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疆三区革命时期的文化事业(1944.11———1949.9)□新疆文化厅史志办公室前言新疆三区革命是我国人民民主革命的一部分,也是新疆解放前一次规模最大的革命运动。1944年秋,以维吾尔、哈萨克为主力的各少数民族农牧民和其他阶层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  相似文献   

2.
蒋介石与新疆三区革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44年11月7日三区革命首先爆发于伊犁,至次年9月发展到塔城、阿山(今阿勒泰)。蒋介石对新疆三区革命的发生、发展采取各种不同手法对付之。本文从蒋介石这一视角对新疆三区革命进行研究,认为蒋介石以打、谈、抚的手法抵制新疆三区革命。  相似文献   

3.
1949年,由于南方少数民族大部分地区尚未解放,出席政协第一届会议的少数民族代表团只有两个,一个是来自已经解放的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一个是来自新疆三区革命政府的代表团。当时新疆和平解放正在策动之中,三区以外的代表尚难选出。以三区革命临时政府为代表的新疆特邀代表团  相似文献   

4.
阿巴索夫是新疆三区革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阿巴索夫于1942年开始参与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革命活动,参与组建了一系列进步组织,在扩大三区革命的影响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1946年以参加"伪国大"为契机,阿巴索夫积极寻求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三区革命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其短暂的一生中,阿巴索夫始终坚持正确的革命方向,以卓越的才能与新疆民族分裂势力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为三区革命最终汇入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洪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辛亥革命是一次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这次革命斗争中,新疆各族人民高举民主、共和的义旗,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英勇地冲击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反动统治,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本文试图根据有关资料,对辛亥革命时期新疆各族人民的革命斗争,作一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和中国青年团的主要创始人俞秀松于1935年受共产国际委派到新疆工作。在任期间俞秀松以饱满的革命热情在新疆近代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他率先认识到民族问题是解决新疆一切问题的关键,主张新疆各民族平等团结,重视提拔少数民族干部,发展少数民族文化。这些主张利于削减民族隔阂,巩固反帝统一战线。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终究使得俞秀松所倡导的民族平等政策未能全面落实,但俞秀松对新疆民族团结事业的贡献永载史册。至今,他的民族思想依然具有较高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7.
李颖 《百年潮》2013,(6):30-36
毛泽东在1939年《〈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其中第一个法宝便是统一战线,它的最早运用是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由此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源头,是1923年6月在广州召开的中共三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前夕,刘少奇率中共代表团秘密访问苏联,为适应国内斗争形势的变化,中央决定将解放新疆的时间从原计划的1950年提前到1949年,为争取时间,选派我为中共中央联络员,从莫斯科直接赴新疆开展工作。为了建立党中央与新疆三区的联系,"力群电台"于8月15日开通,11月底中共新疆分局成立后电台撤销,发给中央的电报有150多份。我在伊犁接触了新疆三区的领导和骨干,在迪化接触了新疆的高层领导陶峙岳、鲍尔汉等人,通过各种途径对新疆地区敌、我、友三方面的情况有了比较切实的了解,并及时向中央进行了汇报,为中央解决新疆问题提供了较为可靠的根据。  相似文献   

9.
1944年,伊犁、塔城、阿勒泰三区爆发了反对国民党统治的武装暴动,在伊犁成立了三区临时政府,将国民党军队赶过玛纳斯河东岸。从1944年到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止,这一段有关三区公、私商业的史料,一直是个空白。为补史之缺,并为发展新疆经济提供借鉴,特将这一时期伊犁公营商业概况作一简介,一供资治,二供存史。  相似文献   

10.
阎东凯  张莉 《民国档案》2006,(3):105-112
1920年代后期的中国兴起了一次开发西北的热潮,由于抗战的爆发及东部地区国土的沦陷,西北成为抗战的大后方,对于开发西北的呼声更加高涨。1942年新疆地方军阀盛世才在新疆易帜归附蒋介石政权后,为开发建设新疆,国民政府制定了向新疆大批移民的计划,并在1942—1944年付诸实施,在两年的时间里共移民约一万多人,安置于东起巴里坤西至玛纳斯一带的迪化行政区附近。1944年9月新疆爆发反对国民党统治的三区革命,移民活动中断。虽然此次移民时间较短,人数也较少,但却是新疆民国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对研究新疆近代的农业屯垦史也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简要总结清末英国对中国新疆传统政策的基础上,认为杨增新时期英国与中国新疆关系可分为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三个阶段。文章详细论述了各阶段英国对新疆政策,并分析了各政策的历史及国际背景。文章指出此期英国对新疆政策既体现出其传统的对新疆政策的特点,也昭示出其在国际政治剧变中对新疆政策的变化和走向。  相似文献   

12.
陆卫 《文物天地》2020,(3):47-51
一革命文物的定义革命文物主要是指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到1949年新中国诞生这一历史进程中形成并保存下来的重要实物见证,包括各类与革命运动、重大革命历史事件或者英烈人物有关的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等。革命文物凝结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展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壮丽篇章,是革命文化的物质载体,是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深厚滋养,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力量源泉,它也蕴含着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价值与优良革命传统,保护好传承好革命文物具有重要的现实纪念意义和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前,各个革命根据地发行的货币是中华货币文化的重要篇章,根据地货币为人民政权的建立、红色区域的建设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吴忠信原任国民党政府蒙藏委员会委员长,麦斯武德曾在参谋本部边务研究所任职,两人本无多少关系。但当1944年11月7日新疆三区革命爆发后,新疆所形成的特殊政治格局把麦斯武德推到了由吴忠信任主席的新疆历史舞台上。吴忠信虽反感麦斯武德,可对他又无可奈何,因此双方维持着一种维妙的关系。本文拟在揭示他们之间的这一关系。吴忠信,字礼卿,安徽合肥市人。早年留学日本,是老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他和陈其美一道策动镇江起义。北伐时历任松沪警察厅长、江苏省政府委员、监察院监察委员。后又出任安徽、贵州省政府主席。1936年任蒙藏…  相似文献   

15.
《新疆人文地理》2018,(1):160-160
新疆文化出版社面向全疆各族少年儿童征集以"中国梦我的梦""我的理想""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疆篇章"为主题的儿童绘画作品,每幅画须配相关短文(文、画可以不同一人),篇幅不限,大小不限,形式不限(铅笔画、腊笔画、水彩画、油画、国画均可)。短文可是小作文,也可以是小诗歌、儿歌,字数不限。绘画作品(含文字)择优将在2018年3月在新疆美术摄影艺术馆举办"100个新疆孩子的中国梦"儿童绘画展,并出版《100个新疆孩子的中国梦》彩色图书。  相似文献   

16.
1949年,毛泽东请赛福鼎组织代表团参加新政协毛泽东与赛福鼎结识,缘于1949年新政协召开。这一年,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民主人士筹备召开新政协时,毛泽东决定,邀请新疆"三区"领导人参加新政协会议。毛泽东做出这个决定的考虑是:1944年9月,新疆"三区"在阿合买提江等领导下,通过  相似文献   

17.
在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中,农业革命和城市革命的理论认识早就普遍接受。但把农业革命作为新石器时代革命的基本内容,仍不能充分解释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问题。在农业革命之前,还应存在着以资源开发为目的、以居住方式变革为重要途径的居住革命,即发达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曾经历过的三次革命性变化。  相似文献   

18.
1920年,《共产党》月刊成为毛泽东和李达相识的“信物”,党的一大他们第一次见面,相同的革命观点,二人开始成为至交好友;在创办湖南自修大学上,两人志气相同,共创《新时代》杂志,宣传马克思主义;大革命失败后,虽然20多年未曾谋面,但彼此仍然相互牵挂;在中国革命这个充满变化而雄伟壮丽的历史舞台上,共同演奏出一台动人的革命史诗,写下了万世传颂的光辉篇章。  相似文献   

19.
《攀登》2017,(2)
追溯青海的红色历史,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班玛地区,广大红军指战员以自身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和不可磨灭的革命斗志,在青海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留下了革命的星星之火,留下了红军长征在班玛的伟大革命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和弘扬红军长征在班玛的伟大精神,是铸就新青海精神高地、建设民族团结先进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青海篇章的强大精神动力,具有重要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三区革命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当时东欧建立一些民主主义国家,我国正处第二次国共合作、共同抗日时期。这时,新疆发生了一次反对国民党统治的起义。国民党对新疆人民的压迫是长期存在的,是不是这时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这或者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当时有一个背景,就是镇驻新疆的盛世才是最早与苏联联合的。苏联也觉得比较安全。后来,盛世才投靠美蒋,(?)在苏联看来是个很大的威胁。苏联从自己利益考虑,企图建立一个安全地带,或一个缓冲地带,派了一位外交部副部长,努力争取盛世才,但这种努力失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