产阶级思想的全面批判,考古学史的研究一度归于沉寂。八十年代学术环境回归正常后,考古学史的研究又逐渐增多,经过这二、三十年的研究,中国考古学史,特别是民国时期的考古学史,  相似文献   

6.
作为社会科学类别的历史学,就其在世界学术范围的存在与发展而言,分为两支:按其哲学性质来说,是唯物辩证法同历史唯物主义相结合的历史学与形形色色的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的历史学;按其阶级性质来说,是具有彻底革命精神和批判精神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与具有阶级局限性的资产阶级历史学。无论是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学或马克思主义历史学,还是主客观唯心主义历史学或资产阶级历史学,决定其科学属性  相似文献   

7.
后过程考古学作为西方考古学的新兴流派受到颇多争议。理解后过程考古学对于我们学习与批评是必不可少的步骤,运用分析考古学观念的方法论框架,从内、外关联,从本体论、认识论与价值论等三个层面上来分析,同时与过程考古学比较,是比较可行的方法。分析与比较显示:后过程考古学立足于后现代社会状况、后现代主义思潮,同时具有后现代科学基础;它秉承唯心主义的本体论,强调人在认识与改造世界中的主体地位,从人文科学的视角重新认识考古学的价值,弥补了高度强调科学的过程考古学的重大不足。它的主要观念可以为当下中国考古学的研究实践所借鉴,有助于中国考古学平衡与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1955年夏季,我由湖北省劳动局调湖北省委统战部工作,上任之前省委先调我到中央党校(马列主义学院)学习一年。这次学习,是根据1955年3月中央《关于宣传唯物主义思想批判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的指示》精神去的,以便党的高级干部学习马列主义,提高理论与政策水平,在革命和建设中掌握好政治方向。入学前,省委对学员进行了严格挑选,并在省委党校初试,中央党校复试,合格者方能入学。考试是由中央党校出题,主考官由中央马列主义学院派人来,会同湖北省委党校负责人举行初试;初试合格者方可去中央党校进行复试。复试规定,主考官由苏…  相似文献   

9.
《文物》1973,(12)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编辑的科学普及刊物《化石》已经出版。它是向广大工农兵,革命干部,地质、博物工作者和青少年介绍文字岀现以前的生物和人类的历史,以阐明整个自然界"是在永恒地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以及"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宣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批判这一学科中的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观点。  相似文献   

10.
《历史研究》2021,(1):12-22
正2020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中强调,要"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1)那么中国考古学的"中国特色"体现在哪些方面,又应如何理解?一、中国考古学的特色所在依照笔者理解,中国考古学的"中国特色"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其一,中国考古学在学科归属与研究目标上展现出自身特色。中国考古学长期以来在学科分类上被明确归入广义历史科学,属于广义历史科学的一个分支(这应该是中国高等教育授予考古学专业研究生"历史学硕士"或"历史学博士"  相似文献   

11.
成书于西周的文献中多次言及"夏"与商革夏命,说明"商之前存在夏"的认识在西周时期已是常识,这是中国史学家,包括对经书所载古史系统予以严厉批判的"古史辨派"学者多不怀疑夏的存在之根据。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特别是1928年殷墟发掘后,中国老一辈历史学家即已在多种论著中明确表达了希望通过考古学来寻找夏人活动遗迹的愿望,说明中国历史考古学与文献史学的结合是中国历史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1959年,徐旭生据文献所载夏人都邑所在区域而对"夏墟"进行的考察,正式揭开夏文化考古探索实践之序幕。二里头遗址位于文献所指夏人活动之中心区域,是当时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最大的城市聚落,二里头文化一至四期是持续发展的同一种相对独立的考古学文化,至四期偏晚时遗址中出现下七垣文化、岳石文化遗存,与文献记载成汤灭夏之史事可相联系,说明将二里头文化视为夏文化有较充足的根据。二里头文化有无文字与其所反映的这一早期文明发展程度,皆有待于考古学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对夏文化的考古学探索过程,说明文献史学与历史考古学在按各自学科领域学术规范作严谨深入研究基础上的科学对接,是历史科学发展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2.
<正>考古学属于广义的历史科学,一般认为历史科学是以"时间"为核心的科学,地理科学则是以"空间"为核心的科学。然而,考古学虽然属于历史科学,而且也重视"时间"为轴的研究路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空间"却是考古学文化遗存认知的第一要素。熟悉考古学的人都知道,考古学的认知对象是地下埋藏的文化遗存,当然有时也包括一部分地面遗存,但不管是地下还是地面的遗存,认知的第一要素首先是"空间",包括其微观空间(地点)和宏观空间(地域),然后才是对其存在时  相似文献   

13.
田边元(1885—1962)是日本近代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哲学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仅次于西田几多郎。)他的哲学思想的发展与演变大致是:(一)从1910年到1926年左右,在西田哲学和新康德主义哲学的基础上搞科学论批判及目的论的世界观哲学;(二)从1927年到1933年左右,逐渐离开西田哲学,从新康德主义转向新黑格尔主义,并与之相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本论文集,收有作者历年所写的中国史学史论文二十二篇,末附《读史札记》十八则。在《前言》中,作者阐述了对中国史学史研究的看法,认为中国史学史的研究任务“首先应该绍述中国史学发展的基本知识;进而探讨中国史学发展的规律;阐明中国史学思想领域中所反映的阶级斗争,特别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最后达到总结中国史学的成就,批判地继承前人的史学遗产,借以发展和丰富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论历史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科学内容及其任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历史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科学内容及其任务雍际春历史文化地理学是历史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属于历史人文地理的研究范畴。在我国,由于受前苏联地理学术思想“二元论”的消极影响,曾长期否认经济地理学之外人文地理学其它分支学科的合法地位”;加之在批判唯心主义“...  相似文献   

16.
<正>科学是现代文明的基石。考古学是具有为社会提供科学思想、历史知识、人性情感、文化遗产等多重功用的学科。毫无疑问,要实现这些学术目标,必须借助于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理论和工具。近年来,考古学在这方面的创新成果颇多,不久前出版的陈淳先生翻译的英国考古学家科林·伦福儒和保罗·巴恩所著的《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一书,充分展现了世界范围内考古学在方法、理论方面的新进展、新成就。让我们回到考古学自身的发展中去。我们知道,现代考  相似文献   

17.
一.考古学学科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前景 作为有独特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的近现代考古学诞生于19世纪。其前身在西方为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古物学,在中国为宋代开始兴盛的金石学。19世纪由于近代资产阶级民族国家在欧洲的出现,对民族历史的研究成为确立民族国家合法性的必要手段,而欧洲有文字记载的民族历史非常之短,于是不得不借助于古代遗存进行追溯,考古学遂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8.
朱华 《史学月刊》2006,(3):104-109
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术界对近代科学救国思潮的研究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在建国后至1980年,科学救国思潮被视为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反动思潮而长期受到学界的否定和批判;二是在1980年代以来,学界对科学救国思潮的研究开始转变,逐渐实事求是地、历史地看待科学救国思潮。从主观的评价逐步转到客观的辨析该思潮在近代中国所起的作用上来,开始重新审视科学救国论者的思想和言行。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研究出现了新的趋势,有学者开始尝试对科学救国思潮的理论体系、科学救国与科教兴国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為了使文化工作更好地為國家的社会主義建設和社会主義改造服務,在文化領域內,宣傳唯物主義思想,批判資產階級唯心主義思想,批判以唯心主義世界观為核心的各种形式的資產階級錯誤思想,就成為一切文化工作者的首要任務。我看了第二期‘考古通訊’上刘啓益同志所提出的‘清除考古学研究中的資產階級思想’一文,有同樣的感觉,那就是:在我們考古学的領域內,由於这門科学在解放後是从舊有的基礎上新興起來而生長得並不十分茁壯的科学,因此它所殘留的帝國主義、封建買办官僚階級的思想遺毒可能更深些,更值得我們今天在批判資產階級唯心主義思想中重視起來。  相似文献   

20.
陈淳 《文物世界》2001,(6):10-15
谈到考古学的学术定位,大家一般都会认为是一个没有疑义的问题。比如南京大学版的《中国考古学通论》认为,考古学属于人科学,是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河南大学版的《中国考古学通论》指出,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留下来的实物资料,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科学。夏鼐先生也认为,考古学和献探索为基础的狭义历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